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Search documents
8.3%、10.9%、32.9%,增长!“数”读前7个月机械工业亮眼“成绩单”
Yang Shi Wang· 2025-08-25 00:16
同时,清洁能源装备生产高速发展。前7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万千瓦,同比增长 19.6%。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介绍,2025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销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 好,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机械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推进 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5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 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制造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 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 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 44.7万套,同比增长32.9%,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
科技赋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Jing Ji Ri Bao· 2025-08-24 21:55
如果说"清漂"是长江生态保护的"软件"工作,那么长江沿岸危岩治理就是硬核任务。 "瞿塘天下险",三峡工程的修建让瞿塘峡口变得宽阔平缓,但危岩的存在造成了新的风险隐患。跟 随"清漂"指挥船行驶到瞿塘峡口,两岸岩壁如削,高耸入云。一处岩壁上顶部安装了塔式起重机,岩体 上围上了防护网,搭起脚手架,工人正进行除险作业。 吊嘴危岩治理工程项目经理李江洪介绍,这就是三峡库区规模最大、风险等级最高的危岩——吊嘴危 岩,它所在岩壁高258米,危岩底部距离长江江面不足200米,总体积超过140万立方米,被裂隙分为5个 板状体,含27处危岩单体,一旦坠落坍塌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危岩监测点布设了40套自动化预警设 备,通过北斗卫星、无人机和地表设备,联动监测岩体变化,保障长江航道安全。该工程总体进度达 47%,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完工排除隐患。 记者了解到,重庆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数字赋能监测预警预报,超大城市地灾防 治能力持续提升,431处存量危岩已累计完成415处。 "这套装置每天可以生产高纯度氢6400公斤,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在长江边的重庆 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运行部副经理董礼介绍,厂里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 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1至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 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 44.7万套,同比增长32.9%。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同时,清洁能源装备生产高速发展。前七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万千瓦,同比增长 19.6%;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销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 好,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机械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推进 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 本报记者董添 8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 势。今年1至7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 同比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8%;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 比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 ...
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同时,清洁能源装备生产高速发展。前七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万千瓦,同比增长 19.6%;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销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 好,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机械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推进 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 本报记者 董添 8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 势。今年1至7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 同比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8%;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 比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1%。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1至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 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 44.7万套,同比增长32.9%。推动新质生产力 ...
行业周报:绿色政策推动供给格局改善,建材反内卷进行时-20250824
KAIYUAN SECURITIES· 2025-08-24 11:43
建筑材料 2025 年 08 月 24 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12% 0% 12% 24% 36% 48% 2024-08 2024-12 2025-04 建筑材料 沪深300 zhangxuch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3 绿色政策推动供给格局改善,建材反内卷投资进行时 近日,我国建材行业节能降碳取得突破性进展。水泥、玻璃、陶瓷等六大子行业 已发布碳减排技术指南,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水泥熟料标杆产能较 2020 年提 高 15 个百分点。绿色建材下乡、"以旧换新"全国联动,绿色消费加速升温。以 "六零"示范工厂为核心的 30 个科技攻关项目已有逾 10 个取得阶段性成果, CCUS 示范线年捕集能力达 10-20 万吨,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 碳排放、零废弃物、零员工等新技术全面落地。水泥行业 3 月纳入全国碳市场, 进一步倒逼低效产能退出。随着碳足迹标准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已成为建材行业 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三棵树(渠道下沉,零售扩张)、东方雨 虹(防水龙头,经营结构优化)、伟星新材(经营优质,零售业务占 ...
第34周:宁电入湘工程投运送电,7月水电降幅明显,高温天气推升用电负荷
Huafu Securities· 2025-08-24 10:47
行 华福证券 公用事业 2025 年 08 月 24 日 业 研 究 行 业 定 公用事业 第 34 周:宁电入湘工程投运送电,7 月水电降幅 明显,高温天气推升用电负荷 期 报 告 7 月水电降幅明显,高温天气推升用电负荷:7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 10226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8.6%。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17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0.2%; 第二产业用电量 593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7%;第三产业用电量 2081 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 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203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8.0%。2025 年 7 月, 全国平均气温创下 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多地出现多轮高温天气,河南、陕西、 山东等省份增速甚至超过 30%。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使得空调等降温设备负荷显著增 加,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大幅增长 18.0%。7 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 9267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3.1%,增速比 6 月份加快 1.4 个百分点;日均发电 298.9 亿千瓦时。7 月份, 规上工业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水电降幅扩大,核电增速放缓。其中,规 上工业火电同比 ...
