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Search documents
独立储能优先出清!调峰上限0.262元/kWh,调频0.015元/kW!新疆印发辅助服务细则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11 05:55
新疆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期间,不再开展与现货市场并行的调峰服务交易。 文 | 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 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 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本细则中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品种包括调峰服务、调频服务、备用 服务。 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 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的独立 储能电站。 其中,获得容量电费的经营主体原则上应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申报。逐步推进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辅助 服务市场。 调峰服务市场: 现阶段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包括实时调峰交易、启停调峰交易。当疆内新能源存在弃电情况时,即可启动调峰服务市场。 实时调峰交易 实时调峰交易的辅助服务提供方包括火电机组、 独立储能,辅助服务受益方包括新能源场站、 出力未达到调峰基准的火电机组、发电上网的自备 电厂、放电上网的独立储能。 独立储能: 其中,火电机组应参与实时调峰交易申报, 独立储能自愿 以充电状态参与实时调峰交易。 经营主体参与实时调峰交易, 须能够按照 电力调度机构指令,满足一定调节速率要求,可平 滑稳定地调整出力。 ...
青海调用储能调峰0.3247元/kWh,宁夏虚拟电厂调峰上限0.19元/kWh!西北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4 02:03
文 | 青海电力交易中心 6月11日,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投票表决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等相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指出,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 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等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审议稿): 调整了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价格上限,提 出加强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 一、调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价格上限 按不高于当地平价新能源项目的上网电价原则 调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价格上限。 陕西、宁夏、青海辅助服务市场中调峰交易不再分档,火电深 度调峰申报价格上限调整如下: | 省(区) | 小】 八 日 一 机组负荷率 | 申报价格上限(元/千瓦时) | | --- | --- | --- | | 陕西 | (0,50%) | 0. 3545 | | 宁夏 | (0,50%) | 0. 2595 | | 青海 | (0,50%) | 0. 3247 | 宁夏虚拟电厂调峰交易上限暂保持0.19元/kWh, 其他类型的调峰交易申报价格上限参照火电深度调峰交易执行。 青海储能调峰交易中电网调用储能的调峰价格暂定0.3247元/ kWh 。 二、 加强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 电力现货市场未运行期间 ,电力调 ...
青海调用储能调峰0.3247元/kWh,宁夏虚拟电厂调峰上限0.19元/kWh!西北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4 02:00
文 | 青海电力交易中心 宁夏虚拟电厂调峰交易上限暂保持0.19元/kWh, 其他类型的调峰交易申报价格上限参照火电深度调峰交易执行。 青海储能调峰交易中电网调用储能的调峰价格暂定0.3247元/ kWh 。 二、 加强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 6月11日,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投票表决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等相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指出,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 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等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审议稿): 调整了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价格上限,提 出加强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 一、调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价格上限 按不高于当地平价新能源项目的上网电价原则 调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价格上限。 陕西、宁夏、青海辅助服务市场中调峰交易不再分档,火电深 度调峰申报价格上限调整如下: | 省(区) | 小】 八 日 一 机组负荷率 | 申报价格上限(元/千瓦时) | | --- | --- | --- | | 陕西 | (0,50%) | 0. 3545 | | 宁夏 | (0,50%) | 0. 2595 | | 青海 | (0,50%) | 0. 3247 | 电力现货市场未运行期间 ,电力调 ...
中国华能、中国华电、长江电力专家解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5-09 03:27
Core Viewpoint - The release of the "Basic Rules for the Electricity Auxiliary Service Market" mark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China's electricity auxiliary service market, transitioning from a planned compensation model to a market-driven approach, which is essential for supporting the new power system and energy transition [1][10][24]. Group 1: Importance of the Rules - The rules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ity auxiliary service market [3][4]. - They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for a unified 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system, providing guiding principles and frameworks for local auxiliary service market construction [3][4]. - The rules al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new power system, supporting the large-scale growth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ensuring its stable integration [4][10]. Group 2: Highlights of the Rules - The rules establish a legal and policy foundation for market system construction, clearly defining the concept and scope of electricity auxiliary services [6]. - They broaden the range of market participants, including new entities like energy storage companies and virtual power plants, while standardizing the entry and exit processes for market participants [6][29]. - The rules provide detailed guidance for local implementation, ensuring uniformity and completeness in market regulations [6][30]. Group 3: Market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s - The rules clarify the pricing principles for auxiliary services, establishing a fair and efficient cost-shar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who benefits, who bears the cost" [7][20]. - They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uxiliary service market with the energy market, ensuring smooth connections in registration, trading sequences, and clearing processes [8][20]. - The rules specify the measurement and settlement of auxiliary service costs, ensuring transparency and fairness in market operations [8][31]. Group 4: Risk Management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 The rules outline a comprehensiv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the auxiliary service market, addressing various risks such as supply-demand imbalances and market power monopolies [20][30]. - The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ecise monitoring and regulatory oversight throughout the market operation process to ensure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31].
