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温应对制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送清凉”到“建制度”,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高温生产
炎炎夏日,西安地表温度再次突破50℃,下午两点,海尔智家(600690)西安售后网点门前,几辆满载矿泉水、藿香正气水和防晒袖套的面包车准时抵达。 几乎同一时间,2400公里外的广州天河,京东物流的骑手在休息驿站领到了冰袖和电解质饮料;而在上海浦东,美团无人机正为张江人工智能岛的运维工程 师送去冰袋…… 这些看似碎片化的场景,正拼接成中国企业今夏最大的共同主题:把"高温"纳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日常变量。 世界气象组织5月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5年很有可能刷新最热纪录。当极端天气从"黑天鹅"变成"新常态",如何降低一线员工的"热成本",不 再只是夏季临时福利,而是关乎供应链韧性的系统性工程。传递解暑关怀 在全国各地的工厂,持续的高温天气给生产一线带来挑战。 作为工作场所中常见的物理性危害,高温带来的热积蓄可能会导致核心体温上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热痉挛、热衰竭等疾病。 面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企业也纷纷采取行动,保障一线员工的健康权益。 兆新股份(002256)发布的2024年ESG报告中就提到,对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员工,公司于每年6-10月发放高温补贴,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而在海尔智家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