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增长理论

Search documents
人物|菲利普·阿吉翁:“创造性破坏”的浴火与涅槃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0-14 13:54
(原标题:人物|菲利普·阿吉翁:"创造性破坏"的浴火与涅槃) 菲利普·阿吉翁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创新是带着'伤痕'、带着'委屈'、带着'白眼'出场的,它千方百计来'贬低''摧毁'和'拆散'旧的东西。" "创造性破坏"意味着涅槃重生。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一语中的,创新并不是 一出来就是正外部性、大家都喝彩、大家都受惠的,而是受既得利益者千方百计的或漠视、或打击、或 扼杀。而创新也不断地打击旧的技术、旧的利益。 凭借对"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的开创性研究,阿吉翁与彼得·豪伊特、乔尔·莫基尔共同分享了2025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 创新在旧秩序的围剿中淬火,于"创造性破坏"的风暴里重生,最终化为驱动经济前行的不熄火焰,这也 是阿吉翁传奇人生的生动写照。 思想的源泉 1956年,阿吉翁出生于法国巴黎,他并非传统模式下长大的经济学家,而是一位打破常规的"富二代"。 他的母亲是著名的市场设计师、奢侈品牌蔻依(Chloé)的创始人加比·阿吉翁(Gaby Aghion)。阿吉 翁并未继承母亲的时尚事业,而是选择了经济学。但母亲在时装领域屡屡打破常规的大胆做法,也为阿 吉 ...
“创造性破坏”为何如此重要?中国学者解读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我国当前发展有很好的启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13 14:51
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彼得·豪伊特。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 其中一半归乔尔·莫基尔,表彰他"通过技术进步确定了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莫基尔揭示了科学突破与实际应用如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自我驱动的过 程,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另一半则由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共同获得,表彰他们"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在1992年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们解释称,增 长是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的:说它"具有创造性",是因为它以创新为基础;说它"具有破坏性",是因为旧产品会逐渐过时并失去商业价值。 79岁的莫基尔出生于荷兰莱顿,父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1974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阿吉翁于1956年出生在法国 巴黎,其母是著名时装品牌Chloé的创办人。彼得·豪伊特于1946年在加拿大出生,现为美国布 ...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创造性破坏”重释增长内核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1:49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发布声明,宣布大西洋两岸的三位 学者因"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研究共同获得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西北大学的乔尔· 莫基尔、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巴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菲利普·阿吉翁以及布朗大学的彼得·豪伊特成为 本届获奖者。阿吉翁在电话新闻发布会上得知获奖时表示"我现在还说不出话来",而莫基尔将独得11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20万美元)奖金的一半,阿吉翁与豪伊特则分享剩余的一半。 该奖项正式名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设立, 作为对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奖的补充,这些奖项均依据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 贝尔1896年遗嘱设立。 奖项委员会成员、隆德大学经济理论教授克斯汀·恩弗洛在记者会上强调,获奖者的工作凸显了保持经 济增长要素的重要性,并指出"进步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社会需关注能产生并维持经济增长的因素, 包括基于科学的创新、创造性破坏及乐于变革的社会态度"。 荷兰出生的经济史学家莫基尔研究了工业革命及其后续阶段,证明"持续经济增长"最初是靠一波接一波 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