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i Yi Cai Jing Zi Xun
icon
Search documents
对话国金证券廖卫平:加大优质未盈利IPO挖潜力度,投行向“全周期价值服务”转型|科创资本论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21 06:21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这六年来,科创板走出了一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之路,并发挥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试验田"作用,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参与其中的投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来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科创板经过六年发展,已经可以被称为取得重要 的阶段性成果,是在监管机构和市场各方努力下结出的丰硕果实。"国金证券副总裁廖卫平接受第一财 经专访时如是称。 在开市六周年前夕,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1+6"政策措施落地,重点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 市。廖卫平认为,新政之下,投行会更多关注和挖掘未盈利上市项目,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占比将提升, 传统估值模型面临挑战,对券商估值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那些长期以来深耕行业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 券商,将会在科创板的新制度和新实践中胜出。 放眼整个A股市场,今年以来IPO市场一度掀起受理潮,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后续趋势以及IPO与 并购重组的关系受到市场关注。 在廖卫平看来,短期IPO是结构性回暖,长期随着经济逐步好转,IPO全面回暖指日可待。在当前一、 二级市场动态平衡机制以及严监管环境下,IPO预计难以重现过去的火热场景;并购在支持政策加码和 ...
“外卖大战”暂停科技股回稳,恒生指数一度突破25000点|港股观察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21 05:16
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股早盘一度突破25000点关口,恒生指数创下 三年多来的新高。今年以来,港股整体表现持续向好,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内地经济复苏态势较为 理想,特别是上半年经济增长幅度达到5.3%,超出市场预期。尽管第二季度港股曾出现回调,主要受 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措施影响,但随着中美展开友好谈判,市场预期有所改善,此前悲观情绪得到缓解。 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港股此前的上涨态势,并为下半年走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伍礼贤认为,不排除港股会出现短线回调,但预计幅度有限,本轮上涨行情相对温和,预计20天移动平 均线(目前约24200点)将提供有力支撑。近期港股成交持续活跃,反映出资金入市意愿较强,这将有 利于后市进一步向好发展,下半年需要挑战的目标点位,投资者可以参考2021年四季度创下的26200点 高位,该点位可能成为重要技术阻力位置。 7月21日,在科技股上涨带动下,中午收盘恒生指数涨0.28%,盘中一度突破25000点,成交1514亿港 元。业内人士认为,科技股迎来"反内卷"的利好,内地经济复苏超预期,都带动市场向上,预期下半年 港股有望继续突破。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 ...
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开庭审理,如何界定银行责任边界?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20 12:25
备受关注的"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迎来新进展。7月15日,受害储户起诉中国工商银行南宁分行等分支 机构的民事赔偿案件在南宁正式开庭审理。这起曾震惊全国的巨额存款失踪案,将银行内控机制有效性 再次推至聚光灯下。 近年来,全国商业银行频繁爆出存款"失踪"或被盗事件,银行的责任边界和内控风险问题再度引发关 注。对此,业内人士强调,银行应强化内部管理,完善风控机制,加强员工行为监管,以杜绝此类事件 再次发生。同时,监管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细化监管规则,明确金融机构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方面的 责任和义务。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的王德怡律师分析称,如果储户的资金确实存入银行且储户取得了合规的存款凭 证,那么银行应当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责任。然而,如果储户在办理存款过程中已经察觉到手续异常, 例如存单印鉴不符合规定等情况,那么案件可能涉及盗窃或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受害储户除正常利息外,每月还收取梁某提供的4.5%额外贴息,折算年化收益高 达54%,远超市面上工行3年期大额存单不足5%的利率水平。 随着案件进入庭审阶段,这起涉案金额巨大的存款失踪案暴露出银行在员工行为监控,特别是对有重大 债务隐患高管的监督存在严重疏漏。法 ...
