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外夜视摄像头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为民企融资搭桥梁畅渠道(财经眼·为民营经济增动力)
Ren Min Ri Bao· 2025-05-25 21:59
滴答一秒钟,能旋转360度!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里,新投产的"玄武"系 列反无人机光学雷达正在快速旋转着进行模拟测试。 "这款设备采用了多波段光学复合探测、全方位搜索、智能识别跟踪等技术,能够对无人机、飞鸟、风 筝、气球等空飘物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识别精度可达90%以上。"公司董事长刘伟说。 光学技术也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看,我们这款红外夜视摄像头能够在全黑环境下清晰成像,与AI算法 结合应用于车载辅助驾驶系统后,在夜间、雾天以及强光眩目等复杂路况下,能为驾驶员呈现明亮清晰 的路面情况。"刘伟介绍。 作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孵化的民营企业,今年是中科立德成立的第十年。"从初创期走到成长期,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快、频、急。"公司财务总监张秦猛说。 去年底,中科立德就遇到了资金的"坎儿"——3000万元贷款马上要到期,但由于客户回款周期延长,企 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浦发、兴业等多家银行了解到我们的困境后都提供了无还本续贷服务,帮助公司缓解了资金周转困 难,避免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张秦猛说。原来,去年金融监管总局优化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 将续贷对象由原来的部分小微企 ...
红外热成像:智能汽车的“全天候之眼”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15 14:32
撰 文 / 玖 零 设 计 / 张 萌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浪潮中,红外热成像技术正从高端车型的"奢侈品"逐步蜕变成 为智能化的核心标配。这项诞生于军事领域的"黑科技",凭借其独特的热辐射感知能力,正在重新 定义汽车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边界。据统计,全球汽车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20亿 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6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这一增长曲线的背后,是技术突破、市 场需求与产业生态的深度共振。 ↓红外热成像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从实验室到量产车的跨越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捕捉物体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波长8-14μm)来生成温度分 布图像。与依赖可见光的传统摄像头不同,它能在完全黑暗、强光眩光、雨雾沙尘等极端环境下保 持稳定工作。这种"被动成像"特性,使其成为智能驾驶感知层的关键补充。 早期车载红外设备普遍采用制冷型探测器,虽灵敏度高但体积庞大、成本昂贵——单只探测器曾高 达60万元。随着非制冷型探测器技术成熟,成本大幅下降至几百元。例如,高德红外研发的12μm 非制冷探测器已实现前装量产,而睿创微纳推出的6μm芯片更将分辨率提升至1920×1080,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