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创饰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数字化浪潮下文创人才教育生态建构及实践浅析
Yang Shi Wang· 2025-07-01 03:07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文创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同时也对文创人才的培养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文创人才教育生态,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和文创产业 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试图从数字化浪潮、产业生态、产教融合的角度一窥文创人才教育生态机制的建构,以及在实践过 程中如何将文化传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期给国内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新的想法和操作借鉴。 一、数字化浪潮催生文创人才培育土壤 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开发赋予了全新活力。在设计创新领域,数字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多元化 工具与灵感源泉。通过深度挖掘并提炼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进而 打造出新颖独特的文创产品。诸如3D打印的文物模型、融入数字特效的文创饰品等,便是典型案例。 而在生产方式创新层面,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洞悉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从而实现按需定制生产模式,有效规避库存积 压与资源浪费问题。这种创新模式既优化了生产流程,又增强了市场适应性,为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改变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
日用品消费更趋品质化
Jing Ji Ri Bao· 2025-05-25 22:14
消费者对家庭清洁用品和家居饰品的需求,显示出家庭场景消费的品质化趋势。"80后""90后"人群是家 庭日用品消费的中坚力量。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多为家庭组建者,既注重高效清洁解决方案,也愿为提 升家居氛围投入。抽纸、去渍笔等实用清洁品与装饰摆件、文创饰品同步热销,反映出这一群体对"功 能"与"美感"的双重追求。 洁净宜居的家庭环境显著提高幸福指数。数据显示,家用清洁品中,抽纸以占比近3成的成交量遥遥领 先,成为家庭必备的高频消耗品。普通洗衣液、卷纸、垃圾袋和湿巾紧随其后,满足了家庭清洁和卫生 的多元需求。从消费群体来看,女性以6成的占比成为家用清洁品的主要购买者。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高 效、精细的清洁工具。消费偏好显示,女性消费者更偏爱吸色片、真丝羊毛洗衣液和内衣洗衣液等,聚 焦衣物和家居用品的精细护理,体现出她们对品质和呵护感的重视。相比之下,男性消费者更关注功能 性产品,鞋油、灭鼠用品和垃圾桶成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的首选。 家居饰品成为增添家庭生活温馨氛围的"点睛之笔"。桌面摆件、玻璃膜/贴等成为最受欢迎的家居装饰 选择,给节日和家庭聚会带来仪式感。从增速上看,装饰坐盘/挂盘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成新晋"人 气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石刻瑰宝一脉传承话古今(文化中国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Ren Min Ri Bao· 2025-05-20 21:44
风从河面吹来,闷热的洞窟里有了丝丝凉意。古阳洞内,脚手架上,马朝龙和同事正在进行石窟测绘、 病害监测。 洞内一尊造像局部出现了潮湿,长出了苔藓。"这里有渗漏点。渗漏会带来岩体开裂、微生物滋生,影 响石质文物的安全,不能大意。"马朝龙说。 马朝龙是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馆员。最近,他正带着同事排查隐患、绘制病害图,为后续考古报告编写 和保护工作提供资料。 河南洛阳城南,两山对峙,伊河中流。沿西山拾级而上,只见崖壁窟龛密布、造像大小各异,龙门石窟 到了。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繁荣于唐代,断续营造400余年。2345个窟龛、近11万尊造 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近80座佛塔……历经1500多个春秋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 的石刻宝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古迹保护 从"救急症"到"防未病"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最早的洞窟。洞窟内,一尊尊造像栩栩如生,题记众多。 时隔50年,龙门石窟再启"修复模式",这次有了新技术。 2021年,奉先寺被脚手架与防护网包裹,披上了"手术衣"。比起半个世纪前,监测手段、勘测技术、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