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服务

Search documents
首个“体检筛查、多学科诊治、全程管理”的体重管理中心成立,上海长征医院打造肥胖及慢性病防控新标杆
Jiang Nan Shi Bao· 2025-06-25 07:00
引言:上海长征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肥胖防控从"单一诊疗"向"全程管理"转型,其多 学科协作模式与全周期服务理念,或将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的行业标杆。 上海长征医院体重管理中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由健康管理中心牵头,联合营养科、普外科、中医科、 生殖中心五大科室资源,构建"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全链条服务。该模式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涵盖风 险预警、代谢干预、外科治疗、体质调理及生育力维护等环节,形成肥胖与慢性病防控全周期管理体 系。其特色在于兼顾科学性与人文关怀,提供体重相关的一站式、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同时由健康管 理中心牵头起草《上海市健康体检机构成人超重或肥胖筛查质量控制规范(试行)(2025年)草案》, 助力提升上海市体检机构超重/肥胖筛查的同质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在中心揭牌仪式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主任科员王利江、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 任胡俊峰以及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徐正梅分别致辞。他们对长征医院在肥胖及慢性病防控领域的积极探 索表示高度肯定,并希望进一步深化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协作模式,强化预防与治疗的融合,畅 通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创新路径,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 ...
产后如何管理体重(服务窗)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如有条件,可选择母乳喂养。这不仅能为宝宝提供优质营养,还能帮妈妈消耗热量,对减肥大有裨益。 与相应年龄段的女性相比,母乳喂养者每日需额外消耗约400大卡,应重点补充蛋白质(鸡蛋、瘦 肉)、钙(牛奶)、铁(红肉、菠菜)等。 正确适量运动。"不先修复损伤就盲目运动,很容易受伤。"牛诤说,跑步、跳绳、开合跳以及一些需要 跑跳的瘦身操,会给盆底肌带来更大压力。 牛诤建议,产后6个月到1年再规律运动。因为,雌激素、孕激素等逐渐回归孕前水平,脂肪代谢效率提 升,孕期被挤压的脏器(如胃肠、膀胱)逐渐归位,运动安全性提高。 产后6个月,可进行一些修复性训练,比如凯格尔运动,收缩盆底肌5秒,再放松10秒,每天50次,改善 漏尿问题。腹式呼吸,采用仰卧屈膝,吸气鼓腹,呼气收腹的方式,每天3组,每组10次,修复腹横 肌。 怀孕期间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不少女性产后为了尽快恢复身材,开始了节食和运动。对此,浙江省西 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牛诤说,"产后立刻减肥,容易影响身体恢复, 对宝宝的成长也没有好处。相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为后续的体重管理打 好基础。" 对于产后女性来说,想维持健 ...
北京11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占比超四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30 05:54
北京市体育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群众健身活动;北京市教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 行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一小时体育健身时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其 他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有序推进相关领域体重管理工作,形成促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的强大合力。 北京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公众健康体重管理意识。组建由100余名专家组成的北京市体重管理健康科普专家库,涵盖 了营养、运动、内分泌、心理、中医、慢性病防治等专业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为广大市民普及健康体重知 识,帮助市民掌握体重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应对"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过劳肥"等体重问题。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28日介绍,该委积极推进"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引导公众更好地 管理体重、健康生活。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可以提供体重管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达119家,占总数的 44.91%;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达76家,占总数的21%。 北京提高健康体重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全市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整合营养、内分泌、中医、心 理等相关专业资源,开设体重管理中 ...
北京11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Xin Jing Bao· 2025-04-28 09:52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可以提供体重管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达 119家,占总数的44.91%。 超四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 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记者今日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据初步统计,目前北京市可以提供体重管理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 构达119家,占总数的44.91%;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达76家,占总数的21%。今年还将有31家二级及以上 医疗机构和9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设体重管理服务,以满足市民对健康体重管理服务的需求。患者可 在114挂号平台搜索减重、体重管理等关键词查询并挂号。 在114挂号平台搜索减重、体重管理等关键词可查询相关门诊并挂号。114挂号平台截图 医疗机构整合营养、内分泌、中医、心理等相关专业资源,开设体重管理中心或体重门诊,采取多学科 诊疗模式,提升体重管理技能和肥胖症治疗服务水平。 精神疾病易造成体重异常,安定医院开设门诊 焦点1:为何医院要"涉足"体重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 ...
北京已有近200家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news flash· 2025-04-28 06:32
市卫健委28日介绍,北京市已有195家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今年还将有128家医疗机构增设相关 服务,并改扩建4个体育公园,新建或更新60处足球、篮球等运动场地。北京市组建了由100余名专家组 成的北京市体重管理健康科普专家库,为市民普及健康体重科普知识。4月起,市卫健委启动了营养专 家入社区工作,开展以"健康体重防慢病,营养知识进社区"为主题的科普讲座。今年,北京市预计开展 100场类似科普讲座,引导市民自觉进行体重管理。(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