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学习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工智能存在一个玻璃天花板
3 6 Ke· 2025-07-17 23:09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说到底,人工智能最终是能执行、但不能感觉的代码。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划重点: 此外,人工智能缺乏认知科学家所称的"意向性"。人类思想是对刺激的反应,受情感背景、记忆和主观 经验塑造。人工智能无法复制这一点。它们可能在特定情境下产生与人类相似的输出,但其底层机制仍 是一个缺乏经验的机械黑箱(Searle, 1980;Whitmer, 1983)。 3. 学习而不理解 机器学习,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系统,在从数据中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系统通过 在海量数据集中检测统计模式来学习。然而,在此背景下,"知道"不应与"理解"画等号。一个理解单词 含义的孩子会将其与经验、情感和文化洞察力网络相联系,而人工智能则只会计算词序列的概率。 这一根本区别导致了人工智能中的"脆弱性"。人类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泛化知识,而人工智能模型在面对 新颖、模糊或对抗性情境时往往难以应对。它们在有限的参数范围内运行,缺乏人类天生的语境意识或 常识推理(Marshall, 1980)。 人工智能可以模拟思维,但 ...
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合作开发AI模型,通过视网膜照片预测中风风险
生物世界· 2025-06-09 03:3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卒中 ( Stroke,也叫做中风) 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中风风险评估 主要依赖于临床风险因素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来自自我报告的数据,比如吸烟史和缺血性中风病史等, 但其在准确识别高危人群方面存在不足。之前的研究表明,传统中风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一般 (一致性 指数仅为 0.58-0.73) 。 2025 年 6 月 6 日,清华大学医学院 黄天荫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盛斌 教授、 李华婷 研究员、 贾伟平 院 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戴琼海 院士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教授等人 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上发表了题为: A deep learn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and predicting stroke risk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款名 为 DeepRETStroke 的深度学习系统,用于检测 无症状脑梗死 (SBI) 和预测 中风 风险,只需利用视网膜图像,无需进行脑部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