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廊道

Search documents
秦岭生态廊道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
Yang Shi Wang· 2025-06-30 08:30
记者跟随西北大学科研团队,率先探访了位于秦岭中段南坡佛坪县的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六号观测 点,这里栖息着约8个家庭100只左右川金丝猴。在一众毛发靓丽、活泼友善的猴群中,几只新生的猴宝宝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编号为11单元 的川金丝猴家庭的新成员。除此之外,其他7个家庭也各有数量不等的猴宝宝出生。 之后记者跟随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在秦岭深处行驶100多公里,到达了位于秦岭主脊北坡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子庙观测点,今 年这里川金丝猴也迎来了一个猴宝宝出生的小高峰。 专家介绍,秦岭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秦岭中段一带的林区,作为负责其专项调查的科研团队,西北大学共建立了两个观测站20个观测点。 多年监测数据显示,秦岭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呈现良好的稳定增长态势。 最新统计,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子庙站的川金丝猴单群种群数量已超340只,为秦岭乃至全国已知最大的川金丝猴群。 秦岭"猴道"已成野生动物迁徙交流要道 央视网消息:在陕西秦岭,每年的3到5月份是川金丝猴的主要产仔季。经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在多个观测点监测统计发现,今年新出生的猴 宝宝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初 ...
川金丝猴建立“户口档案”、虎豹数量增长明显 美丽中国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Yang Shi Wang· 2025-06-30 03:04
昔日伐木通道成川金丝猴"生态走廊" 央视网消息:近日,科研人员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猴脸识别,为秦岭地区的川金丝猴建立"户口档案"。每年3月中旬到5月是川金丝 猴宝宝的出生季,而6月正是统计川金丝猴宝宝出生数量的最好时节。这种源自骨架识别的猴脸识别技术,同样适用于骨架结构比较明晰的其 他灵长类及有蹄类动物,目前已延用于牛、马、羚牛等动物的观测。 为恢复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家园,被称为"秦岭猴王"的李保国教授带领团队,启动了这项艰巨而浩大的退路还林植树工程。种树的过程并非 一帆风顺,除了考虑川金丝猴的通行需要,还要备足它们四季的食物,此外还要考虑树种能否适应当地的水土。 陕西秦岭的川金丝猴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种群正在迅速恢复,得益于秦岭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其中有一项鲜为人知的工程,历时20年,将 1960公里的废弃道路变成了野生动物们的"交通要道"和"生命繁荣之路"。 眼前这片隐匿在秦岭核心区竹林苍翠、曲柳茂盛的林区,是川金丝猴群常常经过的迁徙通道,也被称为是不同种群间缔结姻亲、进行基因 交流的"鹊桥"。这条野生动物们的交通要道,在20年之前曾经是一条为了砍伐木材而修建的运输道路。 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首任理事长、 ...
市政府召开第150次常务会议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31 00:30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 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决扛牢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高质量高标准 推动长江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和治理,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典范、长 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示范区。要紧扣安全廊、生态廊、文化廊、交通廊、发展廊"五位一体", 强化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着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建立江滩与城市腹地内联外畅 的交通体系,推动滨水空间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江滩服务管理水平,切实把百 里长江生态廊道打造成为城市的名片、人民的乐园。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精神文 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牢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 设融合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改进创新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 政府、市委部署要 ...
中科院连新明:“雪山之王”的栖息与保护有何国际意义?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8 02:33
3月初以来,雪豹幼崽"凌小蛰"的救助牵动各方关注。雪豹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雪山之 王",自然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山地,涉及12个国家。作为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雪 豹与其他物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复杂黏性关系,也同时依赖于健康的生态系统。它是了解三江源整体生 态系统的"窗口",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态合作的纽带。 作为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雪豹的演化历史如何反映对高山生态系统的特殊适应?它对整体生态系统具 有怎样的调控作用?多年来,雪豹保护积累了怎样的国际经验?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 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近日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记者:雪豹作为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对高山生态系统有着怎样的特殊适应性? 连新明:雪豹分布在亚洲的高山地带,其演化历史应追溯到猫科。在西藏札达地区发现了"布氏豹"的化 石,布氏豹是雪豹的姐妹种。 经过漫长的进化,雪豹演化出一系列适应亚洲中部高山环境的特征。在所有大型猫科动物中,雪豹的毛 发是最厚、最长的,可以有效保暖。皮毛呈烟灰色或奶黄色,带有较为稀疏的豹纹,与生活地区的石灰 岩色调极其相似,因此能轻易地隐蔽在周围的裸岩环境中。雪豹的尾巴较长,有助于 ...
杭城又多一处诗意美景 快去下塘河生态廊道打卡
Hang Zhou Ri Bao· 2025-05-07 02:49
"希望'还河于民'!"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后的下塘河生态廊道"一步一 景",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大花园"。"大家不妨约上亲朋好友,沿着下塘河漫步,共赏美景!" 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畔4.5公里的透水沥青游步道经过升级改造,成为 市民茶余饭后漫步、慢跑的绝佳路径。步道上镶嵌的荧光石在白天化作"桃花印记",与岸边的繁花相映 成趣;夜幕降临时,点点荧光如星河落地,为夜游增添浪漫氛围。"1公里的海绵城市绿地排水系统让游 步道在雨后迅速干爽,2处断点的打通和6处无障碍出入口的优化,加上沿途设置的景观长椅,让市民休 闲、漫步两相宜。" 此次提升改造还在200米亲水生态廊道沿线设置了7处最佳"亲水点"。在古色古香的廊亭和紫藤花架 下,市民可铺开野餐垫,在花香中享受野餐的乐趣;改造后的儿童活动区亮点多多,半山泥猫雕塑、梅 花桩迷宫等设施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家长和孩子在这里尽情嬉戏、共享亲子时光。 春末夏初,全长3.15公里的下塘河生态廊道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 记者从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下塘河完成了生态廊道建设提升,这条曾因设施老旧而沉寂的 河流,如今以"水清、岸绿、景美、民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