8.3%、10.9%、32.9%,增长!“数”读前7个月机械工业亮眼“成绩单”
Yang Shi Wang· 2025-08-24 06:52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5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 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制造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 面,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 同时,清洁能源装备生产高速发展。前7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47396万千瓦,同比增长19.6%。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 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稳步提升。 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同比增长13.9%;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44.7万套,同比增长32.9%,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介绍,2025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销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特别是绿色转型步伐持 续加快。机械行业企业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产业链各环节,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 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
“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
Ren Min Wang· 2025-08-23 12:49
0:00 长江奔涌,荆楚潮动。东风"智造"破茧突围,楚能新能源、孝感超算中心创新激荡,科技成果转化在新型研发机构里发生着"化合反应",共铸科技自立自强 的产业脊梁;梁子湖畔上演着一株水草的"点金术",江汉盐化工业园里"废气"变成"绿色财富",生态高颜值正蝶变为经济高价值;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提 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科技创新为发展注入动力,绿色低碳筑牢生态根基,"九州通衢"拓展开放空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湖北正以激昂的"三部曲",奏响中部地区崛起的奋进乐 章。 科技创新谱写"智造交响曲"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企业则是这一进程的主力军——在湖北,它们正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马赫电混PHREV模型展示。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6297件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背后,是数千名研发人员对技术极限的持续突破——热效率突破45.18%的马赫动力发动机、零下40℃极 寒0.6秒启动技术、全国产车规MCU芯片DF30……这些成果不仅让传统汽车制造业焕发新生,更带动构建起涵盖芯片、传感器、智能驾驶的全产业链生态, 使湖北在汽车产业创新赛道上一路疾驰。 新兴产业领域同样创新活力迸 ...
前7个月出口同比增长84.6% 新能源汽车成汽车出口增长主要动力
Jing Ji Ri Bao· 2025-08-23 08:23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车型持续投放,助力车 市平稳运行,同比实现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增长明显。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 84.6%,成为外贸增长的亮点。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9.1%,环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有力带动汽 车出口稳定增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表示,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出口增长的 主要动力,这一趋势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出口格局方面,呈现"头部企业引领、新兴企业跟进"的特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 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品牌表现较强,一些新兴自主品牌开始在海外 市场崭露头角,显示出中国新能源品牌的整体竞争力正在提升。 经济日报记者 刘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汽车产量为1823.5万辆,同比增长12.7%;销 量为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整车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今年以来,我国车市整体运行平 稳,出口表现亮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 ...
首钢股份2025年中报:盈利逆势高增,高端化与绿色智能化转型深化
Core Viewpoint -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repor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ofitability despite a 7.35% year-on-year decline in revenue, showcasing strong operational resilience and internal growth momentum through produc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recise cost contro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2]. Revenue and Profitability - Revenue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decreased to 52.517 billion yuan, but net profit surged by 66.45% to 657 million yuan, indicating a strong recovery in profitability [1][2]. - 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increased by 66.40% to 0.0847 yuan, and the weighted average return on equity rose by 0.52 percentage points to 1.32%, reflecting improved capital profitability [2]. -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increased by 91.65%, and cash reserves grew by 58.96%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while the debt ratio decreased to 57.43% [2]. Product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s - The company emphasized a "premium manufacturing" strategy, wi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roduct structure, leading to a 12% increase in the output of three strategic products: electrical steel, automotive plates, and tin/chromium plates [3]. - Electrical steel production rose by approximately 30%, with high-grade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output increasing by 33%, meeting the demands of leading new energy vehicle manufacturers [3]. - The company achieved breakthroughs in technology, obtaining 208 patent authorizations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industry standards [3]. Green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Shougang maintained an "A" rating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advanced its green supply chain initiatives, promoting carbon footprint certification among key suppliers [4]. - Collaborations with companies like Geely and FAW-Volkswagen wer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low-carbon projects an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s [4]. - The company implemented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ecoming one of the few global "lighthouse factories" and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