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社交

Search documents
行前指南|参加一场职场社交酒会,需要注意什么?
3 6 Ke· 2025-07-04 13:16
36氪「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我的校友聚会初体验是在2018年的上海。 与我自己的本科院校毫无关联,一位在荷兰留学过的前同事把我拽去了她的校友会。 "来和我一起多认识点人。"她说。 依稀记得那晚场面闹哄哄。作为一个I人,我在被动中和很多陌生面孔say hi、碰杯,最后竟也逐渐习惯了破冰的"标准化流程"。回到家时,我的通讯录里增 加了某个贸易商会的负责人,一位巴西商人,以及一位至今保持联络的recruiter。 类似的线下活动——workshop、酒会、(别人的)校友会——我在上海作为猎头工作的几年里又去了不少。而来北京转行做媒体人后的几年,经常要面对的 更多是峰会、发布会、论坛这类看上去规格更大、更正式、品牌要素大于社交要素的活动。 在欧美,校友和职场社交文化融入日常。在我曾有幸见证的形式中,有包括烧烤日、美食市集、草坪音乐节、节日联欢等多种形态,酒会是其中相对标配的 一种。一些公司高层和招聘经理也会悄悄出现在现场,很少人能真正一眼认出他们的职场位阶,因此现场交流的距离也更近、更平等。 在写「2025方舟计划」的时候,夏季的这场社交酒会最令我兴奋期待:终于,我们有机会筹办这样 ...
职来职往:职场新人如何应对“奶茶社交”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7-03 00:00
1.设定社交预算。每月只花这么多,预算范围内随便造,一旦超支,用各种理由拖一拖:这周"尿酸 高",下周新项目忙活开了,抽不开身……既省了钱,又省了时间、精力与情绪损耗。 2.筛选"组织"规模。不同的社交场景,适合不同数量的人员规模。"奶茶社交"20份以内还凑合,全公司 几百人普惠,一点儿效果都没有。超过人数规模的圈子,就要果断退出。 3.提升社交资本。你能给周围人带来什么价值,这才是职场社交的根本。 4.培养一些真诚的小技巧。比如,记住同事们的口味偏好,可能比买奶茶更受欢迎,因为金钱难买真 诚。 "奶茶社交"本无利弊,不过是场双向筛选的匹配游戏。更为关键的是,把主要精力聚焦到利于自身成长 的事情上。 知乎网友@夏茉说职场:"奶茶社交"在职场上既然存在,总有它存在的意义,偶尔加入一下无可厚非。 不过,建议职场新人淡化对"奶茶社交"的重视、纠结与内耗,把自己的心力、时间和精力,专注到专业 入门、提升执行力、跟随职场榜样等更重要的事情上。 同事间的"奶茶社交"到底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作为职场新人,该如何应对这种社交方式? "奶茶社交"的相关问题,不少职场"前辈"也遇到过,他们和智能软件的回答,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 ...
毕业3年工资5000元,职场第一份工作真的重要吗?
3 6 Ke· 2025-06-20 02:39
最近,收到一位我的公众号读者的咨询,他是一个6月份准备毕业的大四学生,虽然拿到了一份实习offer,但是在咨询过程中,他不断表示: 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份工作,又不知道将来如何发展,感觉自己越来越迷茫。 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职场人都不陌生,从校园到职场,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了我们对职场的初步认知和理解。 猎聘网向全国各个重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发起过一次调研,调研的最终数据显示: 在参与调研的数千名毕业生中,目前已成功签约的有25.09%,未签约的有74.91%。 一方面企业招聘需求骤减;另一方面学生毕业人数居高不下,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全球经济增速变缓的特殊情况下,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保持慎重而严谨 的态度去做好准备。 可能很多人会说,谁也不会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但是如果第一份工作做好了,在未来的职场晋升道路上,你就完全可以做到如歌词所写的那样: 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应届生而言,一份好的职业规划可以让你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方向,不至于在低水平的层面上兜圈子。 如果你觉得"职业规划"这个概念太过宏大抽象,那么可以从"个人定位"这个方向去深入思考。 1. 什么是个人定位 个人定位,就是指你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什么。 跑 ...
在职场上如何打开正确的社交方式?
3 6 Ke· 2025-06-12 02:45
在职场上如何打开正确的社交方式? 职场社交,对于任何一个职场人而言,都是一堂躲不开的必修课。 无论是职场小白,还是创业大拿,抑或是企业高管,每个人对职场社交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也在这堂职场必修课有了自己的收获。 当然,我也遇到很多人表示对职场社交非常无感,甚至有些拒绝,总觉得这是溜须拍马的行为,自己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即可,其实不然,很多事 到了职场就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了。 所以,这节我们聊一聊职场社交的那些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大约84%的受调查者承认自己在工作中需要帮助,但是有35%的人承认自己害怕在工作中寻求帮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宁肯每周 加班6个小时,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因为这样只会显得他们能力不足。 如果你现在还有这种"找人帮忙等于无能"的想法,建议赶紧放下,当然我非常理解你有这种想法,那么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在能力不足又没有相 对足够的职场资源的情况下,该如何开展正确的社交方式? 这里给你提供3个参考。 1. 打造可交换价值 任何时候任何场合,社交本质上就是交换价值的过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总觉得在职场找人帮忙会显得自己很没用? 其实,我曾经在职场上很多次遇到这种情况,明明可以 ...
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4-29 02:06
(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读者来信: 心理咨询师您好!我是一位 45 岁的女性,一直以来,我的生活看起来似乎都挺顺利,各方面条件都不 错。可最近,我却陷入了一个很让我苦恼的困扰之中,这个困扰与我的老公有关。 我的老公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主管,由于公司业务的性质,他手底下接触的女性客户和女职员都比较多。 早些年,我并没有察觉到他在人际交往中有特别异常的地方,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他变得特 别爱 "撩"。 回复如下: 感谢信任并愿意分享这段困扰。从描述中,能感受到你对婚姻的珍视与当下的迷茫。 你对伴侣行为的困扰,本质上是作为一个妻子内心的安全感需求受到威胁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 伴侣的言行可能威胁亲密关系时,大多数人会产生嫉妒或不安。这种反应与年龄无关,而是源于对关系 忠诚度的本能在意。所以,你的感受是正常的,无需因丈夫 "过于敏感" 的言辞而质疑自己。 他的行为背后可能有职场需求,销售行业可能需要通过赞美、搭讪等等建立人脉,但健康的表达应兼顾 专业性与尊重。比如赞美小张的创意非常好,与客户的沟通非常专业等等。职场社交与越界行为存在本 质区别。若他的夸赞带有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