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存量竞争
Search documents
帮主郑重:外资餐饮接连“卖身”?
Sou Hu Cai Jing· 2025-11-14 11:12
可能有人会问,外资餐饮就没机会了吗?作为长期关注消费赛道的投资者,我觉得不是没机会,而是得放下"架子"。那些真正能留下来的外资品牌,要么是 把本土化做到了极致,比如根据中国口味调整菜单、拥抱外卖和团购;要么是守住了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在食材品质、场景体验上做到无可替代。而那些 抱着老模式不放的,"卖身"其实是最好的选择——把股权交给更懂中国市场的本土企业,或许还能换条活路。 说到底,外资餐饮接连"卖身",本质上是中国消费市场从"增量竞争"变成"存量竞争"的必然结果。以前是"你来就能赚",现在是"谁懂市场谁才能活"。对于 咱们投资者来说,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看外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核心还是要看它能不能跟上消费者的需求、能不能控制好成本、能不能持续创造价值。 好了,今天就跟大伙唠到这。我是帮主郑重,干了20年财经记者,专做中长线投资,以后还会跟大家分享更多消费赛道的干货。要不要我下次再深挖几个成 功本土化的外资品牌案例,给你拆解它们的求生之道?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咱国内要是想开个洋气点的聚餐,首选肯定是那些外资品牌。那时候某外资咖啡,一杯拿铁卖三十多,店里照样坐满了人,年轻人都以 在那谈事、打卡为荣;还有些外资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