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动者权益保障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守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Jing Ji Ri Bao· 2025-05-06 21:57
强化企业用工指导和监督。在新就业形态领域,需不断提升企业用工规范化水平。要明确平台企业用工 责任边界,细化新就业形态用工规范指南,引导平台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厘清 双方权利义务,包括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规则等内容,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加强企业用工培 训,通过政策宣讲会、案例解读等方式,增强企业合规用工意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提高企业源头预 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的能力。 拓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关系与合作关系边界模糊现象比较常见,一些平台企 业通过签订合作、承揽等协议,或利用层层转包、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等方式逃避法律责任,给新就 业形态劳动者维权带来重重困难。因此,要拓展纠纷解决渠道,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劳动权益争 议调解相关组织作用,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妥善处理薪资拖欠、工伤赔偿等高频纠纷,并制定标准化的 调解流程。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定期针对平台企业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其经营行为的合规性,并依 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形成法律震慑。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提供电话、邮箱及在线平台 等多样化举报方式,确保劳动者能够方便地反映问题。 然而,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 ...
“劳动者在哪,工会驿站就开到哪”——天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温馨港湾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01 12:15
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1日电 题:"劳动者在哪,工会驿站就开到哪"——天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温馨港 湾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宋瑞 手机充电、休息如厕……正午时光,完成一轮片区配送的邮政快递员庞晓,常会步行5分钟来到天津市 河西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享受一段惬意的休憩时光。 "劳动者在哪,工会驿站就开到哪!"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密松说。面对近年来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 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的快速增长,天津因地制宜陆续建成6015家工会驿站,用精准贴心的服务 温暖广大劳动者。 智慧赋能:"让劳动者享受便捷服务" 这里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户外劳动者常用电器一应俱全,屋内的 沙发、桌椅由爱心企业和物业捐赠。 完成午餐送单的外卖员张胜方常来此热饭,"冬暖夏凉,能在这儿吃上热乎饭、喝上热水,还能给手机 充电。这些看似很细小的服务,我们很需要。" 南开区总工会副主席陈俊伟说,该商圈是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的聚集地,工会将曾经的物业用房因地制 宜改造为驿站,使其成为服务劳动者的最前站。 工会驿站的建设不拘泥于面积,不束缚于设施,通过因地制宜服务劳动群体。在商业"热圈",流动车、 智 ...
事关外卖小哥交通事故等问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Xin Hua She· 2025-04-30 09:42
骑手冯某骑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时,被正在关闭的电动门撞伤,经医院诊断为颈部脊髓损伤等。冯 某诉至法院,要求此小区物业公司赔偿残疾赔偿金等,法院予以支持。此案依法支持劳动者关于第三人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请求,明确第三人的侵权责任不因劳动者获得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而 免除或者减轻,筑牢职业安全"防护网"。 骑手张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送餐途中,与陈某发生碰撞致陈某骨折。陈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张某、 某物流公司、某保险公司赔偿。此案明确,受害人请求将承保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的,人 民法院应予准许;保险法规定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的受害方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的条件已成就的,人民 法院应当判令保险公司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某运输公司诉杨某劳动争议案明确,企业与网约货车司机之间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 动管理的,应当认定存在劳动关系,依法保障网约货车司机享受劳动权益。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冯家顺、罗沙)最高人民法院30日发布4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 障典型案例,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到损害和致人损害责任承担规则、网约货车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 关系认定标准等,依法妥善保护劳动者、受害者、企业等各方权 ...
最高法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30 06:37
案例1"某运输公司诉杨某劳动争议案"明确,企业与网约货车司机之间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 的,应当认定存在劳动关系,依法保障网约货车司机享受劳动权益。 第二,依法审理涉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案例2"某餐饮配送公司诉某保险公司责任保险合同纠纷案"明确,认定是否属于相关责任保险中约定的"业务有 关工作",应当依据保险合同约定的具体理赔情形,结合法律规定、企业经营范围、劳动者从业类型、从事有 关行为对于完成业务工作的必要性及是否受企业指派等因素综合考量。鼓励企业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保障遭受 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因劳动者执行工作任务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及时获得救济,分散企业风险,推 动新业态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第三,妥善审理劳动者执行工作任务受到损害案件 案例3"冯某诉某物业公司身体权纠纷案",强调人民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应当充分考虑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 伤害保障的制度功能,确保案件处理结果与有关试点制度安排相向而行。依法支持劳动者关于第三人承担民事 赔偿责任的请求,明确第三人的侵权责任不因劳动者获得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而免除或者减轻, 筑牢职业安全"防护网"。 第四,妥善审理劳动者执行 ...
