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瞳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产航空装备惊艳亮相!这个训练器让飞行体验触手可及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8 06:08
这台飞行与导航程序训练器,技术上采用全模块、轻量化、多耦合设计,构建了高适配模块化驾驶舱架构;基于自主研发的高等级全动模拟机技术,构建导 航程序训练器验证数据包开发与数据采集体系;提供标准化数据接口,实现航班运行数据和训练数据全数据库融合。整体运行效果达到国际同等训练装备的 水平。 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正在北京举行。在本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上,不少民航硬核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多项国产航空装备填补技术空白。其中国内首 台自研A320NEO飞行与导航程序训练器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 本次展会上,能够将飞机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故障定位时间缩短80%的天瞳系统等一批国产航空装备和技术集中亮相,这些装备与技术打破多 项国外垄断,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国内首台自研A320NEO飞行与导航程序训练器成为全场亮点,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 观众 莫欣颖:我觉得首先很有意思,它很像一个模拟游戏的感觉,其次就是它非常地身临其境,非常有真实感。其实已经很让我紧张了,我当时起飞的时 候,很怕自己起飞不好,然后一定要控制好它这个角度。我觉得还是一个非常新奇的一个体验。 南航翔翼公司科创管理部高级科创专员 刘伟:可以满 ...
南航携硬核科技成果亮相第三届民航科教成果展 打造民航新质生产力标杆
《中国民航报》、 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南宣 报道:5月26日,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在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启幕。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集团")以"智慧南航,飞向 美好未来"为主题,携自主研发的"天"系列软件产品及多项突破性航空装备重磅亮相,展现民航科技创 新硬实力。 智慧运营立标杆:"四大天王"赋能民航安全生产 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南航集团坚持精细化管理,上线航油E云等系统,持续推进节油工作。2024 年,南航绿色飞行服务预订同比增长33.08%,节油管理工作年度累计节油20.19万吨,减碳63.62万吨。 南航集团基于原生鸿蒙系统,打造新一代电子飞行包,促进关键系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空地互 联、前舱协同等新技术落地,为航空公司降本增效和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沉浸体验窥未来:多项虚拟现实体验引爆互动热潮 南航集团在展会上还设置了"智慧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戴上VR设备学习如何维修保障民航客机,或 是模拟操控无人机完成应急物资投送任务。参与体验项目的观众在展台排起长龙,展现出观众对南航硬 核科技成果的极大热情。 展会现场,南航集团研发的飞行与导航程序训练器、移动智能维修站 ...
哈洽会惊现“驾驶舱” 南航硬核科技与贴心服务引围观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7 09:36
中新网哈尔滨5月17日电 (记者 史轶夫)"请检查仪表,准备起飞!"在第34届哈洽会现场,南航展位的 A320 NEO飞行与导航程序训练器前,体验者手握操纵杆,在模拟驾驶舱内"翱翔蓝天"。5月17日,中国 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180平方米的特色展区惊艳亮相,用硬核科技、多元服务和创新成果,为展会 注入"航空新活力"。 从"驾驶舱"转身,南航的未来蓝图徐徐展开。"今年暑运,哈尔滨-济南-乌鲁木齐航线将改为直飞,还会 增加哈尔滨至烟台、西宁等城市的航班,并即将开通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南航黑龙江分公司 总经理洪波的宣布,引发现场热议。作为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运营人,南航正用"空中网络"织密区域发 展脉络:2025年夏秋航季执飞965条航线,覆盖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22个代码共享伙伴、2197条合作 航线,让"说走就走"的跨国旅行成为现实。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特色展区 李冰川 摄 除了"飞"向远方的实力,南航还带来了"落地生根"的诚意。展区内,机务维修、无人机培训、航空食品 等多元化产业服务琳琅满目,甚至连一杯咖啡都藏着巧思——在打卡处,客商品尝着南航定制咖啡,挑 选文创礼品,感受"云端服务"的温度 ...
“天瞳”问天29载:南航工程师的“飞机听诊器”与大飞机梦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通讯员蔡思敏 报道: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 京举行。中国南方航空(以下简称"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飞机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刘宇辉喜获"全国劳动模范"殊荣。 作为中国首个"飞机听诊器"南航天瞳系统的开创者,他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央企楷模""中国质量工匠""南粤工匠"等系列荣誉。29年来,他带领团 队不断突破,用工程师的专业和执着,书写属于民航人的匠心,为中国民航产业腾飞插上科技之翼。 v 1 从零突围 打破飞机技术垄断 上世纪末,随着国内大量新机型的引入,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障飞行安全,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能不能远程对飞机进行实时"听诊"?最开始,只有厂家 拥有这种监控功能系统,但服务费动辄以每小时上千美元来计算,关键技术更是无从获取。 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南航,骨子里刻着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决定"白手起家"、自主研发。刘宇辉不仅有着飞机通讯、导航、记录系统方面的专业功底,还酷 爱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前辈向他抛去橄榄枝,尽管当时还只是个"生瓜蛋子",他却认准了这个创新系统充满挑战,一口答应下来。 在没有任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