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动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杭州开启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
Hang Zhou Ri Bao· 2025-06-19 02:31
6月18日,2025年杭州市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专场活动在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大运河农创园拉开 帷幕,健康集市前人头攒动,市民沉浸式体验了一场融知识、文化、服务于一体,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健 康盛会。 会场外,12个主题健康集市热闹非凡。在"稚阳慈护"区,年轻妈妈王女士向AI育儿顾问"杭小育"咨 询3岁宝宝挑食问题,得到创意十足的解答;"枕簟安神"区,刘先生做完睡眠检测后,在心理咨询师指 导下找到了改善睡眠的方法;"瓦舍问健"区,市民围绕节气健康问题踊跃提问,医护人员耐心解答,药 膳师制作的改良版桂花糕,更是让"老杭州"马大伯赞不绝口。 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健康服务,当天《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科普动画集》正式 发布,接下来,这些"会说话的科普"佳作将化作随身健康顾问,"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全民健康素 养。 "近年来,杭州市锚定全民健康目标精准发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科普网络与个性化服务体系, 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46.52%,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市健康办相关负责人提到,根据清 华城市健康指数显示,目前,杭州已连续5年蝉联"引领级"称号,人均预期寿命等核心指标达到发达国 家水平。从" ...
帮孩子在真实体验中成长
幼儿园的小朋友围坐一起,熟练地点触平板电脑上的互动游戏;四五岁的孩子在家中使用父母手机刷着 短视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提醒我们:网络并非成人世界的专属,而是进入了学前儿童的成长图 景。 网络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是新奇的"魔法盒"。不可否认,线上的早教动画、益智小游戏等,能在一定程 度上激发孩子们的认知兴趣。但学前阶段的孩子,处在认知飞速发展、价值观萌芽的关键期,良莠不齐 的网络内容,难免会对其成长造成困扰。比如,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在看动画时,会遇到不明所以的复杂 广告、跳转链接。这些超出幼儿理解范畴的画面与信息,就像在搭建积木时混入了形状怪异的零件,当 孩子用纯真的眼光认识世界时,突然出现的干扰会打乱他们的认知逻辑。 电子设备使用的"度"很难把控——这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个问题,何况学前儿童。有的幼儿园为了吸引孩 子注意力,过度依赖动画教学;有的家长因为"别来烦我",放任孩子玩手机游戏。这种情况下,短时间 内孩子是安静了,但长期看,可能让孩子变得注意力难集中,对真实的绘本阅读、户外游戏兴趣降低, 沉浸在虚拟画面营造的"快刺激"里,弱化了主动探索、人际互动的能力。这与学前教育倡导的"在真实 体验中成长"背道而驰。 ...
【省文物局】陕西3项作品入围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
Shan Xi Ri Bao· 2025-06-15 00:40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得到各地文物、网信部门和相关单 位积极响应,共收到291家申报单位的340个申报项目,含5300余件作品。内容涵盖文物保护利用、考古 研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科技创新、文物交流互鉴等领域;形式包括音视 频、纪录片、融媒体活动、动漫等多种类型,其中手绘动画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动画被广泛 应用。 据悉,获推介的优秀作品将在新华社客户端"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平台"和"中国文物报微信视 频号"进行集中展播。(记者:赵茁轶) 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纪录片《文脉守护 赟续绵延》围绕陕西文物保护与传承主题,通过3分钟 短片形式,讲述文物修复师、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故事,展现他们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热爱与坚守;2024 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分众化内容设计及创新技术应用等手段,深 化公众对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的了解;《自然趣冒险》系列科普动画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向 大众普及自然知识,激发公众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6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和入围 ...
当科普动画“梦想”成真(人文茶座)
Ren Min Ri Bao· 2025-05-10 21:30
1995年播出的国产科普动画《海尔兄弟》,最近在多个视频平台上线高清重制版。观众们发现,30年前 很多"上天入地"的科幻情节早已实现。重映重温,意义远不止怀旧。那些变为现实的高能场景,让我们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发展成就。 动画中,主人公乘坐带有机械臂的深潜器寻迹马里亚纳海沟。而如今,万米深蓝不再是神技,"奋斗 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能精准操控机械手采集海底样品。曾经令人惊叹的智能机器人、无人工厂,从充 满想象力的二维平面跃入三维,在现代化生产线上实现人机共舞。 完成时的科幻镜像里,想象照进现实,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折射出我们迈向科技强国背后的精神力 量。当科学家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工程师将未来感转化为生产生活中的解决方案,创新文化的种子 在时代的培养皿里生根发芽。 主人公一行还游览了神州大地的名胜古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找到了当代表达。小雁塔的 抗震结构启发着建筑师们不断探索中低层建筑的隔震技术,悬空寺"半插飞梁为基"的营造法式在当今山 地建筑中再获新生……这些古老智慧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记忆,在文旅融 合发展的当下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