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长护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太保马欣: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明确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角色
Quan Jing Wang· 2025-10-27 01:44
马欣表示,在人口结构急剧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居民不仅需要养老金,更需要"资金 +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这要求保险业在养老金融领域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在近日举行的2025外滩年会圆桌论坛上,中国太保(601601)集团副总裁马欣提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 障体系需要清晰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色定位,并强调保险业应着力提升保障、投资和服务三大核 心能力。 马欣指出,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分工既清晰又互补,"政府以公平普惠为宗旨,是 基础保障的兜底者;市场以需求适配为宗旨,是多元化需求的供给者;社会以互助补位为宗旨,是补充 服务的参与者。" 针对第二、三支柱发展,马欣提出具体建议,第二支柱的核心任务是"扩面",建议推广雄安新区企业年 金自动加入机制,允许从部分员工起步建立年金,简化决策流程;第三支柱则需推进"专业化建设",支 持金融机构设立养老金融专业机构,开展专业化经营。 面对当前养老保障供需失衡的现状,马欣强调保险业应聚焦三大能力建设,首先是提升应对长寿风险和 失能风险的保障能力,通过创新年金计划、商业长护险等产品,提供终身稳定现金流;其次是强化长期 稳健的投资能力,统筹长短期目标,平衡 ...
多层次养老保障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2025外滩年会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10-24 04:54
10月23日下午,2025外滩金融峰会迎来了主题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的圆桌讨论。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保障 学会会长郑秉文主持,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主席周小川,世界银行社会保护局前局长、奥地利央行原行长Robert Holzmann,丹麦哥 本哈根商学院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Svend E. Hougaard Jensen,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蔡昉,以及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副总裁马欣,受邀共同探讨中国养老 体系改革与发展方向。 周小川:强化三支柱协同与制度激励 作为开场发言人,周小川指出,中国的养老体系虽已形成"三支柱"框架,但在功能匹配、制度激励以及需求多样化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他强调,在完善制 度时应兼顾公平与效率,构建更具激励性的机制,使居民在保障基本养老的同时,更积极参与市场化的养老投资。 他认为,中国可借鉴北欧经验,在建立强制性缴费机制与税收激励政策方面发力。然而,他也提醒,单纯依据平均寿命延迟退休,忽视社会群体间的寿命差 异,可能加剧不平等。"未来的改革应允许体力劳动者或健康状况较差群体提前退休,以实现制度的包容性"。 马欣:市场的支撑与保险业 ...
制度短板逐渐补齐,政策性长护险、商业长护险双双按下“加速键”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08 11:41
10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长护险全面推广提速,无论是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政策性长护险还是 商业长护险,都有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双轨并行的政策发力,正推动长护险从试点探索向系统推进跨越,为 千万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注入保障信心。 支持政策频频 政策性长护险,被称为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之外的"第六险",旨在为失能人员提 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以减轻失能人员家庭护理费用负担。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 正式试点至今,政策性长护险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过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在养老场景中反复出现的感慨,道尽了千万家庭面对失能老人的沉重负担。随 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深,这一困境正从个体家庭问题逐渐演变为社会共性痛点。据了解,我国失能失智 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这个数字背后是千万家庭面临的照护难题。在此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也称作"长 护险"),为破解老年照护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还需攻克多道难关 自去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开始加速推进长护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落地。不过,政策性长护险的全面 落地并非易事,可以说,从制度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