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BC芯片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7:02
来源:芝能汽车 根据日经报道,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全面加速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进程,目标在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这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自觉的叠加效应,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车企试图打破"卡脖子"困境的系统性努力。这件事情对于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是很大 的。 车载芯片是现代汽车"软硬融合"架构的核心支撑。一个整车通常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从系统架构看,芯片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主控类(如MCU、SoC)、通信类(如CAN/LIN/以太网收发器)、功率类(如IGBT驱动、功率管理)、传感器 类(如毫米波雷达前端、摄像头ISP)及功能安全类芯片(如TPM、安全认证模块)。 国产车规芯片的系统角色 与当前替代技术路径 中国芯片厂商在上述几大类芯片中的起步阶段各不相同。当前取得突破的主要集中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 | | | | | 芝能智芯 | | --- | --- | --- | --- | --- | | | | 汽车芯片分类 | | | | 芯片类别 | 定义 | 产品特征 | 应用领域 | 示例 | | 类芯片 (高成熟 度) | 已在整车量产的 成熟芯片 | 成熟制程中低性 ...
广东“强芯”进行时: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提速崛起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然而,尽管拥有芯片广泛的终端市场,长期缺少芯片制造工厂,晶圆供需极不平衡却一直是广东的短 板。 时间拨回至2020年,当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 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外发布,提出优化发展设计业、重点发展制造业、积极发展封测、设备及材料, 完善整体产业链条。同年9月,第23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首次在广东举行。现场,来自集成电路设 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及材料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代表、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以及国 家大基金和投资机构代表800余位齐聚广东,为广东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建言献策。 "这是广东第一次聚焦制造领域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大家蜂拥报名,当时现场座位都不够 坐,业内实在是好奇广东对发展半导体的定位是什么?以及如何与上海、北京等地错位发展?广东是能 快速消费芯片的地方,是不是也适合做半导体这样需要长周期投资的产业?"一名曾参加上述峰会的业 内人士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广东作为我国开放前沿,率先拥抱全球化,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在芯片这一技术资金密集型领域,过 去易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在当下也更易受到"小院高墙" ...
打造高价值增长新“引擎” 美芯晟积极布局光传感器和机器人领域
在光学传感器方面,公司布局了接近传感、环境光传感、环境光与接近传感、闪烁光传感、光学追踪传 感及激光测距(DToF)产品等齐全的光学产品系列,其中,光学追踪传感器成功导入多家知名智能手表品 牌供应链,并在AR/VR/MR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开展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激光测距(DToF)芯片在扫地 机器人市场实现规模化交付;接近传感器产品已进入全球领先TWS耳机品牌的供应链。光学传感器业 务营收同比实现跨越式增长,将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兴引擎。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在光学感知层面,开发的高精度DToF传感器,可实现障碍物检测,赋能机器人对 外界环境的高效识别。同时将布局光学编码器研发,以解决多电机协同控制中的精密位置检测需求。在 智能化升级方面,公司将拓展AI传感器,可支持机器人实时构建3D环境模型,显著提升避障响应速 度。此外,公司的CAN SBC芯片可在机器人中集成电源管理、通信与监控功能,正在研发的CAN PHY 芯片可在机器人中承担物理层信号转换及抗干扰功能。公司表示,未来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机器人领 域,推动机器人向智能化、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应用于生产线、家庭护理等多个场景。(燕云) 美芯晟(68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