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班列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我国铁路建设持续推进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迈出坚实步伐
Yang Guang Wang· 2025-11-24 07:44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铁路是国民经 济的大动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 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 重要举措。 "十四五"时期,我国铁路建设持续推进,路网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迈 出坚实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十四五"以来,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也快速增长,增加到了6.6万公 里,西部路网越织越密了。 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上,一张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不断延伸,按下区域协调发 展的"快进键"。 作为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5年多来,运能运力不断改善和提升, 不仅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也为冰雪经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动力。随着新雪季的来临,冬奥小城河 北张家口崇礼再度成为滑雪爱好者的"聚集地"。 滑雪爱好者:今年开板比往年要早一些,刚好和朋友也有时间可以来崇礼感受一下不同的滑雪氛 围,从北京高铁一个小时就到了,很方便。 11月20日上午,在安 ...
“连线”到“织网”,展开钢铁丝路的智慧棋局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1-21 09:05
模式创新,让"枢纽对枢纽"接续重构。"织网结链"的结果,不仅是线路的增加,更是运营模式的根本变 革。在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返程班列换装平均2小时即可完成;在陕西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 头,口岸换装时效从以往的三四天压缩至3小时。效率跃升的背后,是"枢纽对枢纽"新模式的兴起。譬 如,2023年以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相继在对方境内投运现代化物流场站,使得两国铁路和海关部门实 现在线协同办理业务,大幅压缩班列在口岸的停留时间;而在今年6月,随着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中国.西 安哈萨克斯坦码头落成投用,"重箱去重箱回"的循环模式成为现实。 十多年前,首列"渝新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缓缓西行,在亚欧大陆上划下第一条连接东西的钢铁线 段。如今,这道线段已演化为一张覆盖亚欧26国232个城市的物流网络。从2011年的开行伊始,到如今 累计开行11.86万列的规模,中欧班列完成的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一场从"连线成片"到"织网结链"的 系统性智慧跃迁。 通道升级,从线段到网络持续进化。中欧班列开行伊始,只是点对点的"连线"。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从 重庆驶向德国杜伊斯堡,这条单一的"线段"便开启亚欧铁路运输新纪元。随着更多城市 ...
“中欧班列+”效应: 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
Xin Hua She· 2025-11-21 00:04
穿梭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十多年间,这条"钢铁驼队"从最初单一的跨境 物流通道,到如今"班列﹢枢纽﹢产业﹢贸易"的多元融合生态,"中欧班列﹢"效应正持续放大,更以铁 路大动脉为纽带,将沿线分散的产业节点紧密串联、高效聚合,催生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 亚欧大陆架起了联通机遇、共促发展的产业协作新桥梁。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出,开启亚欧铁路运输新纪元。"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 开行近12万列,形成了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 个城市的国际运输网络,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铁 集团董事长郭竹学说。 "相较于传统海运,中欧班列通过固定班次、全程可追溯的铁路运输体系,帮助隆基显著降低了货 物运输过程中的损毁风险,有力保障了产品交付的及时性。"李文学说,"借助贯通欧亚大陆的密集物流 网络,我们实现了从西安枢纽直接、快速抵达德国、荷兰、波兰等欧洲关键枢纽。"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的开行,让运输成本降至空运的五分之一,推动跨境电商产 业规模化发展;零碳绿色班列采 ...
中欧班列见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11-20 01:57
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从单一线路到织网结链,从基础联通到高效畅通,用十余年光阴发展 为横跨东西的物流通道与经济走廊。 《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 家232个城市,物流服务网络覆盖亚欧全境。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已扩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同 时,中欧班列也将欧洲的优质产品、技术和服务更便捷地引入中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这既有助 于中国产业链升级,也丰富了沿线国家市场供给,实现了"贸易畅通"向"产业共赢"的跨越。 这列奔驰的"钢铁驼队"不仅运送着商品,更传递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理念。它打破了地理隔阂,将中 国广阔的内陆市场与欧洲经济圈紧密连接,使不沿边、不靠海的中西部地区一跃成为开放前沿。重庆、 西安等内陆地区曾因物流周期过长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中欧班列开通后,全球资本、企业纷至沓来。同 时,中欧班列贯穿东西、联通内外,为亚欧内陆地区开辟新通道,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 世界经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等内陆国家借助中欧班列开辟出海口,实现了从"陆锁 国"向"陆联国"转变。这种双向奔赴的开放姿态,不仅是 ...
