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侵权治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网络不是侵权的“避风港”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为一线司法审判工作人员,近期阅读了贵报刊登的报道《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深受触动。 近年来,部分青少年网民被误导,参与"开盒""人肉""网暴"案件,其中不少涉及演艺明星、社会热点事 件。 同时,我也建议大家,一旦遭遇类似"开盒""人肉""网暴"等网络侵权行为,要第一时间借助平台"一键 防暴"等功能阻断侵权内容传播,并及时通知平台对侵权内容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避免损害的进一 步扩大,同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互联网法院综三庭法官 王红霞 2025年7月8日 (责编:岳弘彬、牛镛) 我也发现,这类案件中的侵权人往往法律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网络是匿名的,在网络中说什 么话做什么事都不需要负责。 我想借这个机会,提醒广大网络用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的虚拟性不是"按键伤人"的"避风港"。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要依法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相关规定的, 以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定罪处罚。 网络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