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Search documents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加剧雪旱风险
Ke Ji Ri Bao· 2025-05-14 01:12
原标题: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加剧雪旱风险 科技日报讯 (记者梁乐)记者5月12日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 获悉,该所李稚研究员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 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据了解,雪旱通常指雪水当量异常偏低的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干旱形式,雪旱主要发生在冬季降雪显 著减少或积雪迅速融化的地区,对依赖季节性积雪融水供给地区的农业用水会产生直接影响。 当前,全球变暖正在改变气候模式,与积雪有关的极端事件正在增加,这可能引发更加频繁的雪旱事 件。由于不同类型雪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主导区域及未来演变模式尚不明确。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李稚研究员团队基于ERA5-Land再分析数据和CMIP6多模型数据,对未来不同情景 下的雪旱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温室气体中、高强度排放的情景下,到2100年,全球雪旱 频率将分别为1981年的3倍和4倍,暖雪旱将成为主要类型,预计2050年占比达65%。 值得注意的是,在温室气体高强度排放的情景下,发生干暖复合雪旱的风险呈 ...
煤炭研究-气候的影响与复盘
2025-05-12 15:16
Summary of Key Points from the Conference Call Industry Overview - The conference call primarily discusses the coal industry in China,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onditions on coal production and relate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Core Insights and Arguments - **Drought Conditions**: In spring 2025,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experienced varying degrees of drought, particularly in Jiangsu, Shanghai, and Guangdong, with severe drought persisting in Gansu, Shaanxi, Henan, and southern Jiangsu. The average national precipitation from January 1 to May 11, 2025, was 110.76 mm, approximately 13% low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past 30 years, marking the lowest level since 2011 [2][3][4] - **Climate Influences**: The reduced precipita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and the positive phase of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AMO), which hindered moisture transport to eastern China. The La Niña phenomenon exacerbated the lack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2][3][4] - **Future Weather Predictions**: For the upcoming weeks, moderate to sever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in parts of northwest China and southern Jiangsu and Henan, while southern regions will experience increased rainfall, with some areas seeing precipitation levels 30% to 60% above normal [4][10] - **Extreme Weather Events**: The 2025 flood season (June to August) is anticipated to witness frequent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cluding both drought and flooding. Northern regions are expected to receive more rainfall, while southern areas will see less, leading to significant flooding risks in the Haihe, Yellow River, Liaohe, and Huaihe basins [10][11] - **Typhoon Activity**: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and intensity of typhoons is expected this year, with one or two potentially impacting China. The paths of these typhoons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subtropical high-pressure system and the La Niña phenomenon [10][30] Additional Important Content - **Wind Events**: There has been a notable increase in strong wind events since winter 2025, posing challenges to agricultur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is linked to significan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5][6][21] - **Temperature Trends**: The summer of 2025 is projected to be warmer than average, with temperatures expected to rise by more than 0.5 degrees Celsius nationwide, particularl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southern regions, where temperatures may exceed 1 to 2 degrees Celsius above normal [4][35] - **Impact on Agriculture**: The ongoing drought and high temperatures are likely to adversely affe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for winter wheat in severely impacted areas [4][10] This summary encapsulates the critical insights from the conference call, highlight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he coal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and weather patterns in China.
气象专家:南方强对流天气由江淮气旋引起
Ke Ji Ri Bao· 2025-05-10 01:36
原标题:气象专家:南方强对流天气由江淮气旋引起 最近两天,我国南方地区暴雨不断。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明两天南北方均将有明显降雨出现,今 天南方地区进入降雨最强时段,大到暴雨区范围广、局地强度大。中央气象台5月8日6时升级发布强对 流天气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8日至9日,江南、华南、江淮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 大暴雨,部分地区伴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 "此次过程主要由东移加强的江淮气旋引起。往年同期出现过类似的过程,但这次强度明显较 强。"徐珺说。 很多公众疑惑,近期南方多地频繁出现强对流天气,是否存在异常?对此,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 许小峰认为,从季节规律来看,每年4月底、5月初,南方强对流天气便开始进入活跃期,冷暖空气在西 南、华南区域交汇,不同性质的气团在交界处相互作用,出现此类天气属于正常现象,符合季节特点。 随着季节推进,到6—7月份梅雨季节时,强对流天气活跃区域会转移至长江流域。 今年的强对流天气似乎格外引人关注。许小峰指出,2023年和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屡创新高,我国 也不例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增多,大气波动 ...
《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发布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2:17
本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李红梅)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以下简称 《年报》)。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三年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年报》指出,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 略偏高趋势,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31.79摄氏度,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摄氏 度;北极地区持续增温,2024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零下6.89摄氏度,较1991年—2020年气候均值高 0.65摄氏度。 《年报》指出,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 北极海冰持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位列历史第七低值。2024年12月的北极海冰范围(1142 万平方公里)创自1979年以来46年间该月份的最低纪录。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极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和放大器,在全球热量、动量和水分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受全球变暖 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极地变化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深远。中国气象局作为应对气 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部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不断提升 南北极地区的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能力。目前, ...
