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

Search documents
从武夷山到恰克图:万里茶道上的商业智慧|香与茶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1 00:23
作者 文博时空 作者 王娟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四海承平,天下富足。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办了一场千叟宴。 受邀者均为各地六十岁以上德高望重的长者,既有皇亲国戚、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 宴会伊始,丽人献茗,皇帝敬茶。 乾隆素来爱茶,由他首倡的重华宫茶宴,每年亦是于正月择吉日举行。据记载,清代于重华宫举行的茶宴,以赋诗联句和饮茶为主要内容。 乾隆还是弘历时,就尤爱武夷茶,曾做《冬夜烹茶》诗,以"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赞美武夷茶的"岩骨花香"。而这场千叟宴中,有一位老者, 曾将成千上万的武夷茶,历经万里茶道,远销蒙古、俄罗斯,又把数亿万两白银运回中国。这位得到朝廷盛赞的老者,就是当时在商界和家乡已有极高声 望、时年67岁的晋商常万达(1718~1796)。 常万达画像 据《山西外贸志》载,在清代俄中边境重镇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的商号中,经营历史最长且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镇常家。据有关资料统计,晋帮茶商 每年由漠北蒙古大草原通过恰克图输入俄罗斯的茶叶不下200万斤,常氏一家的年经营量就占四成左右。 | 时间 | 中俄贸易额 | | --- | --- | | ...
何以中国丨《印象大红袍》,为什么能“火”15年
Ren Min Wang· 2025-04-29 01:36
"乡亲们,你们说,今年的茶好吗?" "伙计们,给老板们算一算。" "茶好,价格好,我们全都要了,装箱吧!" "武夷水仙30箱发往泉州港,武夷肉桂60箱发往广州,大红袍发往山西;茶饼、茶砖发往恰克图……装船喽!" 4月21日晚,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南平武夷山举 行。启动仪式现场融入了当地开演15年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的十余个高光画面,让观众于山、水、草木、天地人间,感受"双世遗"武夷 山的文化魅力。 "好!" "茶好,那价格呢?"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 李唯一摄 一直以来,"登天游、坐竹筏、赏'印象'"被称作来武夷山旅游必备的"三件套"。作为武夷山宣传推广茶文化的一篇"大文章",《印象大红袍》开演15年来已 演出超6370场,接待885多万名观众。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演出将15块电影银幕矩阵式嵌入自然山水,配合灯光变幻增强夜间视觉冲击力,创新打造360 度旋转观众席,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交响,融入喊山祭茶仪式等民俗,再现制茶、斗茶、运茶、贩茶等场景,以质朴表 ...
盒马“采茶”,闯入6000亿红海市场
雪豹财经社· 2025-04-01 13:44
打掉中间商 作者 丨胡新周 直奔痛点去 凌晨两三点,头戴斗笠、身穿长袖长裤的茶农们便趁着凉意上山了。颜色翠嫩、两三厘米长的一芽 一叶和一芽两叶,是最好的明前龙井原料,轻轻一提,便从低矮的茶树顶端被摘下,装进竹编的采 茶篓中。 这里是杭州西湖区的龙坞茶镇,市面上85%的西湖龙井产自这片绵延数十里的"万担茶乡"。但动辄 数千甚至上万元一斤的昂贵龙井茶背后,茶农赚的只是份辛苦钱。 经验丰富的熟练茶农,一天最多可以采摘4斤鲜茶叶。为了确保品质,明前龙井的采茶季通常从每年 的3月18日持续到4月5日左右,短短20天,忙起来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下午,他们赶到附近的转 塘茶叶市场,将鲜叶以每斤400元的价格卖给茶叶贩子。 最终确定选择艺福堂作为自有品牌龙井茶的代工厂,花了9个月时间。 选好代工厂,第二件事是建立标准。从产地、树种、树龄、坡度到茶园的日常维护,从采摘时一芽 一叶达到70%以上,到后续的锁样、抽检,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 第三件事,是砍掉中间的利益链条,推出强调性价比的大众口粮茶。盒补补以代工的方式与艺福堂 合作,通过定制、定量、锁价,省去了中间的推广成本,让同类型产品比其他渠道更低。 "不掺假、不踩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