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珍珠

Search documents
传承鱼蚌共生 延长产业链条
Ren Min Ri Bao· 2025-07-04 02:02
"浮标连接着水下网笼,将珍珠精确定位在水下30—40厘米深度吊养。"今年23岁的吕瑛轩是当地年轻一 代的珠农,最近一段时间,令他最自豪的事就是,家门口的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以下简称"德 清淡水珍珠系统"),前不久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些年,德清一方面传承传统生态养殖技术,探索发展现代化立体珍珠养殖模式,一方面启动"江南之 源"文化遗址公园建设,还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以现代技术开展育种工作,不断改良品种选育。 与此同时,从养殖珍珠到开拓珍珠深加工,一代代珠农不断融合加工、研发、文旅等环节,探索"珍珠 +"的全产业链——"珍珠+品牌",德清人李敏创立了自己的珍珠品牌,她设计的胸针、吊坠、耳钉等珍 珠饰品,不仅在县城有了专卖店售卖,还成了游客喜爱的伴手礼;"珍珠+科技",从创办珍珠粉厂到发 展成集团,当地龙头企业结合前沿技术,相继攻克了珍珠多肽提纯、珍珠发酵等技术,走上珍珠护肤的 深加工之路;"珍珠+文旅",在小山漾淡水珍珠生态养殖基地,前来研学体验的孩子们乘船出发,了解 蚌的生长环境,体验现场开蚌采珠的过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河港交织,青山环绕。小山漾淡水珍珠生态养殖基地的宽阔 ...
农耕智慧 历久弥新(新时代画卷)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8:19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鸟瞰什川古梨园,青山作屏、黄河为带,蔚为壮观。 宋朝军 张敬德摄影报道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是以鱼、 蚌之间基于自然的互利共生原理为基础,以发源于本地的 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为核心,逐渐演化并形成的涵盖蚌、 鱼、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 源的复合养殖系统。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当 地先民在漫长的梨园生产管理中,创造并世代传承了"天 把式"高空作业和高杆吊枝等独特农作法,掸花震虫和烟 汁杀虫等绿色植保措施,复合种养、以水带肥等生态庭院 模式,以及土窖贮藏的传统保鲜方式。 图为在什川古梨园,果农采用"天把式"高空作业方式给梨 花传粉。 图为在德清小山漾珍珠生态养殖基地,养殖户正在采蚌。 周 兰摄(人民视觉)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孩子们在什川古梨园的梨树下玩耍。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德清欧诗漫珍珠博物院内,一艘宝船镶嵌了超200万颗珍 珠。 窦 皓 周 兰摄影报道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当地独特的地理位 置、气候条件和悠久历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再扩容,农业“三大新名片”背后蕴含哪些千年生态密码?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9 09:40
总数又增加!近日,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 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就是既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又至今还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农业生产系统。我国 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从旱作梯田、稻鱼共生的耕作实践,到庭院民居、古村深巷的乡村景观; 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到耕读为本、邻里守望的村规民约……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值得与世界各国分享。 农业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持续发展的。就说这次入选的"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其起源于南 宋时期淡水珍珠培育的技术创新,当地养殖户在先辈经验的指引下,持续突破"珍珠质量提高技术"等淡 水珍珠蚌养殖的关键性技术,不仅保留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见证,还持续为全球淡水珍珠蚌养 殖提供技术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我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至今已认定7批共188项中国重 要农业文化遗产。2015年,我国颁布全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6 ...
南农晨读 | 美“荔”到泉城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2 06:36
南农晨读 | 美"荔"到泉城_ 南方+_南方plus 日前,南方农村 报记者从农业农 村部官网获悉, 【今日关注】 28条措施出炉! 广东以改革更好 促进"百千万工 程" 近日,中共广东 省委全面深化改 革委员会印发 《关于以改革更 好促进"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 展工程"的若干 措施》,围绕健 全县域高质量发 展动力机制、县 域产业发展体制 机制、推进新型 城镇化体制机 制、推动乡村全 面振兴长效机 制、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体制机 制,以及强化组 织保障提出28条 改革措施(下 称"28条"),助 力"百千万工 程"走深走实、 取得扎实成效。 新增三项!中国 全球重要农业文 化遗产数量领跑 全球 我国甘肃皋兰什 川古梨园系统、 浙江德清淡水珍 珠复合养殖系 统、福建福鼎白 茶文化系统三项 遗产系统通过专 家评审,正式被 联合国粮农组织 认定为全球重要 农业文化遗产。 其中,皋兰什川 古梨园系统位于 甘肃省兰州市皋 兰县什川镇;德 清淡水珍珠复合 养殖系统位于浙 江省德清县;福 鼎白茶文化系统 位于福建省福鼎 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请输入关键字 | Ministry of Agricultur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Xin Hua She· 2025-05-21 22:31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当地的白茶种植融合了生态智慧和匠心工艺,以"绿雪 芽"母株和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实现茶园与森林和农作物的有机共生。该系统不仅保存着18个茶树品 种,还囊括除茶叶外的120多个其他农业物种,为构建生态与粮食体系韧性作出积极贡献。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该系统融合果树栽培、种植业和养殖业 于一体,兼具抗旱和防涝能力,能够维持农业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计。该系统地处 黄土高原,是旱地农业高效适应缺水与易侵蚀土壤的典范。同时,该系统坚持传统多元种植模式,有效 降低对化学投入品的依赖,为本地植物和昆虫物种撑起一把"保护伞"。 新华社罗马5月21日电(记者张馨文)联合国粮农组织21日宣布6项新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系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甘肃皋兰什川古 梨园系统。 截至目前,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据粮农组织介绍,中国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蚌共生"复合养殖系 统,该系统以珍珠蚌技术为核心,同时生产珍珠、水稻、丝绸等, ...
新增三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领跑全球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1 02: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请输入关键字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页 | 机构 | 公开 | 政务服务 | 专题 | 数据 | 新闻 | 互动 |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农业农村服務 | | | | | | | | | 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 | | | | | | 白 打印本页 | 日期:2025-05-20 17:46 |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 作者: | | | | | | 本周讯 5月19日.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获悉。米自我国的甘肃秦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潮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德白茶文化系统三 | 琐选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舰衣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页,数量继续 | | | | | | | | 保持世界首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