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干预货币政策

Search documents
特朗普不指望马斯克了!准备考虑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05:00
1971年,尼克松总统施压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降息150个基点,最终引爆美国大通胀;2024年,历史似乎 正在重演——特朗普公开宣称"鲍威尔越快下台越好",并密谋安插心腹执掌美联储。这场政治与央行的 权力博弈,正在将全球投资者推向十字路口。 美联储独立性是市场稳定基石,这一原则自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确立以来从未被彻底破坏。 无论人事如何变动,保持组合流动性、坚持分散配置才是穿越风暴的终极法则。正如投资大师格雷厄姆 所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在政治博弈的迷雾中,唯有坚守价值锚点方能行稳致远。 库格勒任期引发的长期不确定性更需关注。若特朗普连任,2026年前将彻底改组美联储理事会,政策反 复性可能创下冷战结束以来新高。投资者需特别关注五年期以上资产定价扭曲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上一 次出现还要追溯到1979年沃尔克上任前夕。 历史轮回: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三大教训 回溯半个世纪的历史,政治干预货币政策总会引发三重灾难:短期市场扭曲(如1971年黄金窗口关 闭)、中长期通胀失控(1980年CPI飙至13.5%)、政策信誉崩塌(伯恩斯声誉尽毁)。当前特朗普施 压降息的行为,与尼克松1972年大选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