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Search documents
从薄弱环节入手 切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13 21:41
金融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应通过对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支持,推动粮食产业链的 升级和优化。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都实现优化,提升整体效益。这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 也能增强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田耿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农业 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提出,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重要 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4130亿斤,这是我国粮食连续21年实现丰产,也是 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的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但由于全球粮食产业链 供应链不确定风险持续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 态势将长期存在。 在笔者看来,这一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金融业在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从自主育种、农机研发、科技转化等薄弱环节入手,将新一代信息 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生产 ...
港A奇迹日全面大反攻,盘后大利好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4-09 10:22
一、 港 A 全面大反攻领涨全球,南下净买入 355 亿创记录! 对于美方认为巨额贸易逆差让美国 "吃亏",商务部表示:中国将打造世界共享大市场,这都表现出我们更加积极主动。 今天大资金明显不止拉沪深 300 这样的大蓝筹,中证 500 ,中证 1000 ,科创、南向港股等都有明显的大资金在动, 这样使得整个 A 股的题材和小票赚钱效应都在改善,除了国家队,产业资本、机构、游资量化和散户都会有参与机会。 今天盘面上不同于前几天的农业稀土反制替代和消费内需方向 ,今 天军工 + 自主可控 有异动,消费内需持续发力。其中 军工板块 今天十分 强势, 开盘 北方长龙 和 爱乐达等快速涨停,晨曦航空、中兵红箭等多股轮番加强,板块 共 21 股涨停 ,行业涨幅第一 。 自主可控 也是表 现强势,中国长城 2 天 2 板,其他也有近 10 余股涨停。回调多日的 机器人概念 也难得 走强 ,共有 12 股涨停 ,万马股份首板涨停,亿嘉 和回封,中马传动等午后加强。此外大消费 新出来一个 免税 / 离境退税 方向共 14 股涨停,其中 国芳集团一字四连板,中百集团、东百集 团二连板,权重 大白马 中国中免涨停 (港股中免大涨 ...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07 09:4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 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 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 面实现。 规划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加 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 势;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全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快 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为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制定本规划。 ...
集装箱里种生菜:从田间到赛场
晚点LatePost· 2024-12-31 10:30
像流水线那样种菜:输入数据,收获果实,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植物不会说话,中国农民通过观看农作物长势,来判断其状态和需求,把手伸进泥土中,靠经验种了几千 年地。 2023 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63.2%,这一指标被视为衡量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的 指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曾指出,发达经济体的农业科技贡献率通常在 80% 左右。如何让 中国农研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的关键。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朱为民说:"现在老一代的菜农都已经步入老年,他们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 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很多贡献源于他们自身的吃苦耐劳,甚至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 露天种植的阳光和粉尘、温室环境下的高湿度、日复一日的弯腰与蹲跪,对菜农的腰膝关节、呼吸系统的 损伤都很大。当农民后代的职业选择开始转向、农业生产方式进入新的转型阶段时,需要更多从业者的交 流,并激发新的解决方案出现,让经验流动起来。 12 月 27 日,第四届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落下帷幕。本次沿用了第三届在全封闭的集装箱里种生菜的题 目,但首次将集装箱改建为 "新农田" 的设计方案与建设效果纳入考察范围,通过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