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音乐
icon
Search documents
民乐遇见交响乐 中国风吹进悉尼歌剧院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7 23:24
"我超爱这场音乐会!中国民族乐器有着独特的魅力,非常迷人。"澳大利亚作曲家叶莲娜·卡茨-切尔宁 (Elena Kats-Chernin)对中新社记者说。 "音乐是无国界的共同语言,听到观众们非常真诚、热情的掌声,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多彩贵州艺术团 首席指挥龙国洪向记者表示,此次贵州民族音乐走进世界级音乐殿堂,不仅向澳大利亚朋友介绍了中国 民乐,也增强了发展民族音乐的信心,未来将会创造更多中外合作机会。 多彩贵州艺术团与澳大利亚管弦乐团携手多位中澳音乐家,将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交响乐巧妙融合。从 《四大名著组曲》到《多彩贵州组曲》,从唢呐乐曲《百鸟朝凤》到游戏《黑神话:悟空》主题音乐改 编曲,每每曲毕,现场掌声雷动。 当地时间7月7日晚,澳大利亚悉尼,"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国潮交响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举行。 图为中国音乐家在吹奏芦笙。(瑞安文化 供图) 侗族大歌是此次音乐会的一大亮点。作为中国侗族特有的传统民歌形式,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是多声 部、无指挥、无伴奏。《吃新》融合侗族大歌的原生态唱法与现代编配,展现贵州民族音乐的古朴与时 尚交融之美。《乡音恋歌》则以苗族、侗族、布依族传统乐器木叶、芦笙为主奏,突出贵 ...
内蒙古音乐人举办《心中最美的歌》音乐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2 09:28
南北艺术搭桥,草原韵律激荡黄浦江畔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主持人周晋阳诗意的开场白,瞬 间将观众带入内蒙古与上海跨越千里的文化联结之中。舞台上,长调旋律似清风拂过无垠草浪,马头琴 声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在黄浦江与敕勒川之间架起声波桥梁,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领略到草原的苍 茫辽阔与豪迈奔放。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2日电 (记者 刘文华)6月28日晚,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心中 最美的歌——杭红梅草原风格歌曲独唱音乐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启。这场民族民间音乐歌唱与学院派 演唱融为一体的视听盛宴,以精湛细腻的歌唱,为观众呈现出一幅辽阔壮丽、绚烂多彩的草原风格歌声 美卷。 音乐会以杭红梅原创歌曲《心中最美的歌》命名,这一主题贯穿始终。杭红梅携手来自内蒙古的顶尖艺 术家们登上舞台,将一首首承载着草原记忆与民族情感的传统民歌、经典曲目娓娓道来。"中华民族的 每个民族都拥有丰富璀璨的传统音乐,长调、马头琴、四胡更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场音乐会不 仅是我在上海音乐学院一年访学的成果汇报,更是传播民族音乐的契机,希望能让更多人爱上这些传统 瑰宝。"杭红梅目光灼灼,她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使命感如灯火,照亮了 ...
音乐节渐成青年文化消费新趋势 年轻的心 随音乐律动(文化市场新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16
四川成都连续12年举办草莓音乐节 投入音乐的怀抱感受纯粹与美好 本报记者宋豪新 舞台上,乐队与歌手轮番上场,将现场变成音乐的海洋;舞台下,乐迷李慕涵和朋友们坐在草地上,享 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四川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超5万名乐迷齐聚2025成都草莓音乐节,共赴一场欢乐 的聚会,一起"跳进"音乐节的夏天。 这是李慕涵参加草莓音乐节的第九年。"音乐节总有意外的惊喜。"李慕涵说,虽然平时工作忙,她还是 会抽出时间去现场,"有一次遇到下雨,台下的观众淋着雨也舍不得走,一起跟着大合唱。我至今仍记 得那种感觉。" 今年是草莓音乐节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二个年头。扎根成都,草莓音乐节有何"密码"?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音乐和演艺中心之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包容性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音 乐,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草莓音乐节创始方、摩登天空营销中心总经理李鹏飞说,每一 年音乐节都会加入新元素,为乐迷提供丰富多彩的新体验。"今年我们首次设置了内容体验区,与当地 文化品牌合作,推出多种以本地文化为灵感的互动装置与沉浸式体验,让本地观众有归属感、外地乐迷 有新奇感。" 乐趣"溢出"音乐节。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成都," ...
