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域综合治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小流域治理也不能忘了防洪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汛期防洪工作不仅关系到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也直接影响整个治理项目的成效与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推进小流域综 合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将汛期防洪纳入整体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和科学部署。 当前正值汛期,很多地方的防洪任务艰巨。但也有个别地方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忽视汛期防洪工作,不 仅不认真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不建设防范山洪灾害的工程设施 ,还因其他主客观原因,随意改变 河道形状及水流状态,甚至在河道上、急流处建设影响泄洪的旅游设施,导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给当 地防洪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小流域往往地形起伏较大、地表覆盖不均,降雨后汇流速度快,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径流 量,进而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因此,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流域内的自然 地理特征和历史水文资料,因地制宜布设排水沟渠、拦洪堤坝、导流渠等防洪排涝设施,构建起结构合 理、功能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例如,在城镇等沿岸重要保护目标附近,修建淤地坝、沉沙塘等设施, 拦截山洪泥沙,稳固河床,避免泥沙大量涌入城镇建成区。同时,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雨情、水情、 ...
王浩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调研钱塘江流域综合治理保护
Hang Zhou Ri Bao· 2025-06-12 03:02
11日,省委书记、省级总河长王浩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调研钱塘江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及水利防汛备 汛设施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治水的重 要论述精神,坚持"一个目标、四个宁可",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把防汛备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 到位,深入推进钱塘江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坚决守护江河安 澜、人民安全、社会安宁。 治水护水事关战略全局、人民福祉。在富阳区,王浩乘船沿途考察钱塘江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工作, 听取全省重大水利项目谋划建设、河长制、幸福河湖等工作和富阳区防汛工作汇报,考察富春湾堤加固 工程。王浩强调,要深入推进钱塘江流域综合治理保护,把握治水规律,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抓好防汛 减灾、农田灌溉、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安全效益相统一。要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和推 进"两重"建设,深入谋划重大水利项目,更好发挥水利工程调节作用,不断提高治水护水能力,为高质 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王浩强调,安全度汛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各级干部要指挥在一线、调度在一线、巡查在 一线,真正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牢牢守 ...
保亭创新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共治共享样板
Hai Nan Ri Bao· 2025-06-05 01:44
保亭创新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共治共享样板 以田滚河河口生态修复为例,这条流经三道镇的河流是汇入赤田水库的一大支流,在流域综合治理 中实现了"脱胎换骨",原先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的鱼塘摇身一变,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人工湿 地,"臭水河"蜕变成"幸福河"。 "周边的地表径流等可以先进入调蓄塘进行沉淀处理,再流入人工湿地进行进一步水质净化,达标 后排入田滚河。"该县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湿地里种植的这些水生植物都具有净化作用, 不仅成为居民的休闲好去处,也为周边水环境改善增添了生态"滤芯"。 治污不仅要"面子",还要"里子"。随着污水管网铺设完成,该区域居民生活污水也实现了全收集。 不仅如此,保亭通过"修复+监测",最大程度保护赤田水库流域环境。 如今,保亭在主要入库河流田滚河、藤桥河、甘什河、什奋村、合口河以及周边田洋新建了12个自 动监测站点,并在赤田水库智慧生态监管平台上实现可视化分析,及时掌握水质超标点位和超标情况, 打造水质安全的全天候"守护者"。 (本报椰林6月4日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迎春 "精准施肥后,不仅土壤肥力上升了,我们还能节省成本!"6月4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
数字技术如何更好赋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
我国江河水系众多,保护治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数字赋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 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近年来,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显著提升了长江流域的管理效率,推动了生态环境 改善与资源优化配置。 数字技术应用在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中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共享存在障碍。流域内水利、水电、航运、生态等涉水行业的海量数据来源广泛、格式多样,数据 整合难度较大,难以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阻碍了跨部门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受部门利益、 数据安全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对数据共享积极性不高,存在 "数据孤岛"现象。一些关键数据仅在本 部门内部流通,未能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高效共享,使得数字技术在协同治理中的优势无法充分发 挥,降低了综合治理效率。 数字技术应用深度不足。目前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中应用的数字技术,如高端遥感图像处理算法、高精度 水文模型、复杂生态系统模拟软件等,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引进;多技术融合应用不够深入,多以单项 技术为主,如单纯利用物联网进行水质监测,或仅依靠卫星遥感获取地理信息,缺乏多种数字技术的深 度融合与协同应用。航运管理领域的智能调度系统,与区块链技术、5G 通信的结合仍处于初级阶段, 无法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