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替代蛋白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热点发布 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热度最高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5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宝国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主席塞缪尔·戈德弗洛伊(Samuel Godefroy)教授、前任主席阿 曼·韦拉卡尔塔库苏马赫(Aman Wirakartakusumah)教授等中外专家一起,共同发布了"聚焦生物制造 拥抱人工智能——全球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热点"。 全球人口激增、气候危机加剧与经济复苏放缓等多重压力,给传统食品生产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公 众日益关注食物生产系统对地球环境影响的大背景下,新资源和新技术等新生产系统的探索与应用是保 障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球范围内,生物制造与人工智能(AI)等技 术正驱动食品产业迈向革命性变革。 生物制造未来将达到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创造近30万亿美元的价值,推动生物经济成为继农业 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产业浪潮。人工智能正引领生产全流程的范式重构,推动效率 与创新的双重跃升,其在应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模式。二者与 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将重塑全球食品供应格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 ...
“甲醇生物制造”大爆发?肆芃科技联手天工所攻关大宗生物基材料单体产品!
在"双碳"目标与生物制造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碳源迭代——即以粮食作物、淀粉为原料的第一代碳源逐渐过渡到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第二代碳 源,进而转向以二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原料的第三代碳源,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SynBioCon】 获 悉, 4 月 21 日,上海肆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肆芃科技")宣布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 生所")达成合作,双方 将以甲醇为原料开发大宗生物基材料单体产品 ,突破传统生物制造对粮食碳源的依赖,并推动" 一碳生物制造 "的工业化落 地。 这场产学联姻将如何突破技术壁垒?甲醇路线能否推动生物基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 肆芃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陶飞 ,以及天津工生所的 王钰研究员 ,就此次合作的目标、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提高其转化率和流向产物的代谢通量仍是核心挑战。"天津工生所在甲醇利用微生物底盘上的积累,尤其是对 高温甲醇利用底 盘 的改造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从 0 到 1 的技术突破的希望。"陶飞表示。 "我们团队最初尝试改造现有工业菌种(如大肠杆菌)以高效利用甲醇,但甲醇利用能力与自然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