搭子文化

Search documents
老家的相亲,已经进化到线下“恋综”了
Hu Xiu· 2025-06-04 04: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ID:yuleyingtang),作者:刘小土,编辑:李春晖,原文标题: 《老家的相亲,已经进化到偶像出道了》,题图来源:AI生成 别墅内,盛装男女纷纷走上红毯,保驾护航的是专业的灯光、化妆、摄影团队。拍照结束后,他们将进 行两小时的自由活动,玩一玩感兴趣的项目。待到晚宴时间,所有人来到长桌落座,依次自我介绍,开 始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 2025年的相亲现场,像是比照着豪门短剧来的。在硬糖君朴素的认知里,相亲还是男女双方在"红娘"督 促下,约到某个餐厅、咖啡馆见一面。没看对眼就尬聊几句散场,有点好感就快速进入主题。而互联网 对其最多的争议,就是该不该请一杯奶茶,该不该A一顿饭钱。 但事实上,随着新一批年轻人登场,相亲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在社交媒体搜索"相亲""征婚"等话题,会 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主动相亲,95后、00后都当起了专业"红娘"。尤其在低线城市,三、五个人组 成的小型相亲工作室格外吃香,规模很小、盈利不差。相较传统婚恋机构,这些团队试图从年轻人的角 度出发,去引导同龄人享受社交的快乐。 这是真刚需。在今天,很多单身男女并非不想恋爱,而是压根不认识、也没机会认识可 ...
日益孤单的大学生,连毕业照都不想拍了
Hu Xiu· 2025-05-26 09:39
又是一年毕业季。镜头前,有人忙着定格青春;镜头外,有人选择悄然离场。 "真没必要,我跟他们不熟。" "拍了也不会看,浪费时间。" "感觉很尴尬,大家平时都不怎么说话。" 近期,一份汇集"不拍毕业照的理由"的表格在网络走红。年轻人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字里行间透露着相似的情绪:对虚假亲密感的厌倦,对强制性集 体活动的抗拒。 | | | | CISS SEEM HERE HE B | | --- | --- | --- | --- | | を | | 无意义 | | | る | | | 路程远 没车票了 | | を | | 睡不醒 | | | 否 | | 不想去 | | | 否 | | 没必要 | | | | | | 1991 1991 | | | Frida | Fridation | A BRE BE F | (视频"大学生不拍毕业照的理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生病重全班赶来合拍毕业照"的新闻刷屏。病床前的合影里,青春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它的谢幕。 边界意识的兴起并非偶然。在信息过载、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个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打扰"。从群聊的深夜轰炸,到各种集体活动的"被参与",从 社交平台的情感 ...
花45元假装上班,当代年轻人的“体面生存”实录
3 6 Ke· 2025-05-20 11:39
"如果你失业了、被裁了,既没地方去,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可以来这里,假装上班。 公司还有副业和产品可以带你一起做,多劳多得。可提供上班工位,收费标准50元/天(公司免费提供中午盒饭。)也可自带盒饭。不要盒饭 40/天。包月1000元、包周300元" "付费上班、给老板发工资" 这个世界真的太疯狂了 日均 30-60 元的消费可以换取一个工位、一杯现磨咖啡,以及一个维持社会身份的体面外壳。 看似荒诞的现象,实则折射出当代青年在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焦虑与消费行为的结构性变迁。 01 早10晚5,不用打卡 现代社会对"工作" 赋予了强烈的符号化意义,失去职业标签的个体,往往被视为社会价值坐标系中的失位者。 因此,在家待业半年的小椰为了躲避家人的追问,更是为了维系"正常生活"的轨迹,选择以45元/天的费用,开启"假装上班"的日常——每天9点出门,汇 入早高峰,走进写字楼,然后在工位上重复着投简历、模拟面试的循环。 "一开始来这儿像做贼,生怕遇见熟人问起工作。但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键盘声,反倒有种'合群'的踏实,不用解释待业状态,半年算下来花了不少钱, 却认识了做自媒体的搭档,现在每天除了投简历,还能一起接策划案。 有时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