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产业大脑

Search documents
数智化赋能+延链拓品 华泰股份积极练好内功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5-21 13:30
魏文光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高档新闻纸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盐化工生产基地,华泰股份整个上下游 产业链上有1.7万家供应商、2.2万家下游客户,每天还有3500辆物流车辆奔跑于全国各地。传统的生产 管理运营模式,难以高效管理这样复杂的体系。 而造纸"产业大脑"建构了五个大模型,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物流、财务的全流程。"项目 的建设初衷就是让'数据多跑路,人机少跑腿',构建造纸行业数智化商业新模式。"魏文光说,后续五 个大模型实现联动后,会进一步助力公司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在生产环节,造纸"产业大脑"通过预测最优工艺条件,既能降低对人工经验的依赖,又可实现生产工艺 参数的快速精准调整,如此就可以灵活定制生产方案,助力柔性化生产。 5月20日下午,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股份(600308)")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 公司董事长李晓亮、副董事长魏文光、总经理魏立军等高管以及三位独立董事与到场公司股东进行了长 达4个小时的交流。 2022年以来,国内造纸行业和基础化工行业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一直未能走出"凛冬",这也让"造纸+化 工"双主业发展的华泰股份,面临着业绩下滑、行业竞争 ...
油城“数”变|东营:AI为油井开“透视眼”
Xin Hua Wang· 2025-05-03 01:45
"这哪是造纸机,分明是装了加速器的打印机!"近日,在东营广饶的华泰集团8#纸机控制室内,在公 司工作了20余年的车间主任任新峰盯着大屏上跳动的数字发出感叹。他身后的纸机正以近2000米/分钟 的速度吞吐着雪白的纸卷,每60秒抄造出的纸张规模有3个足球场大小。而指挥这场"纸业F1方程 式"的,是刚上线运营的造纸"产业大脑"。 "此前,造纸厂最头疼的事就是数据像散落的拼图、智能设备各干各的活。"华泰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黄鹏 说,过去生产统计员需要抱着纸质单据满厂跑,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就像两个说着不同方言的人,产业 链信息也经常"断片"。 加快转型升级、融入数字经济为经营提质增效,成为当地企业的共识。去年7月,在东营数字经济攻坚 突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政策措施推动下,华泰集团正式启动造纸"产业大脑"项目建设。经过近10个 月的攻坚,该项目于日前顺利上线运营。 "以前巡检要带手电筒、记录本,现在利用AR数字车间的数字孪生系统,每台设备的运行数据都能看得 清清楚楚。"黄鹏介绍,将生产、管理数据以AR标签嵌入现场视频,实现"生产管理一张图"。"过去调 参数主要靠老师傅的经验,现在用的都是智能制造大模型推算出来的最优值。" ...
华泰股份造纸“产业大脑”上线运营 去年已实现产业链采购降本10%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4-11 14:58
"通过造纸生产质量预测模型的开发及应用,华泰股份(600308)实现了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其中产能 提升8.57%、生产合格率提升9.7%,质量预测误差降低了66%。"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徐峻介 绍。 4月11日,华泰股份造纸产业大脑项目顺利上线运营,并发布"工业数据标准体系框架V1.0",同步举行 造纸行业数字经济总部基地启动,此外,华泰股份造纸(新闻纸)产业大脑AI能力中心、AR数字车间 也同步投用。据悉,华泰股份是山东省造纸行业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单位,去年7月以来,通过产业 大脑建设,华泰股份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管理服务一体化业 务,实现"数据多跑路,人机少跑腿"。 "经历长期发展,目前造纸生产效率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自动化水平高,单线产能可超过100万吨,对 于这么大的生产产能来说,对质量的把控是非常关键的。"徐峻介绍,以华泰股份的12号机为例,这是 一台世界上最大的新闻纸机,年产能45万吨,产线车速2000米每分钟,相当于120公里/小时。"这样一 台纸机,给它配置上了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也产生了庞大的数据量。其关键生产参数有165项,质量 控制指标有2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