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弹幕人

Search documents
小小弹幕危害不小,“职业弹幕人”该收手了
Qi Lu Wan Bao· 2025-06-24 07:02
直播间里看起来可信度很高的好评背后,可能只是"职业弹幕人"按条计费的"表演"?近日,北京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查办了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例案件,对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 10万元罚单。 什么是"职业弹幕人"?说简单点,就是操控虚假账号或者雇佣"网络水军"的"托儿",在直播、短视频等 互动场景中批量发布事先写好的话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比如上述涉事公司, 用"7天暴瘦10斤""喝酒夜宵也能瘦"等虚假弹幕,吹嘘自家产品的减肥功效,目的就是误导、欺骗消费 者,制造虚假人气和流量。 为何"职业弹幕人"能大行其道?利益驱动下,部分商家试图靠"刷"出来的好评快速引流变现,而平台监 管的滞后性也给了投机者可乘之机。事实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都 有相关规定,但线上造假手段隐蔽、取证难度大,让不少人觉得成本低、收益高,进而铤而走险。 小小弹幕,危害不小。"职业弹幕人"用模板化的话术宣传货不对板的商品,不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破 坏消费者购物体验,更会伤害网络消费环境,让行业陷入只追流量不顾质量、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 环。此次查处的全国首案,首次将"直播刷评"行 ...
“职业弹幕人”岂能乱弹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2 15:44
高举法治利剑,让"职业弹幕人"无处遁形。在虚拟世界中伪造好评,必将付出法律代价。 在算法主导的流量分配机制下,互动量、转化率往往决定着直播间的曝光权重。商家为争夺流量高地, 不惜以虚假弹幕制造"热销假象";平台为维持用户活跃度,对刷评行为很多时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于是,"职业弹幕人"在多方共谋的畸形生态中形成产业链条化运作。从话术模板定制、账号批量 注册,到弹幕定时发送,黑灰产团队提供"一条龙服务",甚至能根据产品特性精准控评。"职业弹幕 人"批量发布事先写好的话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为商家制造虚假繁荣,误导 欺骗消费者下单。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 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职业弹幕人"批量发布诸如"7天暴瘦10斤""喝 酒夜宵也能瘦"之类虚假功效评论,无疑是在公然践踏法律尊严,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干扰市场正常 竞争秩序,对诚信经营的商家也造成了极大不公平。执法部门理应予以行政处罚,受欺诈的消费者也可 以通过侵权诉讼主张"退一赔三"。 "职业弹幕人"不是简单当" ...
罚款10万元!北京查办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全国首案
Xin Jing Bao· 2025-06-20 14:33
以"职业水军"虚构减肥奇迹,用批量刷评制造消费陷阱。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北京某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成功查办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 "职业弹幕人"是指通过操控虚假账号或者雇佣网络水军,在直播、短视频等互动场景中批量发布预设话 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以达到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制造虚假流量目的的黑灰 产从业者。其行为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市场反馈,干扰正常商业竞争秩序,是传统货架电商刷单炒 信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变种。 其次,创新采用"平台数据穿透+资金流向溯源"的复合取证模式,通过解析直播回放、聊天记录与转账 流水,突破职业弹幕人账号虚拟化、交易隐蔽化的技术壁垒,为网络黑灰产案件证据链构建提供技术支 撑。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在网络监测线索核查过程中发现,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网 络直播间销售一款名为"燃咔果冻"的普通食品时,评论区充斥着大量相似话术,"7天暴瘦10斤""喝酒夜 宵也能瘦"等夸张表述不断刷屏,宣称该产品具有减肥功效。执法人员通过IP地址分析和用户行为建 模,发现数十个账号IP集中分布于2个地址段,以场均50条以上的频次高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