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负极技术

Search documents
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发展趋势、工艺与竞争格局(附20页PPT)
材料汇· 2025-07-11 15:49
点击 最 下方 "在看"和" "并分享,"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 一、趋势:但金属负极为负极长期进代路线,铿枝晶问题待突破 | | --- | | 1.1 锂金属负极为负极长期连代路线 | | 1.2 技术发展的痛点在于锂枝晶生长 | | 二、工艺:压延法率先落地,长期可关注蒸发镀、液相法 | | 2.1 挤压/压延法:当前最为成熟的工艺 | | 2.2 蒸发镀&液相法:袋破厚度瓶颈的新工艺 | | 2.3 展望:压延法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蒸发镀、液相法前景可期 | | 三、格局:但企、负极厂、箔材厂多方参与,压延工艺占当前主导 | | 四、投资建议 | | 4.1 天铁科技:主营轨道减震产品,捏化物产品逐步放量,锂金属负极合作欣界能源 | | 4.2 领锋程业: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全属锂、固态电池布局充分 | | 4.3 英联股份:领先的消费品含属包装产品提供商,跨界布局复合集流体、锂金属负板前景可期 18 | | 4.4 道氏技术:铜冶炼支撑业绩,单臂管、驻碳设步放量,布局液相法规金属负极 | | 4.5 中一科技:电解钢箔企业,布局有馆金属负极 | | 五、风险 ...
固态电池行业更新点评:固态进入产业化前期,锂金属负极、干法设备是重要技术变化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17 15:26
行 业 及 产 业 电力设备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评 相关研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分析师 马天一 A0230525040004 maty@swsresearch.com 王珂 A0230521120002 wangke@swsresearch.com 李蕾 A0230519080008 lilei@swsresearch.com 刘建伟 A0230521100003 liujw@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曾子栋 A0230123070004 zengzd@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曾子栋 (8621)23297818× zengzd@swsresearch.com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2025 年 06 月 17 日 固态进入产业化前期,锂金属负 极、干法设备是重要技术变化 看好 ——固态电池行业更新点评 本期投资提示: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 代码 | 证券简称 | | 2025/6/17 | | | 申万预测EPS | | | PE | | | --- | --- | --- | --- | --- | ...
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头部企业资深专家
2025-06-09 15:30
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头部企业资深专家 20250609 摘要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种,负极侧普遍 采用压延法生产的锂金属片,因其成本优势和产业化前景。正极材料通 常搭配高镍三元材料,如 8 系或 9 系,以提升能量密度,或采用无负极 设计进一步提高性能。 锂金属固态电池产业化挑战在于实现锂金属沉积与溶解以提升循环寿命, 需添加液体润湿极片和界面,但液体消耗会导致极化增加和循环性能下 降。创新方向包括发展耐高压溶剂如酰胺类溶剂,与锂盐形成稳定结构。 锂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不同,高倍率充电时,锂金属沉积速 度快,导致结构不均匀,消耗润湿界面的电解液,引发副反应,损失活 性物质,并可能形成树枝状晶体,刺破隔膜或固态电解质,引发短路。 宁德时代无负极技术旨在提升能量密度,但牺牲循环性能。通过在铜箔 上沉积锌片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但缺乏补铝剂维持循环稳定性。铝箔或 铜箔的亲和能差异影响最终性能表现,能量密度提升有限。 锂金属在铜上沉积时,沉积层粗糙多孔,增加副反应。行业内采用界面 改性,如增加合金层诱导离子均匀沉积,改善连接粘结力。使用铜箔集 流体可以使沉积层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副反应。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