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文化遗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不要把农业文化遗产“冷冻式保存”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04
但凡遗产,保护皆是基础。农业文化遗产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活态遗产,易受到城镇化、工商业活 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这是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抓紧保护就成为国际共识。我国是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的积极推动者,2015年,出台全球首部专门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21年乡村振兴促 进法实施,成为世界首个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法律的国家,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 慧。 历经千百年,跨越时空,农业文化遗产依然具有独特价值,对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也具有重要 作用。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的绿色食品和优美景观,蕴含的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高度契合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当前我们所倡导的诸多农业形态和模式,也可以从中找到借鉴。由此来看,不管是世界级 还是国家级、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认定的初衷并不是保持一成不变,而是要创新传承、永续利用、造福 社会。 农业文化遗产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绽放在广袤乡间的有机体,最大特点就是活态和活性。因 此,既不能盲目开发,造成破坏;也不能"冷冻式保存",忽视发展。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才 能不断推进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济价值实现是保护与发展的关键,立足各遗产的资源、技术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再扩容,农业“三大新名片”背后蕴含哪些千年生态密码?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9 09:40
总数又增加!近日,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 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就是既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又至今还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农业生产系统。我国 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从旱作梯田、稻鱼共生的耕作实践,到庭院民居、古村深巷的乡村景观; 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到耕读为本、邻里守望的村规民约……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值得与世界各国分享。 农业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持续发展的。就说这次入选的"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其起源于南 宋时期淡水珍珠培育的技术创新,当地养殖户在先辈经验的指引下,持续突破"珍珠质量提高技术"等淡 水珍珠蚌养殖的关键性技术,不仅保留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见证,还持续为全球淡水珍珠蚌养 殖提供技术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我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至今已认定7批共188项中国重 要农业文化遗产。2015年,我国颁布全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6 ...
新增三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领跑全球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1 02: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请输入关键字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页 | 机构 | 公开 | 政务服务 | 专题 | 数据 | 新闻 | 互动 |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农业农村服務 | | | | | | | | | 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 | | | | | | 白 打印本页 | 日期:2025-05-20 17:46 |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 作者: | | | | | | 本周讯 5月19日.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获悉。米自我国的甘肃秦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潮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德白茶文化系统三 | 琐选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舰衣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页,数量继续 | | | | | | | | 保持世界首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