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03 02: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约1.4亿年前的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如何变化?极地冰川 是否存在?这些对全球变暖环境下地球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镜鉴作用的探索研究,广受学界和社会公 众关注。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产自青藏高 原上早白垩世时期(1.398亿年-1.329亿年前)的4件牡蛎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其为"气候探针",首次重 构了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的季节性波动历史,发现早白垩世时期地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温差和极 地冰盖-冰川周期性消融现象。 揭示温室地球气候复杂性与多变性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特别研究助理何松林介绍说,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精准 识别大型耙牡蛎化石壳体生长纹层,进行高分辨率微区采样,通过岩相学(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 和地球化学(锶同位素,成岩识别元素锰和铁含量测定)等方法,确定化石并未受到后期成岩作用的改 造,并从中提取气候季节性变化的高分辨信号。 这项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突破了以往"温室地球背景下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微弱、冰川活 动罕见"的传统认知,揭示出温室地 ...
中国气象局:2024年极地气温较常年略高 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
Xin Hua She· 2025-04-28 13:04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刘诗平)中国气象局28日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同 时,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 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年至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其 中,8月南极大陆大部分区域月平均气温高于1991年至2020年的气候均值5℃以上;北极地区年均气温 为-6.89℃,较1991年至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 与往年相比,2024年年报增加了有关极地海洋表面温度的监测评估内容。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海 域太平洋扇区的海洋表面温度相比同纬度其他区域略高,夏季除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部分海域仍有海冰覆 盖外,南极大陆沿岸区域的海冰几乎完全融化。北冰洋整体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但区域温差悬殊:巴 伦支海创历史新高,楚科奇海则创下历史新低。 海冰方面,2024年,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纪录。北极海冰持 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与2023年相当,位列历史第七低值。 此外,2024年,极地地区大 ...
去年12月北极海冰范围创46年间同月最低纪录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回应每经:极地海冰低位现象仍将持续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28 12:25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全球变暖正在快速影响着地球南北极的海冰面积。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五一"假期天气预报、5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等,同时还发布了2024年度 《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及《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显示,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的纪录。北极海冰持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与 2023年相当,位列历史第七低值。而在2024年12月,北极海冰范围还创下自1979年以来46年间该月份的最低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在发布会上提问:过去几年,南极海冰持续处于低位,北极也创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12月海冰范围的低值纪录,这种现象还会持 续吗? 对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表示:"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会导致南大洋和北冰洋的海水温度也随之上升。温暖的 海水会抑制海冰的形成,同时加速海冰的融化。" 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7~8月南极出现罕见的持续性暖事件,8月南极大陆大部分区域月平均 ...
2024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
Yang Shi Xin Wen· 2025-04-28 08:57
今天,中国气象局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年报指出,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 略偏高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极臭氧洞发展情况相对平稳,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极地地 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极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和放大器,在全球热量、动量和水分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受全球 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极地变化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深远。中国气象局已连续 3年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今年还增加了有关极地海洋表面温度的监测评估内容,更加全面、科学客 观地反映极地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原标题:2024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吴薇 谷星月 责任编辑:郭曼如) 年报指出: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 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6.8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1979— 2024年增温速率为0.52℃/10年,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的2.9倍。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极海冰范围 年 ...
气象专家分析罕见沙尘吹向广东:春季出现极端天气要保持警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14 08:55
4月12日傍晚至13日白天,广东大部分市县罕见地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据广东气象部门消息,预计随着风力增 大,17日浮尘才会消散结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向南都记者分析了今年的极端天气 走向,"极端天气事件从春季就开始了,后期要保持警惕"。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此次大风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突破极值站点多等特点。10日至13日中东部 大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最远传输至海南岛北部,影响面积超430万平方公里。 全国沙尘实况图。 据了解,4月10日,中央气象台预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天气,华 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今年可能还会出现多次极端天气。"许小峰回顾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极端天气,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 气,2023年华北大暴雨,2024年出现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 就在上周,中央气象台还连发大风、暴雨、强对流、沙尘暴、暴雪预警。 从全球温度来看,2023年创全球高温纪录,2024年再次刷新纪录,"今年可能受到冷海温事件影响,全 ...
杭州今年春天“变脸”有点快
Mei Ri Shang Bao· 2025-04-14 02:03
"但这里有个矛盾,'拉尼娜年'北风偏大,理论上天气应该要偏冷,很显然今年并非冷冬,春季虽 然大降温大回暖,一波接一波,但整体还是偏暖的。"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雨水、大风、沙尘、降温……杭城的天气舞台上演了一场"混战",少见的14 级大风的到来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好在,周一下午之后,大风天气逐步平息,气温也开启回升模式, 30℃+的"初夏体验卡"正待领取。 目前来看,这周天气舞台的混乱程度虽较上周平稳,但仍有变数。这个春天,"天气君"似乎总是频 频"变脸",沙尘、强风、气温动不动就"暖如初夏",这是为什么? 民间气象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解释,有两大原因。第一是拉尼娜现象,它让大陆的冬季风偏强, 干燥北风刮个不停,雨雪也因此变得特别少,沙源地开春土壤化冻之后很容易尘土飞扬。 据杭州市气象台消息,受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影响,杭城天空中高、低压之间的梯度风持续,周一 白天仍有较大风力。下午之后,低压逐渐东移,高压减弱,气压梯度随之减小,大风天气也将逐步平 息。 大风过后,未来几天,杭州将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也将奔向"3"字头,到周四(17日)最高 气温甚至能达33℃,又是热火朝天的感觉。后续"雨水君"也会来刷"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