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羊杂汤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京打工人都在抢着去的避暑绿洲,就在这儿
3 6 Ke· 2025-07-06 23:54
△乌兰察布的草原。(图/吃卜宝 摄) 就在上周,朋友发来消息:"周末有空吗?要不要一起去自驾游?" "去哪儿?不会是……" "乌兰察布!" "我刚回来。" 生活在北京的打工人,到底还有谁没去过乌兰察布? 这座距离北京仅300多公里的内蒙古小城,已经成为了北京打工人的"周末避暑严选"。从北京出发前往乌兰察布,自驾只需四小时,乘坐高铁则不到两小 时。 当华北平原进入40℃高温,乌兰察布的夏日,必能随机诱惑一个北京人。这里年平均气温4.3℃,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8℃,被中国气象学会誉为"中国草 原避暑之都"。 刚刚好的距离,加上最舒适的温度,以及草原美景和牛羊肉美食,难怪一到夏天,北京打工人不是在乌兰察布,就是在去乌兰察布的路上。 01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 从北京市内出发,行驶在G6京藏高速。美景已经从车窗上慢慢加载出来,八达岭长城从视线里划过,蓝天白云的色彩愈发鲜明,山脉在沿途中起起伏 伏。景色越美,意味着越接近目的地乌兰察布。 △开往乌兰察布的G6高速。(图/吃卜宝 摄) 乌兰察布在蒙语中意为"红山口",它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处阴山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地图上看,乌兰察布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地 ...
早餐花样多 地道中国味(体验“中国味儿”)
受访者供图 羽笛在品尝内蒙古早餐。 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麦克在早餐店。 外国人吃得惯中国早饭吗?在西北草原上喝羊杂汤,在海南的椰风中嗦一口粉,在北京胡同里挑战豆 汁……当外国朋友体验中国早点,收获的不仅是味蕾上的奇特感受,更是对城市烟火与地方风情的沉浸 体验。 地点:内蒙古 俄罗斯籍留学生羽笛: "硬早点"中的西北味道 将刚出炉的焙子掰成小块,放进飘满红油的羊杂汤里一蘸,入口时"嚓"的一声脆响,浓郁香味直冲天灵 盖……回想起第一次品尝内蒙古早餐的场景,那种独特的口感仍然让我印象深刻。 我的中文名字叫羽笛,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在我的家 乡,大部分人的早餐都比较简单随意,不需要复杂的食材烹制,一块面包抹上一层黄油,或夹几片香 肠,再搭配一杯牛奶,饱腹即可。 刚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第二天,朋友们便约我一起吃早餐。本以为世界各地的早餐大同小异,无非就 是鸡蛋、面点和牛奶等,但当我看到满满一桌"重头菜"时,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手把肉、羊杂汤、 焙子、烧麦、奶豆腐饼、咸奶茶……大部分的餐点,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光是记住它们的名字,都要 花费不少工夫。 贾斯汀在吃早餐。 蔡肖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