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与修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川金丝猴建立“户口档案”、虎豹数量增长明显 美丽中国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Yang Shi Wang· 2025-06-30 03:04
昔日伐木通道成川金丝猴"生态走廊" 央视网消息:近日,科研人员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猴脸识别,为秦岭地区的川金丝猴建立"户口档案"。每年3月中旬到5月是川金丝 猴宝宝的出生季,而6月正是统计川金丝猴宝宝出生数量的最好时节。这种源自骨架识别的猴脸识别技术,同样适用于骨架结构比较明晰的其 他灵长类及有蹄类动物,目前已延用于牛、马、羚牛等动物的观测。 为恢复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家园,被称为"秦岭猴王"的李保国教授带领团队,启动了这项艰巨而浩大的退路还林植树工程。种树的过程并非 一帆风顺,除了考虑川金丝猴的通行需要,还要备足它们四季的食物,此外还要考虑树种能否适应当地的水土。 陕西秦岭的川金丝猴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种群正在迅速恢复,得益于秦岭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其中有一项鲜为人知的工程,历时20年,将 1960公里的废弃道路变成了野生动物们的"交通要道"和"生命繁荣之路"。 眼前这片隐匿在秦岭核心区竹林苍翠、曲柳茂盛的林区,是川金丝猴群常常经过的迁徙通道,也被称为是不同种群间缔结姻亲、进行基因 交流的"鹊桥"。这条野生动物们的交通要道,在20年之前曾经是一条为了砍伐木材而修建的运输道路。 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分会首任理事长、 ...
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等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5 14:40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 京举行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研究、黄河流域治理等10项科技 进展入选。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京发布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 技进展。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这10项科技进展主要内容分别是: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研究,相 关成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气候变化下关键大气成分演变规律与调控原理,提出气候变化下有机气溶胶和臭氧污染防治的可行框架 和实施路径,科技支撑中国重点区域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球土壤微生物源碳估算新公式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通过整合全球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估算全球土 壤微生物源碳储量及升温影响,为统筹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和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城市地面沉降格局及机制研究,首次量化了2015至2022年间中国82个大中型城市的地面沉降速率与 格局,揭示地面沉降的潜在成因及可能影响,为制定中国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