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投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临时保释请求遭驳回,杜特尔特缺席达沃市长就职典礼,其子自动接任代市长
Huan Qiu Shi Bao· 2025-06-30 22:42
目前的司法系统已失灵?" 达沃市于6月27日举行副市长宣誓就职仪式,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出席仪式,鼎力支持杜特尔特家族成员 担任达沃市最重要的政府职位。对此,菲媒称,杜特尔特家族成员"全面"接管了当地所有重要政府职位: 前总统杜特尔特担任市长,小儿子塞巴斯蒂安担任副市长,长子保罗担任该市第一选区的国会议员,保罗 的儿子奥马尔担任该市第二国会选区的议员。有分析称,由于塞巴斯蒂安代理市长,代理副市长将由得票 第一多的市议员担任,即杜特尔特长子的保罗另一个儿子罗德里戈二世。 宣誓当天,塞巴斯蒂安强调教育投资对下一代的重要性,并承诺拨出大量预算设立贫困及优秀学生奖学 金。莎拉则表示,达沃市中期选举的结果是对父亲杜特尔特以及弟弟塞巴斯蒂安执政能力的认可。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30日报道称,莎拉27日还在新闻发布会后告诉媒体,关于父亲为何至今未能完成 宣誓一事,她对相关决定以及其律师团队所面临的挑战并不知情,因为家人从未就此展开谈论。"我希望 并祈祷罗德里戈能完成宣誓……但我们确实不清楚律师和他的讨论内容,所以只能等待,看他是否会宣 誓,否则达沃市将出现代理市长的局面。我们没有讨论过他的缺席,或许大家早已预料到,因为他 ...
爸爸大学1000 够花,可我现在手握2000元却失去“奶茶自由”
3 6 Ke· 2025-06-24 04:30
高考刚刚结束,不少家长已经开始盘算孩子的"大学账"了。从学费到住宿费,再到每个月雷打不动的生活费,这是很多家庭反复讨论的重点。 不久前,一位女大学生关于"1500元生活费不够用"的帖子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她详细列出了日常开支:食堂一日三餐40元,月均1200元;和室友外出聚会游玩200元;再加上生活用品等杂项开支,不到月底钱已花光。如果偶尔想"奢 侈"一下,得有几餐不吃不喝。 女生的哭诉迅速引发两极反应。 支持者表示深有同感:"1500元确实捉襟见肘,连基本的娱乐和社交活动都不敢参与";反对者则认为:"1500元能过得很滋润,关键看你怎么规划"。 更有家长晒出自己当年上大学的生活费标准,让这场讨论升级为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碰撞。 到底多少生活费才算合理?是"富养"还是"穷养"?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答案…… 到底多少生活费才够用? 江敏和女儿的关系最近有点 "微妙" , 导火索是一个 微信上的 转账记录。 女儿桃 桃 在天津的一所大学 读 大三。以前江敏每月 固定 给女儿2000 元 的生活费,但 几个月前被公司"优化"没了收入, 她 不得已把 女儿的生活费 降 到了 1500 元 。 江敏 没有告诉女儿自己失业 ...
和渊×何亮×郑毓煌:聊聊孩子升学和选专业的那些事 | 今日直播
吴晓波频道· 2025-05-27 17:46
点击按钮▲ 预约直播 和渊 2025年,由蓝狮子与吴晓波频道联合打造的"百万粉丝博主年度书单"系列直播持续聚 焦各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博主。我们邀请他们走进直播间,畅谈个人见解、推荐精选书 单,与观众共享阅读的乐趣与智慧启迪。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6月是高考季,也是毕业季,众多学子即将迎来人生中重要的考试和重要的选择。 在此之前的5月末我们迎来了该系列的第三场,关于"聊聊孩子升学和选专业的那些事"主题直 播。在本次深度对话中,我们将探讨 如何理性、客观地选好专业、找好方向;如何高效、有策 略地规划升学、明确成长路径。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三位在教育领域有所成果且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博主,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清华大学理学博士、人大附中高级教师、畅销书作家和渊 将阐述教育逻辑的巨变,从学历红利 转向能力与科技导向,理性规划教育投资,拥抱终身学习。 北大哈佛双硕士、全年龄段留学规划博主何亮 将探讨国际教育趋势与策略,解析全球化升学路 径、名校招生逻辑与高性价比规划,助力家长理性选择。 清华大学原营销学博导,哥伦比亚大学营销学博士,《读书改变命运》等畅销书作者郑毓煌 将 讲述个人成长与长期人生规划,以终为 ...
一大批华人父母走在返贫边缘
Hu Xiu· 2025-05-16 01:50
前几天,一位朋友跟我说,他家的小学生娃下学期要从所在的私立学校转回公立学校了。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转学决定,因为我知道朋友住的是学区房,对口一所9分的公立中小学,质量不错、步行可达,转学回去正常。闲聊后 才知道她背后的难处。 朋友的丈夫原本在物流行业做后端技术支持,前阵子被裁员了,失业后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她自己创业的小公司,也因为关税和贸易政策的 冲击,已经摇摇欲坠。 更糟的是,两人原本的一部分积蓄投进了股市,结果嘛……最近的美股行情,大家都懂,俩人的积蓄被深度套牢。 真正能让大家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信用破产、走投无路的,是突如其来的医疗账单。 多重打击下,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孩子四万美元一年的私校学费变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他们只好做出决定,让孩子回归公立学校系统。 朋友的经历不是个案。这几年,有孩子的中年中产夫妻,恐怕成了这世上最难熬的一群人。 返贫,不用"三件套",这一件足矣 在国内,人们常调侃中产"返贫三件套":房贷上千万、配偶全职带娃、两个孩子读国际学校。 看起来虽然压力山大,但至少那是一种"体面"的返贫——好歹是住着大房子、背着名牌包去接娃。 可在美国,中产返贫根本用不着这么高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