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材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光启技术再签5.16亿元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单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10-12 13:43
面对激增的需求,光启技术已做好产能与技术的双重准备。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超材料研发、生产及 测试体系建设投入,重点强化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的生产能力,确保交付效率与产品质量,巩固其在 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光启技术还加快了超材料产能建设。据悉,公司在709基 地的基础上又先后建立了株洲905基地、天津906基地以及乐山106基地,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投产,届时 可以有效应对订单的大规模释放和交付。 作为国内超材料行业的"领跑者",光启技术经过十余年研发积累,已形成从超材料设计、制备到检测的 全链条能力,产品覆盖航天航空、海洋装备等多个领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短短一个月时间,光启技术两度披露订单动态,公告合计金额达17.94亿元,占前三季度总签约额超七 成。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公司订单交付节奏提速、下游需求旺盛的态势。 "目前超材料订单呈现出释放频率快以及交付周期短等特点,本质上也是尖端装备现代化建设对超材料 性能的迫切需要。"一位接近公司的人士表示,超材料凭借轻量化、高强度、电磁调控等不可替代性, 在新一代尖端装备中渗透率快速提升。 本报讯(记者李雯珊)10月12日,光启技术(00262 ...
光启技术子公司签订合计5.16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Zhi Tong Cai Jing· 2025-10-12 08:55
光启技术(002625)(002625.SZ)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 司(简称"光启尖端")的通知,光启尖端与某客户签订了合计2.72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与另一家 客户签订了合计2.44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光启尖端近期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了合计5.16亿元的 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本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预计对公司今年及2026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
光启技术(002625.SZ)子公司签订合计5.16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智通财经网· 2025-10-12 08:53
智通财经APP讯,光启技术(002625.SZ)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简称"光启尖端")的通知,光启尖端与某客户签订了合计2.72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与另 一家客户签订了合计2.44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光启尖端近期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了合计5.16亿 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本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预计对公司今年及2026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
光启技术(002625.SZ)子公司光启尖端近期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合计5.16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Ge Long Hui A P P· 2025-10-12 07:44
根据上述合同内容,光启尖端将向某客户交付金额为27,228.0039万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将向另一 家客户交付金额为24,416万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光启尖端合计将向两家客户交付金额为 51,644.0039万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相关产品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 光启技术(002625.SZ)公告,于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启尖 端")的通知,光启尖端与某客户签订了合计27,228.0039万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与另一家客户签订 了合计24,416万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光启尖端近期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了合计51,644.0039万元的 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
光启技术子公司光启尖端近期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合计5.16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Ge Long Hui· 2025-10-12 07:42
根据上述合同内容,光启尖端将向某客户交付金额为27,228.0039万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将向另一 家客户交付金额为24,416万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光启尖端合计将向两家客户交付金额为 51,644.0039万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相关产品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 光启技术(002625.SZ)公告,于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启尖 端")的通知,光启尖端与某客户签订了合计27,228.0039万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与另一家客户签订 了合计24,416万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光启尖端近期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了合计51,644.0039万元的 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
光启技术(002625) - 002625光启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6:22
证券代码:002625 证券简称:光启技术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7 |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 | 申万宏源证券、长江证券、国新证券、深圳市昊燊创业投资有 | | | 限公司、浙江期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商投资、深圳市紫瑞 | | | 衡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润融私募基金公司、上海道申投 | | | 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创华投资、湖南汇智融达基金、上海国 | | | 科龙晖私募基金、山金期货有限公司、杭州合信投资管理有限 | | | 公司、中财华沣股权投资等 125 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 | 时间 2025 | 年 月 日 9 18 14:00-18:30 | | 地点 | 光启顺德 基地 709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董事长:刘若鹏博士 | | 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周建林先生 | | | 顺德厂办及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
光启技术刘若鹏:超材料是一场材料革命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9-17 02:21
【导读】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发表《航空航天万亿产业与未来十年》主题演讲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9月16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上,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发表《航空航天万亿产业与未来十年》主题演讲, 介绍了全球航空航天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中国超材料技术从"零起步"到"全球领跑"的跨越之路。 中国超材料重塑产业版图 "超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场材料革命。"刘若鹏表示,超材料技术是实现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复杂功能结构设计、制造、量产的全新技 术。 数据显示,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的国际高影响力科研论文数量,已经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光启技术率先实现第四代超材料的规模量产,专利申请超6000 件、授权超4000件,超材料专利总量全球第一。 深度创新以终为始 刘若鹏提出"深度创新以终为始"的战略,通过管理数字化变革与持续成本革命,推动光启技术持续突破。 光启技术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已成为我国新一代航空航天尖端装备核心级系统供应商。该公司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 优势,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应用的全链条能力体系。 目前,光启技术率先 ...
