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HYTEC(688339)

Search documents
亿华通(02402)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14: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402)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而作出。 茲 載 列 北 京 億 華 通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本公司 」)於 上 海 證 券 交 易 所 網 站 (www.sse.com.cn)所刊發的公告,僅供參考。 承董事會命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國強 中國,北京 2025年8月28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本 公 司 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執 行 董 事 張 國 強 先 生、宋 海 英 女 士 及 戴東哲女士;非執行董事宋峰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紀雪洪先生、陳素權先生及 李志杰先生;及職工代表董事張紅黎女士。 证券代码:688339 证券简称:亿华通 公告编号:2025-043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情况的专项报告 ...
亿华通(02402)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14:2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402)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而作出。 茲 載 列 北 京 億 華 通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本公司 」)於 上 海 證 券 交 易 所 網 站 (www.sse.com.cn)所刊發的公告,僅供參考。 承董事會命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國強 中國,北京 2025年8月28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本 公 司 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執 行 董 事 張 國 強 先 生、宋 海 英 女 士 及 戴東哲女士;非執行董事宋峰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紀雪洪先生、陳素權先生及 李志杰先生;及職工代表董事張紅黎女士。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39 公司简称:亿华通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1 / 1 ...
亿华通(0240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4:2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402) 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 中期業績公告 業績摘要 – 3 – • 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7,192.93萬 元,同 比 減 少53.25%。 • 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 幣16,342.78 萬 元,上 年 同 期 歸 屬 於 上 市 公 司 股 東 的 淨 虧 損 為 人 民 幣 14,148.93萬元。 • 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71元,上 年 同 期 每 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61元。 2025年6月30日合併資產負債表 (除特別註明外,金額單位為人民幣元) | | | 2025年 | 2024年 | | --- | --- | --- | --- | | 項 目 | 附 註 | 6月30日 | 12月31日 ...
亿华通(6883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09:35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39 公司简称:亿华通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1 / 198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1.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342.78 万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 2,193.85 万元。本期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1)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行业规模同比缩减;(2) 基于当前流动资金状况考量,公司采取了审慎的营销扩张策略,导致报告期间产品销售量减少。 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力图介入上游氢源环节实现从燃料电池系统到 氢气供应的产业链协同运作,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未 达预期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如公司不能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并扩大销 售至公司扭亏的规模经济水平,亏损态势可能延续。 2.经营性现金 ...
亿华通(688339) - 亿华通 关于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8 09:33
公司自 2012 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主要产品及服 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 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批量生 产。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 题,与国内主流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 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已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 及唐山等地上线运营。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统计,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国共发布 1235 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 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 170 款。 2025 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产业 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力度,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期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 二、 深耕科技前沿,缔造卓越产品 作为上市科技公司,产品研发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提升研 发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
亿华通(688339) - 亿华通 关于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8 09:33
证券代码:688339 证券简称:亿华通 公告编号:2025-043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 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 《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及使用管理制度》等规定,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或"亿华通")董事会编制了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 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具体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2020 年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0 年 7 月 13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亿 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447 号)核准,公司获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A 股)股票 1,763.05 万 股,每股面值 1 元,每股发行价人民币 76.65 元。募集资金总额 1, ...
亿华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亏损扩大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28 09:25
亿华通8月28日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股。 ...
亿华通-U股价下跌3.30%,氢能源概念受关注
Jin Rong Jie· 2025-08-27 16:44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截至2025年8月27日15时,亿华通-U股价报23.7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1元,跌幅3.30%。当日开盘 价为24.54元,最高触及24.58元,最低下探至23.68元,成交量为45179手,成交额1.09亿元。 亿华通-U属于电池、氢能源、新能源车等板块,是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制造的企业。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27.89万元,近五日累计净流出3396.86万元。 ...
中国燃电技术加速出海:亿华通助力国产重卡进军澳洲,未势能源船用系统落地巴西
势银能链· 2025-08-27 12:3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advancements in the fuel cell sector, showcasing the successful entry of Chinese companies into global markets,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achievements of Yihua Tong in Australia and Weishi Energy in Brazil [3][5]. Group 1: Yihua Tong's Breakthrough in Australia - Yihua Tong has successfully exported its 240kW hydrogen fuel cell engine (G20+) to Australia,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for Chinese hydrogen energy heavy trucks [3]. - The hydrogen fuel cell heavy trucks have a maximum range of 500 kilometers and demonstrate industry-leading hydrogen consumption levels, meeting or exceeding local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durability, and overall system safety [3]. Group 2: Weishi Energy's Delivery in Brazil - Weishi Energy has delivered the first domestically produced mobile hydrogen power generation unit for maritime use to Brazil,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Haida Qingneng for NAUTICA [5]. - This mobile hydrogen power generation unit is designed for a 36-meter research vessel and incorporates advanced hydrogen fuel cell technology, modular hydroge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specialized hydrogen safety technology for ships [5].
销量不足万辆,氢燃料电池企业集体自救
Hu Xiu· 2025-08-26 05:28
Core Viewpoint - The fuel cell vehicle market in China is struggling with low sales and high competition, leading to significant financial losses for many companies in the sector [2][4][8]. Industry Overview - In 2024, the sales of fuel cell vehicles in China were only 7,075 units, far below the millions of electric vehicles sold annually, indicating a weak market demand [2][18]. - By mid-2025, the total number of fuel cell vehicles in China reached 30,212, but this still fell short of the target of 50,000 set by the national hydrogen energy development plan [3][18]. - The market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number of suppliers (96 in 2024), but over 80% of them sold fewer than 100 units, leading to intense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rain across the industry [7][8]. Financial Performance - Leading companies like Yihuatong and Reshape Energy reported significant revenue declines and increased losses in 2024, with Yihuatong's revenue dropping by 54.21% and net profit falling by 87.68% [10][12]. - Reshape Energy's revenue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was approximately 107 million RMB, a decrease of about 9.9%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in 2024, with a negative gross profit indicating unsustainable operations [14][18]. Market Dynamics - The fuel cell vehicle market is highly fragmented, with sales concentrated in a few cities and lacking large-scale, stable orders, which hamper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ost reduction [19][20]. - The industry faces a "chicken or egg" dilemma, where the lack of hydrogen refueling infrastructure (only about 500 stations by the end of 2024) limits vehicle sales, while low sales further discourag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23][24]. Policy and Future Outlook - 2025 marks the end of the current fuel cell vehicle subsidy policies,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government-driven incentives to market-driven growth, which introduces uncertainty for companies reliant on subsidies [15][32]. - Companies are urged to innovate and diversify their business models, moving beyond just vehicle sales to include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broader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sectors [35][36][37]. Strategic Responses - Leading firms are exploring vertical integration by acquiring upstream hydrogen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and expanding into non-automotive applications to mitigat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automotive market [36][40]. - The shift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hydrogen energy solution provider model is seen as a necessary strategy for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and growth in the industry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