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鸿物联操作系统

Search documents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数智赋能美好生活 解码大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电力密码”
国家能源局· 2025-06-02 03:42
近年来,为了支撑大规模车网互动,南方电网公司不断推动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建立"批发+零 售"市场化机制,充电运营商将电力交易中获得的部分收益用于补贴车主,有效调动车主的参与积 极性,以反向放电助力提升城市能源安全韧性。 莲花山超充站的"黑科技"不止如此。为提高对不同类型车、桩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该站还接入了5 台搭载"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的快充桩。据了解,给充电桩搭载"电鸿"物联操作系统,一方面可为数 字资产"加锁",提升充换电设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促使设备组网灵活高效,提升充换电 设备可调节能力,为资源调度提供便利。 随后,调研团来到了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下称"深蓄电站")上水库,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和龙岗区之 间的深蓄电站,距深圳市中心仅20公里,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大型抽 水蓄能电站。 电站分为上下两个水库,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用电抽水,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是电网功率平衡 的"调节器"。电站投产以来,累计调节电量超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深圳市两个月的用电量,调节 能力超过深圳负荷峰谷差的三分之一。 5月30日,"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调研团来到广东深圳,探秘"全国首个"背后的 ...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探寻“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充之旅
国家能源局· 2025-06-02 03:42
近日,"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调研团来到广东深圳,走访调研深圳莲花山超级充电站、深圳抽水蓄能电站。 在深圳 实现"一杯咖啡 满电出发" 还能"赚差价" 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枪;累计建成超充站超1000座,"1公里超充出行圈"走进市民生活……在深圳,调研团一行看到了"一杯咖 啡,满电出发"的超充之城新图景,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能量涌动。 ▲调研团在莲花山超级充电站调研,对带有V2G功能的超充桩十分感兴趣。(姚纯铭 摄) (黄志伟 摄) 该超充站共有27台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6辆车充放电,其中有4台是具备最大功率600千瓦充放电能力的超充桩,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 速度充放电,也就是说,一辆家用车最快可 在10分钟内充电80%以上 。该站还是深圳首个"绿车充绿电"试点站,车主可以在这里充上 100%绿电。自开放运营6个月以来,莲花山超充站已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主的"头号选择",日均服务超过600辆车。 除了充得快、充得好 车主还能参与V2G(车网互动) 向电网反向送电 该超充站配备有22台V2G充电桩、合计36支V2G充电枪,最大放电功率可达2160千瓦。在今年3月举办的全国规模最大车 ...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在深圳,新能源汽车出行还能“赚差价”
国家能源局· 2025-05-31 02:16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网评引导活动调研团30日来到广东深圳,走访调研深圳莲花山超级充电站,这 是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 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枪;累计建成超充站超1000座,"1公里超充出行 圈"走进市民生活……在深圳,调研团一行看到了"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充之城新图景,感受 到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能量涌动。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对充电基础设 施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深圳"超充之城",南方电网用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 范站——深圳莲花山超级充电站给出答案。 首要之举是满足充电需求。位于城市中心的深圳莲花山超充站共有27台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6辆 车充放电,其中有4台是具备最大功率600千瓦充放电能力的超充桩,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速 度充放电,也就是说,一辆家用车最快可在10分钟内充电80%以上。该站还是深圳首个"绿车充绿 电"试点站,车主可以在这里充上100%绿电,真正实现"绿"动全城。 在调研团走访的一个小时里,前来充电的车主络绎不绝。自开放运营6个月以来,莲花山超充站已 成为众多新能源 ...
算力提升10倍,南方电网计量自动化系统3.0已上线运行
Xin Jing Bao· 2025-05-20 15:07
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南方电网多项科技成果现场亮相。 记者了解到,南方电网公司计量自动化系统3.0已在广东上线运行,实现全国产化、全栈云化,算力提 升10倍;计量自动化检定实现南方电网经营区内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覆盖,检定 检测能力达2800万只/年;全面实施智能电表状态评价与更换,平均每年可节省智能电表更换成本13.5 亿元。 智能电表可实现漏电告警 活动现场,南方电网公司围绕电鸿计量、电碳计量、量子计量等方面进行了科技成果展示。 "电鸿"是南方电网公司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研究发布的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通过广泛连 接源荷网储各环节,将电力基础设施拓展延伸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支撑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数据 采集融合,为计量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底座。"计量+电鸿"通过统一物联架构破解设备互联壁垒,可以 实现泛在感知、泛在测量、万物互联、数据融通。 在广州南沙,电鸿智能电表内安装的非侵入式监测APP可以实现漏电告警,能够让用户实时监测家中的 用电情况。通过算法设定,电鸿智能电表还可将设备漏电或电瓶车入户充电等情况提供给消防部门,与 相关部门联动,共同保障 ...
电力科技创新面临新挑战,业内给出这些建议
Di Yi Cai Jing· 2025-05-10 10:39
我国电力发展许多领域都已进入"无人区",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各种难题挑战。 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5月8-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举办。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在大会上表示,随着能源变革的深入推进,智能电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人工智能等数 字技术迅速发展,与电力各领域融合创新。 黄学农表示,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构建开放协 同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 年来,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推动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 对此,辛保安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抢占电力科技发展制高点;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