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

Search documents
传统也是时尚,技艺当随时代(新语)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10
传统首饰在不同语境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形制亦随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断改变。传统的就是当代 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首饰都是时尚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首饰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变化,传统工艺 的发展,就在这样一个不断淘汰、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前行。 早期首饰是锤鍱工艺成型的简单的黄金片状物,随着中原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多种制作技艺:錾 花、花丝、炸珠、点翠、镶嵌、珐琅等,不同时期各有偏重。例如,錾花工艺是将金银片固定在胶板 上,使用各种形状和型号的金属錾子,通过正反面的不断刻压走錾、起鼓、打凹,錾刻出平面或浮雕造 型。这些造型大多为人们喜闻乐见,蕴含着中国人美好的期冀。以发钗为例,唐代发钗上的菊花、牡 丹,充满自然的生机勃勃;宋代发钗上的满池娇,刻画出荷塘小景下的鸳鸯戏水,透出内敛的清新与人 文气息;明清发钗上的松竹梅菊,包含着中国人至高的精神追求、道德情操和哲学思想。 花丝和炸珠工艺在汉代格外流行。炸珠,也称微粒、粟粒,传统做法是用大盆盛装凉水,水中半露一块 石头,将黄金熔化后猛泼到石头上,金水喷溅、急冷入水,形成大小不一的金珠,再用筛子筛出不同尺 寸的珠子。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天禄辟邪就是在立体金片上,黄金掐丝 ...
收官犹见千重锦 展望更期万里春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11 02:39
近日,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圆满收官。本届博览会以匠心为笔、创新为墨,绘就了一幅传统与时代辉映的壮 阔画卷。全国各展团携地域瑰宝齐聚一堂,非遗绝技与当代设计碰撞生辉,交易额与观展量均创新高,既彰显了中华工艺 的深厚底蕴,更见证了工美行业在守正创新中的勃勃生机。 博览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地方展团负责人,对本届参展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对下届盛会进行展望。盛会虽落幕, 征程正启航。从数字化传承到国际IP打造,从年轻匠人培养到生活美学升级,博览会留下的思考与机遇持续发酵。站在文 化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中国工艺美术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让千年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绽放新的光华。 温州三载凝深度 来年博览展新姿 图为温州搭建的特色展馆。 □ 本报记者 解 磊 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这场汇聚了全国工艺美术顶尖技艺的盛会上,温州工美以创建三年成果展为核心,集中展示 了涵盖雕塑、漆器、抽纱刺绣、陶瓷玻璃、编织等十大门类近300件极富温州地域特色、兼具传统匠心与时代审美的工艺美 术精品。从展览到市场,从奖杯到口碑,温州以全新的姿态书写了"传统更活,新韵更浓"的文化新篇章。 六大主题 构建沉浸体验空间 "中国工艺美术 ...
“中国劳力士”,顶着金价波动上港股?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0 1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铅笔道 ,作者祝枝杉 铅笔道 . 最近10年,获得融资最多的科技媒体之一,关注科技主流趋势。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Pencil never lies"的内容理念,真实报道创新企业15000家,内容单周最高影响1600万人群。 作者 | 祝枝杉 来源 | 铅笔道 导语:有媒体认为,西普尼走"传统工艺 + 智能制造 + 文化 IP"复合模式,恰好契合港股市场对 "新消费 + 硬科技" 的双重偏好。 古惑仔电影里,一块 "金劳"不仅是话事人的象征,也是危难时刻安身的保障。不知多少 80 后在看电影时,希望长大后也能拥有一块金表。 6 月 3 日,中国最大的金表品牌 西普尼 ( 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港交所递 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西普尼 创办于 2013 年,是国内头部贵金属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及品牌方,总部位于中国最 大珠宝产业集散地——深圳水贝。 西普尼 旗下有 HIPINE ( 西普尼 )和金熊两大品牌。也 有人把 西普尼 叫做 "国产劳力士"。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 2023 年,西普尼是中国最大的金表品牌(就销量计算),同时也是 中国最大的足金手表品牌(以 GMV ...
