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陪诊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陪人看病 替人取药 帮人问诊 陪诊行业如何更“职业”
He Nan Ri Bao· 2025-07-07 23:30
"最近我要去医院做一项检查,其中包含麻醉步骤,需要有人陪同,但老伴已去世,孩子在外地工作抽不出 身。"近日,63岁的郑州市民李云(化名)向记者反映,虽然她在网上搜索到不少"陪诊师",但感觉就像开盲 盒,不知道哪个可靠,担心陪诊费会白花……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等群体就医不便的情况时有发生,陪诊师行业也随之悄然兴起, 从业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他们熟练地穿梭在医院各个科室之间,扮演着"导游""跑腿"乃至"临时家属"的角 色。但在网上,也不乏关于这一行业是"暴富职业""谁都能干"等猜测和传言。作为就医服务新业态,陪诊师 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个陪诊师的日常 7月3日早上,还不到6点,陪诊师黄潇潇就已赶到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替一位患者排队签到;8点,她在该 医院某诊室让一位徐州的"宝妈"与医生通上了视频电话,进行远程问诊;8点30分,她帮一位患者约上了甲状 腺B超检查;9点10分,她赶到省肿瘤医院为一位患者拿药;9点40分,她到省人民医院分别为两位患者办理 退费、开药手续;临近中午,她又返回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为一位患者取到核磁共振分子影像并邮寄出 去。忙完这一切,还没顾上 ...
培训、就业都包了,新兴岗位还不少,光谷“就业超市”专帮居民找工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30 00:51
Group 1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s into new job roles such as companion nurses and bathing assistants through skill training programs offered by employment supermarkets [1][4][5] - The training programs are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skills gap in emerging job markets, providing practical skills that meet the demands of employers [5][9] -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 more than a hundred residents have achieved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through these training initiatives [1][5] Group 2 - The employment supermarkets offer a variety of courses, including data labeling, baking, and traditional craft training, which have seen high enrollment rates [5][6] - Companies are collaborating with employment supermarkets to conduct targeted training sessions, effectivel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kill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needs [5][9] - The "training plus employment" model is proving to be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both job seekers and companies facing labor shortages [5][9]
破解陪诊师身份之困
Jing Ji Ri Bao· 2025-06-27 00:19
长远来看,陪诊师行业的规范化是关键一环。政府可强化兜底保障,将陪诊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 清单,通过补贴撬动低收入群体需求;企业可借科技降本增效,用"科技赋能+人文关怀"来突破服务规 模化瓶颈。通过规范发展,让陪诊师获得体面收入与职业尊严,更好服务老年群体。(本文来源:经济 日报 作者:卢杨静) 然而,陪诊师的职业化进程仍面临一系列困境。当前,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尚未收录陪诊师,这一行 业还存在监管标准缺位、身份悬置等问题。一方面,部分机构以陪诊之名行"高级黄牛"之实,扰乱医疗 秩序;另一方面,由于劳动权益保障不足、职业晋升通道缺乏等,陪诊师行业出现人才结构失衡——从 业者以45岁以上转岗人员为主。此外,虽然陪诊的定价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老年人自主消费意愿薄弱, 市场需求集中在低价区间,难以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破解困局,短期要务是推动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将陪诊师纳入职业体系,建立全国性服务规范。中 长期来看,可以从人才培养、职业保障、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发力。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借鉴"微专业"培 养模式,在职业院校开设老年陪护课程,与医院共建实训基地;职业保障方面,可以通过开发专属陪诊 师保险险种、推广补贴政策等方式,增强 ...
“临时家人”要以规范获认可
Jing Ji Ri Bao· 2025-05-31 22:04
近年来陪诊师行业快速发展,但"黄牛"、医托等不良现象对行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 解到,一些打着陪诊师旗号的"黄牛"往往通过挂号的差价来挣钱,并不会为患者做专业的就医规划和服 务。部分医托甚至将患者骗到正规医院之外的诊所就医。为此,一些医院对陪诊师持有保留态度。 近年来,各类新职业不断涌现,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职业"上新"为劳动者带来新机遇,也为社会 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报即日起推出"新职业新动能"系列报道,关注新职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身为成都人,论起对当地哪里最熟悉,郭太英说:"一周7天,我有6天都陪着病人和家属在成都大大小 小的医院之间奔波,对每家医院的看病流程了如指掌。" 郭太英从事着一份当下很新鲜的职业——陪诊师。2022年,从一家电脑批发销售公司辞职后,她看到家 附近的华西医院门口,常有一些异地就医的老人因为不会用机器挂号、缴费、取药而犯愁,就试着干起 了个体陪诊师。两年半以来,郭太英已经为近2000人次提供了陪诊服务。今年3月,郭太英参加了成都 成华区"陪诊师"品牌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专业陪诊服务知识,她和26名陪诊师取得了成都市人社局、 市卫健委等单位颁发的全国首批陪诊服务专 ...