光启技术刘若鹏:超材料是一场材料革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2:11
【 导读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发表《航空航天万亿产业与未来十年》主题演讲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9月16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上,光启技术董 事长刘若鹏发表《航空航天万亿产业与未来十年》主题演讲,介绍了 全球航空航天装备产业 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以及 中国超材料技术从"零起步"到"全球领跑"的跨越之路。 中国超材料重塑产业版图 "超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场材料革命。"刘若鹏 表示, 超材料技术是实现 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复杂功能结构设计、制造、量产的全新技术。 据介绍,超材料是通过微纳光刻来实现"人造分子结构",进而编辑超越自然材料的"人造物 质",能在电磁、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性能。 以超材料技术形成的产品和新型材料,不仅具备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还能在特定环境下实 现电磁调制等功能,为当前新兴产业领域带来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 目前,超材料成为航空航天装备领域复杂功能结构的核心技术,应用于我国先进飞机、电子 通信系统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 深度创新以终为始 刘若鹏提出"深度创新以终为始" 的 战略,通过管理数字化变革与持续成本革命, ...
光启技术亮相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9-16 12:44
作为超材料行业领军者,光启技术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已成为我 国新一代航空航天尖端装备核心级系统供应商。目前,公司已经形成"1座核心总部+5大创新基地+8家 专业化子公司"的布局,并通过产业协同网络整合1919家上下游企业,构建起覆盖超材料研发、生产、 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圈。 光启技术把"锻造极致性能"作为发展之根本。针对尖端装备需求,公司迭代出第四代超材料技术,并全 面应用于先进航空装备。此外,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全链条自主制造等方式开展"成本革命",整体综 合成本降低到了五年前的44%,产品价格比行业低30%—50%。 同时,发展至今,公司实现了7.74亿字设计文档、38亿字工艺制造大纲标准化,4.8万条制造流程、95.4 万个工序数字化管控;与此同时,公司通过AI大模型团队的设计与研发,实现了从"全数字化经营管 理"到"全智能化经营决策"的跨越,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与交付能力。 本报讯(记者李雯珊)9月16日,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光启技术(002625)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受邀出席并发表《航空航天万亿产业与未来十年》主题演讲 ...
光启技术(002625) - 002625光启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8
2025-09-08 00:56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and Strategic Positioning - The company is a leader in the metamaterials industr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2][4].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uoyang base in October 2015 aim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leveraging a "one institute, one enterprise" model [6]. - The Luoyang base has received multiple recognitions, including being designated as a major new-typ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in Henan Province [7]. Group 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 The Luoyang team has filed 372 patent applications, with 126 granted, including 82 invention patents, accounting for 65.1% of total patents [8]. - The team is currently composed of 180 members, including 53 R&D personnel, with 6 holding PhDs and 16 holding master's degrees [8]. - The base has achieved 35 provincial-level recognitions for new technologies and has received 2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s [8]. Group 3: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core materials product system comprising 158 products, including 36 functional prepregs and 74 functional core materials, which exhibit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performance and cost [9]. - The incubation period for the 2.0 mass production technology was approximately 10 months, enhanc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by over 30% across 160 process improvements [9]. - The company aims to achieve flexible capacity expansion while controlling capital expenditures through process upgrades and optimization [9]. Group 4: Future Growth and Market Strategy - Future growth is expected from increased penetration of advanced equipment, with a significant leap in the value contribution of products within the equipment system [10]. - The company is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metamaterial technology, aiming to build a second growth curve [10]. - A total of 1.278 billion yuan in orders has been announced, with expectations for timely delivery as production capacity expand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