3米多长巨幅贺幛修复完成 这项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成功还原
Yang Shi Xin Wen· 2025-06-06 06:45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获悉,体量较大的纺织品文物"丝绣郭子仪拜寿贺幛",经过四年精心努力,已于近期修复完成。 修复过程中,不仅恢复了文物原貌,文保专家还成功还原出一项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王丹:它是缎面的幛子,蚕丝线很细,但是特别容易断。用这种铺针法,把它的位置一针针 固定住,行距大概在1.5毫米,按照国际的修复理念叫作"远看一致近观有别"。 除了遵循国际修复理念,文保专家还首次采用改进的精工织补方式,对残缺部位进行修复。 这件民国时期的"丝绣郭子仪拜寿贺幛",长3.49米、宽1.2米,为陕西洛南县博物馆收藏,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纺织精品。由于这件文物属于实用品,历史上留 下大面积污损,各种病害180多处,不及时修复,文物很难保存下去。如果放大看细节,会更加明白文保专家4年来细致入微的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王丹:清宫造办处的记录里有这种穗子,但是没有人会编它,我们只能做实验。它是一个两 面双向又回旋勾头的编织方式。 针对大面积污染物,文保专家创新采用复合生物酶分解,效果相当于药物的靶向治 ...
磁州窑火融今技 瓷枕健康应时需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03 03:04
□ 本报记者 王薛淄 磁州窑传统工艺的传承中,需在"守艺"与"破界"间构建动态平衡,既要建立"活态化"保护机制,守护传承磁州窑传统技艺,又要敢于突破,将现代设 计融入瓷器,为瓷器注入新的生命力。例如磁州窑的紫金茶道系列,既坚守传统工艺内核——全手工拉坯而成,又融入创新设计——以太行山优质 瓷土与西藏观音山之土入泥,釉质丰厚温润,精华内敛,禅意浓浓。 磁州窑的创新不止于美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磁州窑艺术馆馆长安际衡始终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将传统 技艺与现代美学糅合创新,研发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他带领团队数十年对瓷枕潜心研究,将古法汉方与氛香疗法融入瓷枕,通 过药枕互动唤醒经络,让传统器物成为健康生活载体。磁州窑瓷枕为凹形双峰结构,结合人体工程力学防落枕设计,枕内暗藏药仓,可置入云南白 药特制四季养生药包。与高校、药企的合作正推动磁州窑从"非遗符号"升级为"养生潮品",精准契合"Z世代"为体验付费的消费观。 向"品"而兴: 从民窑到国际品牌的跃迁 5月30日至6月2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迎来 ...
姑苏雕玉赴榕城 龙凤玉牌证鸳盟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03 02:44
大师寄语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喜: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传统技艺搭建了展示的窗口与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标准引领、跨界融合、品牌塑造和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深耕,着力 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现代化升级和年轻态转型。此次,龙凤玉对牌亮相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文 化的传承与交流,借助博览会搭建的大平台,与各地优秀作品同场竞技、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作品的知名度和艺术影响力,推动苏州玉雕产业 朝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前进。"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国大师、省大师、大国工匠齐聚一堂,不同技艺流派、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佳作同台竞 艺,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激情碰撞中,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与创新活力。其中,苏州玉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喜此次展出近百对最新创作的"龙凤玉对 牌"作品。蒋喜的展区通过创意设计,将水乡、烟雨、家 ...
非遗更新更好玩 来手工绝技互动体验活动大显身手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9 02:55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让传统 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期望借助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这一广阔平台,让千年技艺走 出'深闺',成为当代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鲜活文化符号。"主办方表示,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不仅是展示工艺美术和"国潮"非遗的璀璨舞台,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的前沿实践 场,要让更多人在这近距离互动中体验工美、喜爱工美,获得艺术滋养,让匠心匠艺成为时代新风尚。 本报讯 (记者 解 磊)在安溪竹藤编体验区,观众可以在了解其悠久历史的同时,学习十字编、人字 编、六角编等编织花样,甚至可以为自己编织一件茶具带回家;在蝴蝶变幻剪纸体验区,青少年观众可 以在大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图形的不同组合创造变幻新的物体,将剪纸技艺变成一场游 戏,寓教于乐;在景泰蓝体验区,观众可以现场学习到融合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 等技术于一体的知识,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碰撞的美……"老手艺"即将在这里迸发"新活力"。 5月30日至6月2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本 ...
