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难民危机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我只想带家人活下去”——乍得边境地区苏丹难民渴望和平
Xin Hua She· 2025-07-02 02:29
新华社雅温得7月1日电(记者王泽、王冠森)6月底的乍得,正值旱季,阳光炽烈,清晨温度已达到30 摄氏度以上。早8时,上万名难民在位于该国东部的阿德雷难民营,排队领取高粱、盐等基本生活物 资,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过一会儿,一辆运水的皮卡车驶入营地,几十名难民在车后扬起的尘土中奋力追赶,在车停下时争先恐 后地递上自己的水桶,而在取水点已经有上百人在排队等待取水。联合国难民署人道主义保护专员克拉 丽丝·恩加塔告诉记者,这里平均每人每天只能分到4.69升水,远低于基本生活用水15至20升的国际标 准。 记者采访过程中,一名年轻人走上前,用手势示意想借笔。他叫卡赫图马·阿卜杜拉·亚斯,曾是北达尔 富尔州首府法希尔一所小学的教师。 亚斯说,他想"记下所有人的名字"。"我不想和身边的人就此失散,甚至没人记得我们的名字。"他眼中 含泪说,"我真的希望和平早日到来,我能重新回到法希尔继续教书,让孩子们能有未来。" 在距离伊里迪米难民营约70公里的蒂内入境点,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人员安娜·斯卡托内告诉记者,5月 23日至6月24日,这里共接收51542名难民。目前,联合国难民署每日将400余名难民由边境转运点送至 伊里迪米, ...
对话联合国难民署:企业界是解决难民危机不可或缺的力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7 09:26
新浪财经对话联合国难民署助理高级专员拉乌夫·马祖(Raouf Mazou),深入探讨了企业界、技术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难民危机的重要作用。他首先 指出,企业界的责任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人道主义援助,而应更积极地参与到难民的经济赋权中。被迫流离失所者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更具备创业潜 力,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力更生。 谈及应对难民危机面临的挑战,马祖强调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的急剧攀升和难民无法返乡是当前最为严峻的问题。然而,新的国际合作机遇正逐渐显现, 私营部门的参与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马祖还提到,尽管许多国家政府对接纳难民持谨慎态度,但难民实际上可以为难民接收国带来积极贡献,如融入当 地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等。 在技术层面,马祖指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更精准地评估难民需求、预测流动趋势以及更高效地与难民的沟通。它正 在成为改进难民保护和援助方式的重要手段。 专题:2025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 查看【 ESG ...
李国庆结婚请柬曝光:“两个北大生跨越世纪的青春补考”
李国庆和张丹红婚礼请柬上提及的"田字格",是二人共同参与的公益事业。公众号信息显示,李国庆属"田字格"理事,二人曾一起参与暴走及募捐任 务。 近日,一张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和资深记者张丹红的婚礼请柬流传于网络。 请柬上写道,"两列错过站的列车,终于在耳顺之年,停靠在同一个站台踏遍荆棘,终见繁花。我们依然相信爱情的美好。诚邀您见证两个北大生的迟 到答案场跨越世纪的青春补考"。 请柬上特别注明,谢绝宾客的礼金和礼物。"提倡每人于婚礼现场为我们老同学在贵州乡村创办的田字格小学捐款500元"。 李国庆此次的再婚对象张丹红,曾是德国主流媒体"德国之声"的资深记者,2004年升任该媒体中文部副主任。2008年,她参加德国电视节目时在中国 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维护了中国的利益,遭到反华政客的打压被停职。 李国庆还曾给张丹红的书籍《欧洲之痛——难民危机还是贫困入侵》作序。他在点评中写道,"张丹红是1983年北京的高考文科状元,北大有名的才 女。她大学专攻文学,后来成为德国主流大媒体的经济记者,没想到又客串历史学者,2017年出版的《从查理大帝到欧元-欧洲的统一梦》,让我这个 对欧洲不甚了解的人终于理顺了其头绪纷繁的历史"。 " ...
为什么美国不灭掉加拿大,吞并墨西哥,一统北美洲?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06:54
美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国之一,无论在经济、科技,还是军事领域,几乎没有国家能够与之匹敌,遥不可及。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实 力,虽然历史上也曾遭遇过失败,但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武器装备和军力一直被认为位居全球领先地位。美国奉行霸权主义,长期以来,通过横行霸道、 压迫弱小国家,打击对手,并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 作为一个既强大又霸道的国家,许多人会疑惑,既然美国有如此巨大的实力,为什么不吞并其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呢?从军事角度来看,两国的实力与 美国无法相提并论,若美国将其吞并,将会进一步巩固其北美霸权,拥有更广阔的领土、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多的人口,难道不是增强美国实力的好机会 吗? 事实上,这种疑问其实反映了人们对问题的简化理解,吞并国家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现代战争的本质已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极少有国家能够通过击败对方并将其领土直接吞并成自己的部分。类似印度吞并锡金、萨达姆占领科威特等事件,虽然在当时具 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但也正因为这些小国的军力极其有限,才让吞并行为显得容易。比如1990年,科威特的总人口仅为210万,而萨达姆在科沙边 ...
苏丹冲突两周年,危机仍在蔓延
Xin Jing Bao· 2025-04-27 09:16
到今年4月,现年33岁的萨拉·威廉姆斯被困在南苏丹边境的一个小镇已经五个月。 萨拉·威廉姆斯是南苏丹人,2013年南苏丹内战爆发后,她向北逃离来到了苏丹共和国的首都喀土穆。 在这里,她重建了自己的生活,有了5个小孩。但10年后,她再次被迫逃离。 2023年4月,苏丹爆发武装冲突,喀土穆成为了核心战场,威廉姆斯的家被毁。这一次,威廉姆斯带着 家人一路向南逃亡,希望回到南苏丹的家乡——位于拉乔尔州的纳西尔。令她感到绝望的是,今年3月 初以来,南苏丹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爆发武装冲突,这个国家的安全局势急速恶化。 威廉姆斯的回乡之路中止,她被困在了与苏丹毗邻的南苏丹边境小镇伦克——大量逃离战火的苏丹难民 和返回南苏丹的人都在此聚集,等待机会前往其他安全地区。 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两年后,这个国家的人道主义局势仍在恶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月14日在声明 中说,苏丹仍深陷规模惊人的人道主义危机,平民仍在为这场冲突付出最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苏丹两 年战火已造成该国近3万人丧生。 冲突还引发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危机。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两年的冲突已导致苏 丹近13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超过380万人跨越边境逃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