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
穿梭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10多年间,这条"钢铁驼队"从最初单一的跨境物流 通道,到如今"班列+枢纽+产业+贸易"的多元融合生态,"中欧班列+"效应正持续放大,更以铁路大动 脉为纽带,将沿线分散的产业节点紧密串联、高效聚合,催生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亚欧大 陆架起了联通机遇、共促发展的产业协作新桥梁。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出,开启亚欧铁路运输新纪元。"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 近12万列,形成了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 市的国际运输网络,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铁集团 董事长郭竹学说。 在网络延伸的同时,技术赋能让通道效率持续跃升,北斗定位、5G技术与电子施封锁的应用实现货物 全程可视化追踪。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缩 短至1小时。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让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前沿阵地,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核 心支撑。 "班列+跨境电商""班列+订单农业""班列+绿色制造"等新模式蓬勃发展,不断拓展着 ...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钢铁驼队”驰新程
Yang Shi Wang· 2025-11-19 12:2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欧班列以节节攀升的开行量、不断优化的运输效能持续开创亚欧国际运输的新格局。"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锚定方向。这支"钢铁驼队"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呢?来看记者的《一线见闻》。 虽然天气渐寒,但记者在西安国际港站感受到了忙碌的火热。集卡车穿梭园区,智能场站系统24小时调度货物装卸。股道间,调机司机在不停取送车 辆,编组成列后交由电力机车司机接力驶向目的地。 五年前,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输还面临线路覆盖有限和成本较高的难题,货源集结也多局限在周边区域。为打破瓶颈,"十四五"期间,"陆海内外联 动"的新模式开始持续发力,中欧班列不断突破地理限制。向西,跨里海、跨波罗的海线路避开拥堵;向北,新开通的西安—塔什干快线将运输时效提升 40%;向东,铁海联运衔接起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航运枢纽,26条国内集结线路更把货源触角延伸至长三角和大湾区。 "十五五"规划建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部署,打开了中欧班列发展的新空间,对未来的期许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从自动化码头到云上互联的数字系统,从跨国场站联动到"连点成网"的线路布局,面向"十五五"提升中欧(亚)班列发展水平 ...
“中欧班列+”效应: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
Xin Hua Wang· 2025-11-19 11:53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付瑞霞 新华社西安11月19日电 题:"中欧班列+"效应: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 穿梭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十多年间,这条"钢铁驼队"从最初单一的跨境物流通道,到如今"班列+枢纽+产业+贸易"的多 元融合生态,"中欧班列+"效应正持续放大,更以铁路大动脉为纽带,将沿线分散的产业节点紧密串联、高效聚合,催生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 集群,为亚欧大陆架起了联通机遇、共促发展的产业协作新桥梁。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出,开启亚欧铁路运输新纪元。"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形成了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 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的国际运输网络,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 要作用。"国铁集团董事长郭竹学说。 在网络延伸的同时,技术赋能让通道效率持续跃升,北斗定位、5G技术与电子施封锁的应用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追踪。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 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缩短至1小时。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让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前沿阵地,为产业集群 的形成提 ...
“钢铁驼队”国际物流新品牌越擦越亮 多视角“数”看中欧班列强劲势头
Yang Shi Wang· 2025-11-19 02:09
央视网消息: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本届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围绕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 展、促进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以凝聚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推动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本届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效运输方面,目前,已布局建设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2025年以来开行规模占比达 87%。同时,会同沿线国家积极推进重点口岸及通道扩能改造。 国铁集团发布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 截至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 在保障北、中通道稳定畅通运行基础上,大力推进南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线路发展。2025年1—10月,跨里海班列共开行371列,同比增 长超30%。 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优化数字口岸系统和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持续深化班列与贸易、产业、物 流、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本届论坛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代表出席,共形成111项成果,涵盖政策沟通、通道拓展、运输合作、经贸合作和金融保障等五大方 面。 在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 ...
联通亚欧 中外嘉宾探讨中欧班列多元通道建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1-18 13:28
当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多元通道发展平行论坛在西安举办,聚焦加强中欧班列传统通道协 同协作、构建中欧班列多元新通道体系等,中外嘉宾交流探讨相关议题。 记者了解到,相关国家通过持续扩大通道运输能力、优化运输组织、推行快速通关等举措,显著提升了 中欧班列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中欧班列运行速度比传统国际联运快三分之一,中国境内已达1600千米 每天,境外段达1000千米至1300千米每天,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 上。 中吉乌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乌兰·库洛夫表示,中吉乌铁路不仅加强了中亚的运输互联互通,还有助 于国际货物运输路线的多样化,降低物流风险,提高欧亚运输网络的可持续性,为工业合作、物流服 务、贸易旅游等方面开拓新机遇。(完) 中新网西安11月18日电 (李一璠 阿琳娜)"我们推动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与相关国家 一道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完善境外多元通道网络,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 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开放司司长梁林冲18日表示。 据悉,中国境内,中欧班列主要经西、中、东三个通道运行,中国境外,中欧班列已发 ...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取得超百项合作成果
Xin Hua Wang· 2025-11-18 10:58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成果清单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发布,这些成果涵盖中欧班列高效运输、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和创新发展等四大 领域。在多方形成的111项务实合作成果中,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等引发关注和热议,包括中欧班列口 岸站及后方通道扩能等系列成果同时发布。 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本届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据了解,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成果清单,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智库、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145个合作主体。其 中十大代表性成果包括: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关于深化中欧(亚)班列合作的倡议,这是首份以中欧(亚)班列国际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多边政府 间合作文件;发布《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发布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其中新增中国郑州至德国汉堡等7条线路,使得全程时刻表 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达17条,形成了年开行1000列以上规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铁集装箱运输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