共话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发展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8 01:20
Core Viewpoint - The "Seventh China Contemporary Arts and Crafts Biennale" academic seminar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arts and crafts into modern life, emphasizing the du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of arts and crafts, and the need for transformation from "works" to "products" in response to growing consumer demands [1][2]. Group 1: Seminar Highlights - The seminar featured 16 guests from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art research institutions, creative fields, cultural heritage units, and industry management, engaging in deep discussions with over 120 participating artists [1]. - Three sub-topics were established for discussion: "Academic Empowerment - Opening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for Artistic Creation," "Design,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 Innovation and Inheritance in Contemporary Arts and Craft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Life Needs Resonance - Depicting a Beautiful Life with Craftsmanship" [1]. - The event showcased a diverse range of high-quality works from numerous domestic arts and crafts creators, reflect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contemporary arts and crafts development [1]. Group 2: Future Outlook - The seminar served as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biennale and a preview for the upcoming Eighth China Contemporary Arts and Crafts Biennale in 2027, coinciding with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Revitalization Plan for Traditional Crafts" [2]. - The future biennale will focus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China Arts and Crafts Museum aiming to enhance the exploration, display, and research of arts and craft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2].
金光再现: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与它的守护者们︱文物修复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6 00:55
(原标题:金光再现: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与它的守护者们︱文物修复) 作者:颜歆窈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现状(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坐落在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崖,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公元 1174~ 1252 年间)。造像龛高 7.7 米,宽 12.5 米,占崖立面面积88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 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 2008 年 5 月汶川大地震后,川渝一带的文物安危引发了国内外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关注。时任国家文物 局局长的单霁翔在对大足石刻文物保护情况进行调研时,要求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 复工程"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 千手观音造像正射影像图(修复前) 经过千年岁月的千手观音造像早已百病缠身,更因地震影响面临损毁的风险。由于集多种材质于一体, 加上工艺叠加、环境潮湿等因素,造像的破坏程度非常复杂、病害程度十分严重。从表面贴金层、彩绘 层,到石质胎体部分,岩体疏松剥落、雕刻品断裂,表面敷贴的金箔变色、起翘、脱层剥落,一些金箔 甚至一触即碎。 从左到右分别为:局部修复前,局部揭金后胎体断裂、残缺,局部胎体修复后 千手观音造像的保护修复工作刻不容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亮点抢先看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1 02:37
千年匠心,一展风华。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即将于5月30日至6月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这场汇聚传统技艺与创新设计的艺术盛宴,将再次点亮文 化传承的璀璨之光。从精雕细琢的玉器陶瓷,到巧夺天工的刺绣漆器,从非遗绝技的活态呈现,到跨界融合的当代创意,在这里,每一件作品都是与时光的 对话,每一次创新都是文化的延续。本报记者提前探访,对话展商名家,带您先睹为快,感受指尖上的匠心温度与中华美学的无穷魅力。 甘肃工美展团:黄河之韵 陇原匠心 □ 本报记者 王薛淄 本届博览会将展出的两方洮砚,无声诉说着"石上史诗"。《沧海曙光》择取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甘肃洮砚,采用喇嘛崖老坑鸭头绿珍稀砚料,依天然水波纹 理雕琢沧海激浪,37厘米砚面似凝固的惊涛,砚背深池可盛三斤墨汁,正反双用设计突破"文房清供"固有形态;《梦里家园》以56厘米砚面展开乡村振兴长 卷——刀锋游走处,老宅炊烟、翠柏溪桥与新村小楼隔空对话,黄膘石纹化作岁月包浆,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时代命题刻入砚石肌理。 从选料到成砚需历时半载,每一刀都是与时光博弈。这两方巨砚,一方承载自然造化,一方铭刻时代变迁,恰似甘肃工艺美术的双生镜像:既敬畏传统,亦 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