保障新就业劳动者权益 “新职伤”守护“车轮上的奋斗者”
新华网财经· 2025-04-29 09:37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是致敬劳动者的时刻,更是关注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契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大量涌现,催生了规模庞大的 新就业群体。为保障这一群体的职业伤害权益,自2022年7月起,国家在北京、上海、四川等 7省市的美团、货拉拉、曹操出行等7家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简称"新 职伤")试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表示,准备将"新职伤"试点省份从7个增加到17个, 并逐步推动在全国实施。 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其中,货车司机群体撑起了货运 物流体系,是货运行业的主力军,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从货拉拉了解到, 目前货拉拉"新职伤"试点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保险累计覆盖160万新老司机,平台协助申请 理赔司机超过1000名,单起案例最高赔付额度超过百万元。 "新职伤"试点背后的赔付故事 过去3年,货拉拉在"新职伤"试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职伤"如何护航新就业群体 权益提供了生动实践。 从覆盖人数来看,货拉拉通过不断优化参保流程、加强政策宣传,吸引了超160万货车司机等 新就业劳动者参与"新职伤"试点,覆 ...
破局临退休劳动者“最后一公里”困境,法官以案释法
4月29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的"涉临退休人员劳动争议案件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发布信息显示,2022 年至2024年,该院审理涉及50—60岁临近退休年龄劳动者的案件在全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比例呈现上升 趋势,由2022年的30.2%上升到2024年的42.8%。如何保障临退休劳动者优雅"谢幕"?西城法院法官建 议从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入手,共筑放心退休"路"。 临退休劳动者可能成为企业优化"首选"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显示,50至59岁人群已成为各年龄段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占总人口的 16.6%。这一群体既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曾为各行各业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 "然而,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公里',临退休劳动者却可能面临权益受损的困境。"北京西城法院党组成 员、副院长赵莹表示,这些困境具体表现为,企业裁员、社保断缴、工龄争议、退休待遇缩水等等。 赵莹表示,这既是产业转型背景下各行各业快速发展与临退休人员劳动技能更新滞后之间存在冲突的表 现,也是劳动者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临退休劳动者对于养老保险缴纳及退休金领取等事项 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部分 ...
北京金融法院:持续关注新业态保险的新趋势新问题
宋毅建议,保险机构应针对新业态特点优化保险产品供给,规范展业。平台企业及平台合作商应立足可 持续发展,彰显社会责任,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应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维权能 力。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 北京金融法院4月28日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北京金融法院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案件审理情 况及相关工作举措。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法官舒翔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将 始终秉持"平等保护"原则,对劳动者,强化实质公平,破解"举证难、理赔难、维权难"问题;对平台企 业,强化规范引导;对行业,将以协同治理路径推动制度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北京 金融法院将持续关注新业态保险的新趋势、新问题,以司法智慧助力破解"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这 一难题。 建议机构优化保险产品供给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介绍,2021年建院以来,北京金融法院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1796件,标的总 额超过21.88亿元。涉诉案件中,涉及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92%。 "从裁判结果来看,保险机构赔付比率较高,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胜诉率较高。从纠纷处理期限看,自 ...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夯实保障
Jing Ji Ri Bao· 2025-04-03 21:53
所谓新就业形态,是指互联网平台凭借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劳动者与服务 消费需求大范围、大规模组织、调配、任务分派等活动,实现劳动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的就业形态,例 如外卖骑手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难题,网约车平台组织夜晚接送医护人员车队等。作为经济社会发 展中崛起的新兴力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层次。他们穿行在路上,工 作在云端,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据相关统计,全国新就业群体总量已达8400万人。 不容忽视的是,这一群体也面临着诸多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权益保障和服务关爱方面暴露出诸多 短板。从劳动关系层面看,他们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劳动关系界定标准,一旦 遭遇劳动纠纷,劳动者往往陷入维权困境,难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薪酬与社会保障领域,合理 的薪酬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社会保障覆盖不足,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还不充分。在工作环境方面,他们 常面临复杂和具有挑战的工作条件,如外卖骑手在车水马龙中穿梭,家政服务人员可能面对各种未知状 况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