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bTech(688056)
icon
Search documents
莱伯泰科(688056) -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2025-07-31 09:31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披露暂 缓与豁免行为,督促公司依法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 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以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 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 简称"《公司章程》")、《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 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按照《上市规则》《规范运作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办理信息披露暂缓、豁免业务的,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披露的信息存在《上市规则》《规范运作指引》及上 海证券交易所其他相关业务规则中规定的可暂缓、豁免信息披露的情形的,无须向上海 证券交易所申请,由信息披露义务人自行审 ...
莱伯泰科(688056) -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25-07-31 09:31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他 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切 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 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信息披露是指对公司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将可能产生重大 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规定的媒体,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 公众公布,并将公告和相关备查文件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适用于公司及公司董事、高级 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重大交易有关各方等 自然人、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破产管理人及其成员,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 规定的其他承担信息披露 ...
莱伯泰科(688056)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7-31 09:30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召 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 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保证正常经营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 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 35,000.00 万元(含本数)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 理,用于购买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短期(不超过 12 个月)的理财产品, 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收益凭 证等理财产品,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在前述额度及期 限范围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授权额度和期限内行使 投资决策权及签署相关法律文件等,具体事项由公司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 一、本次使用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投资目的 在确保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正常经营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公司及控股子 ...
莱伯泰科(688056) - 关于聘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7-31 09:30
证券代码:688056 证券简称:莱伯泰科 公告编号:2025-02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 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 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王璐瑶女士担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协助董事会秘书开展活 动,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事务代表王璐瑶女士已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董事会秘书资格证 书,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及相关素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 件的规定。王璐瑶女士的个人简历详见附件。 关于聘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联系方式如下: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8 月 1 日 附件: 王璐瑶:女,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0 年 8 月出生,硕士学历。 2013 年 7 月 ...
莱伯泰科(688056) -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
2025-07-31 09:30
第三条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包含任期届满未连任、主动辞职、被解除职 务以及其他导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离职等情形。 第四条 董事可以在任期届满之前提出辞职,董事辞职应当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 报告。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离职程 序,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 法规及《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董事(含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任期届满、辞职、 被解除职务或其他原因离职的情形。 第二章 离职情形及程序 董事辞职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但发生下列情形的,董事辞职报告自下任 董事填补因此辞职产生的空缺后方能生效,原董事仍应当依照 ...
莱伯泰科(688056)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7-31 09:30
证券代码:688056 证券简称:莱伯泰科 公告编号:2025-026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召 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 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确保募集资金安 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 13,000.00 万元(含本数)的暂时闲置募集 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包括 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收益凭证等), 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在前述额度及期限范围内,资金 可以循环滚动使用。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授权额度和期限内行使投资决策权及签 署相关法律文件等,具体事项由公司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于 2020 年 8 月 4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 复》(证监许可[2020]1657 号),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700 万 股,每股发行价格为 ...
莱伯泰科(688056)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31 09:30
证券代码:688056 证券简称:莱伯泰科 公告编号:2025-029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 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7 月 25 日以书面形式发出,并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在公司会 议室以现场与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应出席董事 7 人,实际出席董事 7 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董事长胡克先生召集并主持。会议的召开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和《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的规定,合法有效。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董事认真审议,会议形成了如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经审议,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在保证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确保募 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 13,000.00 万元(含本数)的暂时 闲置 ...
莱伯泰科(688056.SH)拟使用额度不超3.5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Ge Long Hui A P P· 2025-07-31 09:20
格隆汇7月31日丨莱伯泰科(688056.SH)公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计划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5,000.00万 元(含本数)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在上述额度和期限范围内,资金可循 环滚动使用。 ...
从海关设备更新看ICP-MS市场格局:进口品牌领跑,国产替代信号强烈!
仪器信息网· 2025-07-11 06:31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curement trends and market dynamics of ICP-M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nstruments, highlighting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both imported and domestic brands in the customs sector of China [3][4][6]. Group 1: Market Overview - The ICP-MS instruments are experiencing a new wave of procure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customs sector, driven by the need for enhanced detection capabilities for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3][4]. - From November 2024 to the present, there have been 44 procurement announcements for ICP-MS, totaling 45 units with a combined bid amount exceeding 56.35 million yuan [3][4]. Group 2: Regional Distribution - The East China region shows the highest demand for ICP-MS, with 25 units procured, accounting for 56% of total purchases. Key provinces include Shandong, Jiangsu, and Fujian [4]. - The South China region follows with 7 units (16%), while the Northwest region accounts for 5 units (11%) [4]. Group 3: Brand Performance - The procurement data includes 6 brands of ICP-MS, with both imported and domestic brands having equal representation. The leading imported brands are Agilent, PerkinElmer, and Thermo Fisher, while the domestic brands include Puyutech, Labtech, and Hengsheng [6][10]. - Agilent leads the market with a 48% share, followed by PerkinElmer at 26%, and Thermo Fisher at 12%. Domestic brands are also gaining traction, indicating a trend towards domestic substitution [10][13]. Group 4: Popular Models - The most popular models during the procurement period include Agilent's 7850, PerkinElmer's NexION 1100G, and Thermo Fisher's iCAP RQ Plus among imported brands. For domestic brands, Puyutech's SUPEC 7000, Labtech's LabMS 3000, and Hengsheng's iQuad 2300 are notable [14][15].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7-11 02:43
Industry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n "Outperform" rating for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dustry,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rating [1]. Core Insights -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market in China surpassed 220 billion yuan in 2023, with a growth rate exceeding 12%. The market is dominated by high-end foreign brands,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ush for domestic alternatives driven by government policies [2][12]. - The domestic market for mass spectrometers reached 16.712 billion yuan in 2023, with foreign companies holding over 90% of the global market share. The import rate for mass spectrometers has decreased from 89% in 2018 to 81% in 2023, indicating a gradual shift towards domestic production [3][41]. -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market is projected to exceed 40 billion yuan in 2024, with a notable focus on mid-to-high-end products. The market for oscilloscopes is expected to reach 650 million USD by 2025 [4]. Summary by Sections 1.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dustry -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end foreign brands dominating the market, while domestic brands struggle to gain market share. Th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to promote domestic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24]. 2. Scientific Analysis Instruments - The market for scientific analysis instruments is vast, with mass spectrometers and chromatographs showing low domestic production rates. The mass spectrometer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significantly, with a focus on high-resolution and triple quadrupole models as key areas for domestic manufacturers to target [25][50]. 3.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market is rapidly expanding, with a projected market size of 16.307 billion USD globally by 2024. The domestic market is expected to exceed 40 billion yuan,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high-end products still being imported [4][6]. 4. Policy Guidance - Recent government policies have aimed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cluding tax exemptions for imported instruments used i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hich will lower costs f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