努力做有“根”的音乐(新语)
Ren Min Ri Bao· 2025-06-24 22:01
小时候去上学,需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当大货车司机的时候,也走过了无数的坎坷……现在,我始终 都保有这份行路的心态——慢慢行、步步稳,终会和观众一起看到霞光。 (作者为四川省成都市文联副主席、音乐人) 我出生于四川凉山甘洛县的一个彝族家庭,小时候,父亲闲暇时会在院坝里拨月琴、吹口弦,一两个简 单的曲调都很有感染力。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村子里也会响起各种音乐旋律,大家唱歌跳舞,表达内 心的情感。父亲说任何乐器的旋律都是有故事、有情感的。这也吸引我去了解这些旋律,试着挖掘旋律 背后的故事。 走上音乐道路后,我喜欢去采风,大量搜集资料、发掘优秀作品,并努力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风 格相融合。我以为,传承民族乐器、音乐,不能只依靠博物馆式的保护,要让它们活在当下,与年轻人 同频共振,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一方面让民族特色元素与更多人碰撞、分享,一方面也要汲取民间养 分、拓展自己的音乐形式。 音乐是心灵的表达、生活的抒情。古今中外,人们总会以"咏歌之""足之蹈之"等来抒发情感。生活是创 作不竭的源泉,音乐必须保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深入火热生活,采撷大千世界的甘露,思考体悟 提炼,灵感才能汩汩而出。还记得创作《我想你了 ...
HAYA(哈雅)乐团创始人、马头琴演奏家全胜:我相信马头琴会成为全人类的乐器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7 22:55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张妮】编者的话: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大剧院第五届台湖爵士音乐节上, HAYA(哈雅)乐团的专场音乐会"时间的礼物"让听众们领略了蒙古风格与现代音乐交融的独特魅力。 自乐团2006年成立以来,HAYA乐团一直致力于通过创作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世界音乐,让世界看到中 国音乐的独特魅力。"文化出海TALK"系列访谈第三期,邀请HAYA乐团创始人、马头琴演奏家全胜, 畅谈中国民族音乐如何走向世界版图。 主唱黛青塔娜坐在舞台边缘,哼唱起苍凉悠远的《寂静的天空》,台湖剧场瞬间变成一片静谧的草原。 而在结束曲《酒歌》欢快豪放的旋律响起后,很多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和舞台上的HAYA(哈雅)乐团 一起舞动。在"时间的礼物"专场音乐会演出结束后,HAYA乐团创始人、马头琴演奏家全胜继续在后台 忙碌,准备飞赴下一个城市演出。"爵士音乐是很多音乐人的修行高度,我们的很多音乐也借鉴和融入 了爵士元素。"全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乐团成立之初,他就将其定位为以民族音乐 为基础的世界音乐,打破民族音乐的界限,把各民族音乐的优秀元素融合起来。"虽然世界音乐还属于 小众范畴,但我们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音乐的多元性 ...
劳动成就最美弦歌
Ren Min Ri Bao· 2025-05-07 23:00
在云贵高原的梯田上,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栽秧山歌》与山泉共鸣。领歌者即兴编创的歌词里,藏着二 十四节气的农事密码,妇女们回应的和声,将插秧的间距、施肥的时机化作旋律的节奏。插秧是一项极 其枯燥繁重的农事活动,以歌为令的耕作方式,让长时间弯腰插秧的苦力劳动变成了一件趣事,帮助哈 尼族人民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孕育出梯田红米,在大地上刻画出哈尼梯田这一农耕文明奇观。 肯定劳动、赞美劳动是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 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 和禀赋。各民族因生存环境和经济模式的差异,形成了多样的劳动方式,以及与之相伴的劳动歌谣。那 些穿透时空的劳动歌曲,逐渐成为中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音乐密码。 在春日的茶山茶园里,畲族传统民歌《采茶歌》流传了上千年。畲族的"采茶歌",有四季采、有正月到 十二月的正采、有十二月到正月的倒采,还有闰年的"十三采"。歌唱形式有夫妻对唱、郎妹对唱等,以 欢快、轻松的表现形式,描述采茶的场景和收获的喜悦。 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舂米舞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舞蹈形式,唱跳者以女性为主。每到丰 ...
东西问丨安达组合:中国民族音乐何以“出圈”?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6 11:44
中新社多伦多5月6日电 题:安达组合:中国民族音乐何以"出圈"? 视频:【东西问】安达组合:中国民族音乐何以"出圈"?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用音乐突破语言障碍,安达组合希望向世界各地传递怎样的故事? 那日苏:在西方演出时,观众并不能完全听懂歌词,但我们会作曲目介绍,在音乐环境中塑造一个拟表达的世界。 民歌最重要的载体是民族语言。我们大部分演唱是用蒙古语。对民歌的翻译或填词是用另一种语言让它有新的生命力,这是艺术创作。我们在表演中以音 乐本身为主,让大家去理解我们的音乐世界。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组建于2003年、来自内蒙古的民族音乐团体安达组合,是目前为数不多成功迈入国际市场的一支中国乐队。其表演结合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又具有新 意。在通过综艺节目本土"出圈"前,安达组合早以巡演交流等方式赢得国际声誉。 3月至4月,该乐队进行了第11次北美巡演,行经美国、加拿大等十余座城市。在行程末站多伦多逗留期间,安达组合队长那日苏、女声主唱其其格玛、乐 手青格乐图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谈及他们如何界定自身风格,怎样赢得海外乐迷认可,以及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0:00 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