政策解读 |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
国家能源局· 2025-05-08 07:05
2015年,中发9号文印发,提出构建以电力现货市场为核心的市场体系,至今,现货市场建设已取得显 著成效。然而,辅助服务市场化建设尚缺乏引领性的指导。《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 《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从"电能市场"向"电能+辅助服务等多维市场"的迈进,为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关键制度保障。 《规则》核心思想 (2)"厂网分开"计划阶段,2002年国发5号文提出厂网分开重组竞价上网,2006年电监市场42号文提出 按照"补偿成本和合理收益"的原则对提供有偿辅助服务的并网发电厂进行补偿,各区域在此基础上制定 出"两个细则",我国电力辅助服务进入计划补偿阶段,辅助服务费用在发电侧以"零和"模式进行交叉补 偿。 (3)市场化探索阶段,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其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导致常规发电机开停机更加频繁,尤 其在保障跨区跨省之间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和政府间协议安全稳定运行的执行过程中,各区域电网开停机 调峰问题更为突出,亟须利用市场化手段提高奖罚力度,以更大的补偿力度激励发电企业等调节资源参 与电力辅助服务。国外成熟电力市场一般通过电力现货市场实现调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时我国尚未 启动电力现货市 ...
政策解读|“1+N”规则体系再添关键支撑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5-08 05:45
拓宽市场主体范围,明确准入与退出。《规则》在明确传统市场成员权利义务的同时,积极拓宽市场参 与主体范围,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纳入其中,充分挖掘 市场调节潜力。同时,该规则对经营主体的准入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从注册登记、信息变更、市场退 出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标准,确保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与退出过程公开、透明、高效,进一步完善了电力 辅助服务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辅助服务的支撑。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 下简称《规则》)明确了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 场"1+N"基础制度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导。 《规则》出台的重要意义 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推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迈向新发展阶段。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优化能源 资源配置,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能 够有效激励发电、售电、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的可调节资源积极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可极 大地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
政策解读|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六大支柱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5-08 03:47
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补 偿"全面转向"市场驱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核心价值: 破解能源转型三大关键难题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挑战,破解能源转型中灵活性资源短缺、调节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三大核心突破,有效衔接国家"双碳"战略与电力安全保供, 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8.2%的背景下,构建起"煤电转型—新能源消纳—系统安全"三位一体的价值闭 环,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与电力系统韧性同步提升。 建立费用传导机制。《规则》明确了费用传导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电力现货市场连续 运行的地区,符合条件的辅助服务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 新能源高效消纳。市场化调节释放消纳空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年均促进新能源增发电量1200亿千瓦 时,相当于减少弃风弃光率5.2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 火电装机规模,新能源装机同比增长23.8%。通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消纳,全国新能 源利用率超过96%。 系 ...
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 保安全、促消纳、助转型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5-08 03:40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针对辅助服务市场的总体原则、设立流程、品种 功能、交易组织、费用结算、市场衔接、风险防范、监管评估等全流程提出了针对性要求,通过构建统 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更好发挥电力辅助服务保安全、促消纳、助转型作用。 《规则》共十二章六十七条,重点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管理路径,支持各类具备提供电力辅助服 务能力的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明确市场设立原则,规范市场建设流程,统一市场品 种,明确费用传导方式及市场衔接思路,强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的计量结算、信息披露、风险防控、 监督管理要求等。《规则》具有以下亮点: 市场管理规范有序。《规则》厘清了各级政府部门及运营机构的职责界面,加强了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事前需求论证及风险防控、事中规范开展与关键记录、事后应急处置与监督评估的全流程管控。明确电 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出建设需求并进行分析论证、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后报审实施,相关参数应合理确 定,新品种设立应当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指导各地市场建设规范有序、有据 可依。 市场建设因地制宜。《规则》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需求分析、费用疏导、省/区 ...
电网ETF(561380)涨超1%,主网建设加速与配网升级驱动行业多维发展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08 02:30
国金证券指出,电网设备行业主网建设加速推进,国网输变电设备第二批中标金额达176.4亿元,同比 增长13%,创单批次新高,前两批累计同比增长17%。配网方面,国网发布4个批次配电变压器、5个批 次融合成套产品联采招标,预计金额超65亿元。政策层面,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 本规则》,标志着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进入体系化实施阶段,将推动调频、备用等服务品种的市场化运 作。行业整体呈现"主网提速、配网升级、市场化改革深化"的多维发展态势。 电网ETF(561380)跟踪的是恒生A股电网设备指数(代码:HSCAUPG),该指数由恒生指数公司编 制,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电力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 反映中国电网设备领域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 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 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电网ETF(561380)涨超1%,主网建设加速与配网 ...
中国电科院专家解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5-08 02:12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冯树海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 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 征进一步显现,面临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成本增加、电力系统调节需求激增等一系列挑战,仅靠电能量 市场,电能商品的多元细分价值不能充分体现,难以充分挖掘、激发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潜力。 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由 可调节资源提供的调峰、调频、备用、爬坡等服务。在电力系统形成之初电力辅助服务便已存在,电力 辅助服务并非不重要、可有可无的服务,而是在同步电力系统运行中始终存在且不可或缺的服务。 从欧洲、美国实践来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与电能量市场相辅相成、紧密相关,辅助服务市场会根据电 能量市场以及国情、网情等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模式。并且,随着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能源结构 的变革、新型主体的引入、电能量市场的变化等,辅助服务市场也需要做适应性的调整和创新。 (3)市场化探索阶段,随着新能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