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传染性疾病(NCDs)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慢病防控如何发力?IHME所长答21:控高血压,降吸烟率
(原标题:中国慢病防控如何发力?IHME所长答21:控高血压,降吸烟率) 视频截图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实习生陈颖 北京报道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可以通过控制哪些主要风险因素,从而在疾病预防和防治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对此,默里强调,应对高血压是中国疾病预防中潜力巨大的领域。他特别提到中国已通过随机试验验证 的有效策略,即在人群中推广用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这是一项在中国经过验证的干预措施。同 时,通过初级医疗体系提供的组合疗法对高血压非常有效。如果选择采取行动,应对高血压有很大的潜 力。" 除了高血压,默里将吸烟列为另一项关键且可应对的风险因素。他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MPOWER政策 包,指出提高烟草税、禁止烟草广告及公共场所禁烟等措施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吸烟率。他强调,这套 成熟的政策工具如能在中国得到有力推行,将直接减少与吸烟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缺血性 心脏病的负担。 在谈及中国未来的疾病模式时,默里指出,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以及与吸烟、高 血压相关的疾病将主导疾病谱系。此外,他特别提出了一个常被忽视但可通过预防应对的问题——老年 人跌倒。默里认为,通过有效 ...
全球精神健康拉响警报:焦虑症激增63%,抑郁症增加26%
最新研究显示,与1950年相比,2023年全球预期寿命增加了20多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死亡率均有不 同程度下降。尽管整体情况向好,但青年死亡率上升,健康不平等扩大,世界正面临一场新危机。 全球近半疾病负担可预防,主要由88种风险因素驱动 研究人员估算称,通过控制部分主要风险因素(如降低血糖水平、控制高体重指数BMI等),可以预防 近一半的死亡和残疾。政策制定者迫切需要将卫生优先事项从仅聚焦降低儿童死亡率,扩展至青少年人 群,尤其是在那些实际死亡率比此前预估要高的地区。 全球总体死亡率下降,青年人群死亡率攀升 最新研究显示,尽管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明显,2023年全球经年龄标准化后的死亡率与1950年相比下 降了67%,且所有国家和地区均出现明显下降。全球预期寿命已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女性为 76.3岁, 男性为71.5岁,较1950年高出20多岁。尽管如此,地域差异与不平等仍然显著,高收入地区寿命最高可 达83岁,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低仅为62岁。 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2011年至2023年间,高收入北美地区20至39岁的青年人死亡人数增幅最大,主 要是由于自杀、药物滥用(如毒品成瘾)和酗酒。同期,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