沪指连续站上3500点,外资看好中国市场上行潜力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20 09:56
A股持续上攻、沪指站稳3500点之际,外资表态看好中国市场。 上周五(7月18日),沪指报收3534.48点,创年内收盘新高,当日涨幅0.5%。截至目前,沪指已连续7 个交易日站上3500点。资金交投情绪不弱,两市成交金额在本月上旬达到1.71万亿元、创近4个月新高 之后,近期维持在1.4万亿元以上。 第一财经关注到,对于近期的市场表现,多家外资机构称,中国市场股票估值具备吸引力,叠加基本面 改善、房地产市场趋稳、消费展现韧性等因素,具备进一步上行的潜力。 "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情绪日益乐观。"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投资者最初是受到更强 有力的国内政策支持的推动,随着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市场情绪进一步升温。 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 进入7月以来,沪指多个交易日收涨,月内仅3个交易日收跌。自7月10日站上3500点之后,至今已连续 七个交易日收于3500点上方。 上周(7月14日至18日),A股三大指数继续上扬,创业板领涨,当周涨幅3.17%,深成指周涨幅 2.04%,沪指则累计上涨0.69%。 不过,上周二(7月15日),沪指盘中出现回调,一度失守3500点,当日午盘报3486.88点,但在 ...
如何加快推进信创产业发展?专家企业家这么说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9 12:36
作为数字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在应用领域正逐步拓展到 金融、能源、电信、教育等关键行业,但同时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等挑战。 就报告涉及的各行业领域案例数量差异看,"金融领域在信创投入的探索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能源、 电信行业也在加快跟进步伐,而制造业、教育等行业在信创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田霞称,主要与行 业性质与需求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资源支持力度相关。 田霞表示,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必须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奔赴,才能推动信创工作完成从量变 到质变的升华。 诚迈科技董事长王继平认为,当前信创产业正处于向好用迈进期,从"少慢差贵"转变为"多快好省"。在 此次大会上,诚迈科技发布了面向多个领域的信创产品以及鸿志操作系统系列产品的五大信创产品矩 阵。为加速推进信创产业发展,诚迈科技还携手龙芯中科、金山办公、南京大数据集团、奇安信、英方 软件、兆芯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信创共赢生态联盟"。 结合其主编的《2024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田霞分析称,国产基础软硬件在部分行业核心业务场景 已实现规模化应用,自主创新的网信技术性能显著提升。"各个行业的信创应用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 ...
“并购六条”以来重大资产重组突破200单,支付方式多元化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8 12:50
新政发布后,科创板公司落地了一系列案例。比如:2025年1月,福昕软件(688095.SH)披露,拟使 用自筹资金4.75亿元,通过受让股份和增资获得上海通办信息服务有限公司51%的股份,实现对标的公 司的控制。3月11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拟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用于支付收购股权及增资或置换已支付 的并购交易款项。 引入并购基金也成为上市公司缓解资金压力、提升并购成功率的一大手段。例如,富创精密 (688409.SH)联合多名投资人,通过特殊目的实体出资,收购浙江镨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控制权。 还有公司采用并购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实践中,上市公司一般在现金收购中,根据交易进展或标的公司 业绩约定支付节点。 从政策导向看,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与"并购六条",均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支付工具实施并 购重组。以科创板为例,今年以来新增披露并购交易54单,包含发股/可转债类16单,现金重大类6单, 合计占比达到四成。 其中,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的融资工具,持有者既可以获得债券的保底收益,又保留 了在公司股价上涨时转股卖出的选项。 思瑞浦(688536.SH)是2023年11月定向可转债新规发布后首单落地 ...
可控核聚变商用尚远,企业、机构热议技术发展和投资估值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8 03:21
可控核聚变技术被誉为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发展情况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产业链相关企业表示,技术验证、产能扩张资金需求较高,希望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企业打破供应链瓶 颈,并由地方政府牵头为业内企业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7月17日上交所举办的"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上,参会嘉宾热议技术发展、商业化及投资估值等行业 发展话题。 创投机构反馈,现阶段投资主要参考资本开支以及关键参数提升等指标,建议相关企业坚持错位竞争, 合理安排资源投入,通过提高技术独特性吸引资金进入。 可控核聚变产业包括材料、主机、系统、应用等多个环节,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在高温超导带材、高温 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方面占据一定地位。 技术发展方面,业内对以托卡马克为牵引、多种技术路线交叉验证的发展模式已有一定共识。为支持主 机厂商进一步突破能量Q值、打造具备商用发电能力的"首台套"产品,参会企业建议,国内核聚变供应 链、主机厂间应当进一步加强技术协同。 有企业提出,当前高温超导带材这一降本增效的关键材料具有一定技术不确定性,而我国低温超导材料 已在多个应用领域积累大量实践数据,可为高温超导提高可靠性提供借鉴。也有企业提到,人工智能飞 速发展,为稳定 ...
