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班列经济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华财经调查】中欧班列(西安)何以成为企业跨境物流优选?
新华财经西安11月17日电(记者陈永强 张新新 崔璐)运输效率与成本,是跨国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变量。当前,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加速重构,自丝绸 之路起点西安延伸出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西安),凭借其不断增强的通道能力,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借其嵌入全球产业链。在"班列经济"的强劲 拉动下,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安,2024年外贸进出口额突破4000亿元。近日,记者实地走访,解码这条国际物流通道成为企业优选的密码。 辐射范围广,织就全球物流网 走进西安国际港站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18条国际干线如流动的银线,将亚欧大陆紧密串联,勾勒出一张覆盖广泛的物流网络。 向西,直达汉堡、鹿特丹;向北,联通莫斯科、明斯克;向南,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东南亚;向东,通过铁海联运衔接青岛、宁波等海港。此外,26条 国内集结线路更将货源触角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形成"内陆集结、全球分拨"的高效格局。 "目前从西安到德国杜伊斯堡约需12天,比以往节省近一半时间。"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说,全国首创的全程时刻表班列实现"客 车化"运行,班列时刻精准至小时,并已实现"四去三回"常态化开行。以跨境电商货物为例,此时刻表班 ...
驼铃远去 风笛响起——“钢铁驼队”续写开放新篇章
坐拥我国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西安天然成为辐射全国的物流枢纽。来自长三角的消费电子、珠三角的 家电产品在西安国际港集结,"搭班列、向西行",形成"内陆集结、全球分拨"的新格局。 西安国际港,这座曾经的边缘小站,在经过三次扩能后,已跃升为占地5600亩、拥有59条作业线的国际 陆港,年吞吐能力达540万标箱。 数字赋能,智慧平台提升全链效能 新华财经西安11月16日电(记者陈永强、张新新、雷肖霄)千年前,驼铃悠悠,回荡在古丝绸之路;如 今,在丝路起点西安,嘹亮的风笛声正接续历史的回音。初冬的西安国际港站,轨道纵横、集装箱林 立,一列列印着"中欧班列"标志的"钢铁驼队"整装待发,犹如现代版沙漠之舟,驶向亚欧大陆深处。 2013年,西安发出首趟中欧班列。十二载春秋过去,这里的中欧班列开行量已突破3万列,开行量、货 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何以崛起为横贯东 西、连接欧亚的集结中心?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国际港,探寻其高速成长的密码。 织路成网,多向拓展打通国际动脉 走进西安国际港站调度中心,巨型屏幕上光点流动,18条国际干线如金色丝线,向西、向北、向南延 伸,将亚欧大陆紧密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