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眼镜

Search documents
卖不动OK镜的欧普康视溢价收购一家眼科医院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7 10:30
智通财经记者 | 李科文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7月5日,欧普康视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3.34亿元收购宿迁市尚悦启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标的公司)75%股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2.34亿元,自有资金1亿元。 2.34亿元募集资金来自2021年规划的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 据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承诺投入募集资金为10.76亿元,现已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8亿元。即剩约9.68亿元。 也就是说,欧普康视的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进展到约10%。如今从该募资项目中拿出2.34亿 元资金,占剩余资金的两成来收购标的公司。 7月7日,智通财经记者致电欧普康视董秘办。欧普康视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向智通财经记者表示,该项 目前身是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主要处理经销商和医院的售后问题。自2021年起,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 大、产品线逐渐丰富,亟需扩展和深化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中心逐渐升级成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 端。"公司希望把部分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单纯的依靠别人。" 该相关工作人员向智通财经记者表示,原来的社区化项目主要投向是诊所和社区化终端,不包括医院。 该 ...
近视能否治愈?关灯看手机危害有多大?来看专家权威解答
Xin Hua Wang· 2025-06-07 01:25
通过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近视屈光矫正手术,可以让近视者重新看清远处物体。这些方法属于光学矫正,能有效改善视力,但本质 上是"代偿"而非"治愈"。"让眼睛完全恢复到未近视的状态目前无法实现。"付晶说,多数近视是由于眼轴过度增长导致的,而眼轴一旦变长就 无法缩短。因此,近视可以通过外部手段矫正视力,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眼球结构的改变。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侠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电子设备使用时长激增,不良用眼习惯普遍,近视、眼疲劳等问题威胁各年 龄段人群的眼部健康。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针对公众关注较高的几类问题,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 科主任医师付晶。 ——如何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近视能否被治愈?专家表示,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金标准是散瞳验光,需要在医院或专业视光机 构,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进行散瞳,放松眼部调节肌肉后再进行验光。如果散瞳后仍存在近视度数,说明是真性近视,如果度数消失或明显降 低,视物恢复清晰,则为假性近视。 ——关灯后看手机对眼睛伤害有多大?付晶说,黑暗环境中瞳孔扩大,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球,而手机屏幕产生的短波有害蓝光可穿透晶状体, ...
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近视?这些要点请记牢
Xin Hua Wang· 2025-06-06 05:14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孙丽娟表示,如果孩子出现近视,家长不能讳疾忌医,要及时借助医学手段进行干预,控制近视进展,常 见的矫正方法包括离焦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 专家呼吁,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多方联动,共筑爱眼护眼防护网。科学防控近视,共 同呵护好孩子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清晰、光明的未来。 图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窦国睿(右一)在幼儿园为小朋友进行眼部检查。新华社发 "避免近视的发生,关键在于从小养成正确科学的用眼习惯。"窦国睿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优化用眼环境。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 活动时间,读书写字时坐姿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同时遵循"20-20-20"的用 眼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就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 定期眼部检查也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到眼科做屈光检查,如视力测试、验光、检查眼轴长度。为孩子建立一份"视觉发 育档案",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就能及时干预。 新华社西安 ...
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不焦虑,精准评估·个性方案·动态追踪
Ren Min Wang· 2025-05-28 01:52
有家长认为,即使视力为5.0,孩子也可能已经近视了,需要进行散瞳检查。王凯教授解释说,5.0 的视力是正常视力,但不排除有些孩子有25度或50度的近视却能看到5.0的情况。这可能与高阶像差有 关,传统的验光仪器难以准确检测。因此,临床中不以视力标准判断近视度数,而是通过睫状肌麻痹验 光来客观判断。如果孩子平时视力表现不佳,需要通过散瞳检查来确定是否有低度近视,并及时干预。 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针对家长们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学方法、个性化干预相关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王凯分享了宝贵经验和建议。 首先,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是100度以下的近视,是否有办法恢复正常视力?王凯教授指 出,虽然一些光学手段如功能型框架眼镜、离焦软镜或OK镜在临床中确实有患者出现近视回退或眼轴 回退的情况,但这种比例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孩子发生真性近视,这些光学手段只能帮助减缓 近视增长的速度,不能逆转近视。因此,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控制近视的增长速度,防止其发展为高度 或超高度近视,引起眼底病变。 对于已经开始近视的孩子,王凯教授建议根据近视和散光度数以及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干预措施。 对于近视度数 ...
Cell:突破人类视觉极限,我国学者开发红外隐形眼镜,闭眼也能“看见”红外世界
生物世界· 2025-05-22 23:46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光 在向生物传递大量外部信息方面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使生物能够理解世界。然而,哺乳动物只能感知 电磁波谱中很小一部分作为可见光,通常在 400-700 纳米的范围内。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太阳辐射能量以 红外线 (>700 纳米) 的形式存在,对哺乳动物来说是不可察觉的。 人眼所见光谱范围的局限是由视网膜感光细胞中的感光蛋白 (Opsin) 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所决定,这导 致了大量本可能获取到的感觉信息的缺失。尽管诸如夜视镜或红外光-可见光转换器之类的工具已被用于红 外探测,但它们需要额外的能量支持,并且通常无法区分多个光谱中的红外光信息。此外,每个红外光-可 见光转换器都需要多层结构,这使得它们不透明且难以与人眼集成。 2019 年, 薛天 团队等在 Cell 发表论文 【1】 , 利用一种转换红外光成为可见光的上转换纳米材料,经特 殊修饰后注射到小鼠视网膜中,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裸眼近红外 (NIR) 图像视觉能力。然而,由于手 术具有侵入性,这种方式显然不会被人们轻易接受。 因此, 通过非侵入性方式相对自由的调节人眼感光波谱范围, 甚至赋予人类近红外视觉能力,对人类而言 仍然至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