极氪估值两年半内“腰斩”,宁德时代、越秀资本曾高位接盘|公司观察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7 14:37
Core Viewpoint - The valuation of Zeekr (JK.NYSE) has decreased by nearly half in less than two and a half years, prompting Geely Automobile (00175.HK) to announce a privatization plan for Zeekr at a cost of approximately $2.4 billion [1][2][8]. Group 1: Valuation and Financial Details - Geely's acquisition will involve buying all remaining shares of Zeekr, with shareholders given the option of cash or shares as compensation, totaling around $2.4 billion (approximately 172 million RMB) [2]. - Geely currently holds 62.8% of Zeekr, and the privatization price is set at $2.687 per shar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29.76 closing price on July 17, indicating a drastic drop in valuation [2][4]. - Zeekr's valuation fell from $13 billion during a February 2023 funding round to approximately $6.88 billion based on the privatization price, reflecting a near "halving" of its value [2][4]. Group 2: Market Context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 The global automotive market, particularly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sector, is experiencing intense competition, leading to downward pressure on valuations across the industry [1][6][8]. - The decision to privatize is seen as a shift from expansion to resource integration, aimed at reducing costs and eliminating complexities associated with minority shareholders [6][8]. - Full ownership of Zeekr will enhance decision-making efficienc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llowing for a unified strategy across Geely's brands [6][7]. Group 3: Future Implications - The privatization is expected to streamline operations and improve competitive positioning in the global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as it will eliminate potential conflicts with minority shareholders [6][7]. - Geely aims to create a unified platform for operations,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lead to better synergy between Zeekr and other Geely brands, ultimately enhancing overal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6][7][8].
专业孵化人员增长33%,上海如何打造创新创业“引力场”|上海高质量孵化器调研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7 12:37
"我们公司基本都是95后,现在已经有不少00后。"28岁的语核科技创始人翟星吉告诉第一财经。 "95后"翟星吉两年前创立了这家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公司,并从GitHub挖到了自己的技术伙伴。翟星吉 说:"当时看到那个产品就找到了还在读大二的池光耀,面对面聊了一整个下午,最后光耀决定休学和 我一起创业。" 在语核科技入驻的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的不远处,7月初刚揭幕了一家高质量孵化器——人形机器人 创新中心。从IEEE Fellow、香港大学教授席宁,再到剑桥毕业的博士与伯克利团队,该创新中心负责 人汪兵也在凭借几十年的机器人从业经验到处"挖"人,他说:"入驻这里的很多孵化项目,都是我'刷 脸'引进来的。" 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等的关注,成为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生态建设的关键。 "最近有新闻显示,Meta给一位华人AI人才开出上亿美元的年薪,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们能 不能给顶尖人才更多的认可和资源,也是我们建设科创中心过程中需要去考虑的。有了人才的集聚,再 加上其他创新资源比如供应链、产业需求、投资等的汇聚,就能够形成核爆点。"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 米磊告诉第一财经。 顶尖人才牵引、年轻人才集聚 无论是基础科 ...
投资增速放缓但结构优化,下半年走势如何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7 12:17
由于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长持续放缓、房地产投资降幅持续扩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其中,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2.3%,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3%,原材料制造业投资下降0.1%。高技术 制造业投资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 21.5%。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也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8 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7.4%。 "两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 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6.0%。 随着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绿色能源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2.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5.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 点。其中,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2.4%。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 也有深层次原因。现实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