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6系列圆柱形电池
icon
Search documents
LG Energy Solution 2025Q1 营收同比增加 2.2%至 6.27 万亿韩元,净利润同比增加 7.08%至 2270 亿韩元
HUAXI Securities· 2025-05-01 15:23
[Table_Date] 2025 年 5 月 1 日 [Table_Title] LG Energy Solution 2025Q1 营收同比增加 2.2%至 6.27 万亿韩元,净利润同比增加 7.08%至 2270 亿 韩元 [Table_Title2]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 [Table_Summary] 季报重点内容: ►2025Q1 财务业绩情况 2025Q1,公司营收为 6.27 万亿韩元(340.2 亿元人民 币),环比减少 2.9%,同比增加 2.2%。 2025Q1,公司营业利润为 3750 亿韩元(20.25 亿元人民 币),上一季度为亏损 2260 亿韩元,同比增加 138.85%。营 业利润包括 4580 亿韩元(24.73 亿元人民币)的 IRA 税收抵 免金额,扣除掉 IRA 税收抵免的话,2025Q1 公司营业利润为- 830 亿韩元,上一季度为亏损 6030 亿韩元,去年同期为亏损 320 亿韩元。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 2025Q1,公司净利润为 2270 亿韩元,上一季度为亏损 4110 亿韩元,同比增加 7.08%。 2025Q1 末,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
韩国电池巨头斩获近100GWh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3-20 10:15
韩系电池巨头SK On拿下首个日本车企客户! 行业认为,SK On与日产汽车的合作,再一次验证了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镍等多元电池的高需 求。即使磷酸铁锂电池向欧美电动汽车市场蔓延,但高端市场对长续航电池的需求会一直存 在。 众所周知,北美市场一直是韩系电池厂布局的主要战场,截至目前,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均落地了电池产能。 3月19日消息,SK On宣布与日产汽车签署了一份电池供应合同。协议为期6年,即2028-2033 年期间, SK On将向日产供应总量达99.4GWh的电池。 若以每辆车电池容量为50KWh计算,这一数量大致可满足约2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 据悉, SK On将为日产汽车供应的电池为高性能高镍软包电池 ,计划在北美地区生产,将用 于日产四款下一代电动汽车,这些车型也将在日产汽车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坎顿的工厂生产, 主要面向北美市场。 其中,仅SK On在美国就布局了2家自建工厂和4家合资工厂。2家自建工厂位于美国佐治亚 州,产能超22GWh;3家与福特汽车合资,其中两家在肯塔基州,另一家在田纳西州,合计产 能达到129GWh;1家与现代合资,同样位于佐治亚州,规划产能35G ...
140亿锂电超级大单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3-11 09:50
其二,与SK On签订1.7万吨采购协议。 3月3日,当升科技公告显示,其与SK On于2月28日在江苏常州签订了相关协议,SK On预计在 2025年至2027年向当升科技采购1.7万吨高镍及中镍等多型号锂电正极材料。 同时双方就2026年-2028年非约束性额外供销11万吨左右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合作事宜将进行后 续协商与确定。合计来看, 2025-2028年,当升科技或将为SK On提供近13万吨锂电正极材料 产品。 锂电行业再现百亿级订单!2025年3月,当升科技凭借一己之力改写三元材料"颓势",一月内 拿下两大国际订单。 其一,与LG新能源签订约140亿元供货协议。 3月10日晚,当升科技宣布,公司与旗下公司与LG新能源在韩国签署供货协议,将于2025- 2027年向LG新能源供应中镍高电压、高镍等多种型号正极材料约11万吨。 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估算, 协议总金额预计达到人民币140亿元。 公告显示,LG新能源是当升科技的长期合作伙伴,2022年至2024年1-9月,公司对LG新能源及 其关联方的销售产品金额分别为人民币67672.04万元、125061.39 万元、97154.31万元,呈现 上涨趋势, ...
LG新能源加码46系圆柱电池
起点锂电· 2025-03-10 10:16
海内外电动工具、两轮车、户储等市场的爆发,带动圆柱电池持续升温。其中,备受瞩目的46系大圆柱电池被视为锂电产业链的重构者,是电 池企业争先布局量产的产品之一。 无独中国企业,一直专注于圆柱电池的日韩电池企业也开始深入布局大圆柱电池领域。 LG新能源中国公众号平台发布,3月5日韩国2025年国际电池展在首尔开幕举办,公司现场展示了其最新的电池解决方案——新一代46系列圆 柱形电池。 不同于日韩企业的连续难产,国内的46系电池量产进度更快,其中亿纬锂能等企业已经装车。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工艺存在较大区别,比 如LG新能源4680电池主要采用干法工艺,与特斯拉一致,这也是LG新能源多次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法电极工艺,被业内认为有望颠覆传统的电池生产模式。在传统工艺中,电池制造通常采用湿法,涉及将活性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浆 料,再涂覆于金属箔上形成电极,并需在高温烘箱中干燥。然而,干法电极工艺则完全摒弃了这一繁琐步骤,直接使用固体粉末来制备电极, 无需溶剂和干燥过程,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时间,并减少了制造所需的空间。据LG新能源估计,采用干法电极工艺可以降低电池 制造成本高达17%至30%。 据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