陪诊服务行业有了新团标,助推行业标准化发展
Xin Jing Bao· 2025-05-23 01:22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表示,《报告》的发布为行业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市场分析和趋势前 瞻,为制定《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规范》作为陪诊服务行业团体标准,将积极推 动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陪诊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5月22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简称"中福协") 等联合发布《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简称《报告》)、《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两 项重要课题成果,积极助推我国陪诊服务加速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报告》显示,45.3%的社区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陪诊服务",51.2%"听说过但从未使用",仅有 3.51%有过使用经历,其中一半为企业或社区赠送服务。尽管对陪诊服务的知晓度低,但居民对陪诊服 务的潜在需求较为显著。在医院患者中,同样存在对陪诊服务认知度低的问题,仅有4.68%的受访患者 有使用经历。 不论是居民受访者还是医院患者,均有超七成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陪诊人员。尽管陪 诊服务受到一定认可,但受访者也指出当前的陪诊服务存在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乱收费和服务不透明、 专业性不足、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 ...
下一个黄金职业:有人月赚10万,缺口还很大
3 6 Ke· 2025-05-09 01:19
陪诊,一个新兴的职业, 近年来,需求量井喷。 这项看似貌不惊人的服务, 背后藏着老龄化、都市独居、 丧偶式育儿等多种困境。老人、异地就医者、 宝妈、产妇, 难以独自应对复杂的看病流程, 需要陪诊员陪伴。 独居的都市白领, 若要做胃镜、小手术, 需要他们充当"临时家人"。 还有不想被人发现的抑郁症患 者, 则需要他们,帮忙问诊、买药。 陪诊员牛森森推着病人去医院做化疗 与此同时,陪诊的争议一直存在。 他们和黄牛、药代有什么区别? 如何甄别他们提供的医疗信息的准确性? 我们联系上多个城市的一线陪诊员, "这一 行不光是跑腿这么简单, 这也不只是一个生意, 很多家属都不及我们用心。" 陪诊业务,需求量暴增 在成都做陪诊的周娜,明显感觉到人手吃紧。 "以往都是病人通知我哪一天的号,我就哪一天去服务,现在反过来了,问我哪一天能塞一趟陪诊,再按照我的时间去挂号。" 周娜(左)和同事正在陪诊 相似的情况发生在各个大城市。 在昆明,打给李亮的咨询服务电话就没断过,他和3个同事一个月完成了200多单。 在上海,1月中旬牛森森最疯狂的一天,接了8单,跑了4家医院,从呼吸科到肿瘤外科再到精神科。要知道,一天跑4单,就足以让同行大呼 ...
现在有一种新职业:叫陪伴
3 6 Ke· 2025-04-28 07:58
"陪伴经济"的爆火并非偶然,背后是社会需求的深刻变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孤独经济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陪伴服务市场规模突破372亿元。国金证券预测,中国的陪伴经济的市场将达到500亿元规模。 陪伴式职业到底怎么样?能否作为长期工作去做?我们找到了2位从业者,试图通过TA们的故事找到答案。 陪游:边玩,边赚点生活费没问题 疫情期间那段时间,晓悠在家憋的太久,好不容易熬到解封,她就约上了一帮朋友去周边玩,一开始在一些小景区的山里溜达,后来发现很有意思,开始 去往更远的地方...... "这工作比坐办公室自由,有种为自己而活的感觉。"晓悠说道。 近些年,陪伴式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些年轻人尝试脱离社会既定的"轨道",选择出售的闲暇时间及专业知识,为陌生人提供点对点或是点对面的陪伴服务,陪爬山、陪逛街、陪诊、陪游、 陪拍照等等。 晓悠在做陪游前,在北京的一家媒体做短视频运营的工作。 她也是偶然的机会,进入了陪伴式服务这行。 不知不觉,她爱上了徒步、爬山这种自由的感觉,后来辞去了工作。 "之前我上班时单程通勤1个小时40分钟,累死累活的一个月下来,发现挣得那点钱还是不够花,重要的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