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产业融合

Search documents
深圳4区上榜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14
记者丨 吴佳楠 编辑丨孙超逸 城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高地和核心引擎,在驱动经济增长、集聚产业要素具有关键作用。 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 告》)。《报告》选取地区生产总值高于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20亿元的双门槛评价原 则,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显示,2020—2024年,中国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由45.2万亿元增长到57.2万亿元,年 均复合增长率6.1%。"千亿城区"数量持续扩容,由2020年的111个增至2024年的171个,年均新增 15个"千亿城区"。 从梯队分布看, 深圳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4个城区上榜"千亿城区"的第一梯队 。龙 华区、罗湖区同时上榜,位列第24、第29名。其中南山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地区生产总 值逼近万亿元,福田区对比去年排名前进一位,位列第二。 | | 2024年深圳各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 | | | --- | --- | --- | | 排名 | 区域 | GDP/亿元 | | 1 | 南山区 | 9500. 97 | ...
“千亿城区”扩容,深圳南山GDP近万亿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8-07 15:04
2025.08.07 本文字数:222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金叶子 城区作为推进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单元和动能引擎,也是资金、技术、商品、人才和信息活动的 中心以及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我国经济强区分布在哪里? 日前,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显示, 2020~2024年,中国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由45.2万亿元增长到57.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 率6.1%。"千亿城区"数量持续扩容,由2020年的111个增至2024年的171个。 报告采用23个指标构建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 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在百强区中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 2025年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 南山区GDP接近"万亿俱乐部" 报告显示,"千亿城区"数量从2023年的156个增至2024年的171个。经济总量达2000亿元和3000亿元的城 区数量均有增长,分别增至45个和22个。45个"两千亿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达14.7 ...
16城区首破千亿
Sou Hu Cai Jing· 2025-08-06 12:00
2025年,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百强区榜单上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区域之间的竞争。 赛迪研究显示,百强区的分布呈现的格局是:"东-西"不平衡格局略有缓解,"南-北"不平衡格局仍较为明显。其中,"东强西弱"的格局略有改 善,西部百强区个数增至19个,为缓解区域不平衡持续发力,中部减少至22个,东部增至58个。再看"南强北弱"格局,南方经济强区实力仍 十分突出,百强区个数保持在84个,北方为16个。 对于城区经济而言,千亿是一个门槛,细看百强区榜单,作为"金字塔"塔尖的千亿城区正加速扩容。赛迪研究指出,2020-2024年中国"千亿 城区"从111个增至171个,年均新增15个千亿城区,目前,"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城区分别增至171个、45个和22个。 过去一年,全国百强区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前,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发布,百强区并非简单以GDP总量作为衡量标准,其排名综合考察了我国城区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 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等竞争力。 赛迪研究显示,在空间格局方面,"东-西"不平衡格局略有缓解,"南-北"不平衡格局仍较为明显。具体到省份,广东共有1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