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

Search documents
国家队华大北斗冲刺“港股空间定位服务第一股”
He Xun Cai Jing· 2025-06-12 10:44
(原标题:国家队华大北斗冲刺"港股空间定位服务第一股") 近日,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北斗")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冲刺"港股空间定位服务第一 股"。招银国际、平安证券(香港)为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介绍,华大北斗为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在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芯 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高集成度一体化SoC设计技术等方面具备显著领先优势。 作为一家央企背景,国资为主的企业,华大北斗手握"资金""技术"两副王牌。在行业内颇具号召力和影响力。此次H股上市面对国际投资者,公司 会如何讲述企业的资本故事? 中国电子孵化,股东实力雄厚 根据招股书披露,华大北斗历史可追溯至2013年,最早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通过子公司华大电子开展的导航芯片业务。2016年单独成立公 司,并继承了华大电子导航芯片部门的核心技术及研发团队。 据悉,公司于2022年10月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期间,有市场预计华大北斗上市后的总市值将不低于500亿元。 身处GNSS朝阳产业,受益于消费电子、交通、低空经济 据了解,GNSS全 ...
华大北斗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亏损1.41亿元
Zhi Tong Cai Jing· 2025-06-11 23:04
| [编纂]項下的[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 | [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 | | [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及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陽製] | : | 每股H股[編纂]加1.0%經紀佣金、0.0027%證監會交易徵 | | | | 費、0.00565%聯交所交易費及0.00015%會財局交易徵 | | | | 費(須於申請時以港元繳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 面值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 : | | [编纂] | 据港交所6月11日披露,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北斗)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银国际、平安证券(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华大北斗为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公司的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 地位,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和模组,同时提供GNSS相关解决方案。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 ...
美媒:与中国的北斗系统脱钩是短视行为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10 23:21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a's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rguing that it is not a weapon but a critical technology that enhances global navigation reliability and precision, and that the U.S. risks nation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y limiting access to it [1][2][3] Group 1: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 The BeiDou system is a competitor to GPS and has raised suspicions among U.S. officials, leading to investigations by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1] - Limiting access to BeiDou could weaken the resilience of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 systems, ultimately harming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commercial operations [1] - Tests indicate that disabling BeiDou could reduce positioning accuracy by 30% to 40%,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navigation, logistics, and emergency services [1] Group 2: Economic Impact - Precision positioning is foundational for key industries such as logistics, agriculture, aviation, and automation; excluding foreign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 could lead to increased costs, deployment delays, and reduced competitiveness for U.S. companies [3] - China is likely to continue forming partnerships with countries seeking open and reliable navigation services, which could further enhance its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3] - The BeiDou system is viewed as a tool for soft power rather than a weapon, contradicting claims that it could be used as an active warfare tool [3]
北京1760台(套)地灾监测新设备上岗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09 03:42
6月1日,北京市进入汛期。为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地质灾害技防能力,保障全市安全度汛,北京市规划 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10个区增加布设了1760台(套)新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目前,全市监测设备总量达 到18类共3600多台(套),监测点位提升至每百平方公里35~36处,形成覆盖北京山区全域的突发地质 灾害自动化立体感知网络,实时保护着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在"杜苏芮"台风极端强降雨影响下,北京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的雨量站数据传输稳定,保障了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平稳,有效支撑了市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决策和应对工作。今年,全市监测设 备布设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技术也实现了提升。 北京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探索了更适用于本地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新增加了泥石流断线 报警器、雷视一体泥位计和新型崩塌监测仪。其中,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 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 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 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监测仪依据国际最新理论研发,基于静力学、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输出30多 个监测指标,相对于传统采用位移监测的手段 ...
这项技术要替代GPS:信号强100倍,精度10cm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8 01:16
第一个GPS系统于1993年投入使用。几十年来,它已成为世界赖以生存的基础技术之一。GPS卫星发 射的精确定位、导航和授时(PNT)信号,其作用远不止手机上的谷歌地图。它们可以引导海上石油 钻井平台的钻头,为金融交易添加时间戳,并帮助同步世界各地的电网。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 编译自 mit 科技评论 。 本月晚些时候,一颗不起眼的150公斤重的卫星将搭载SpaceX Transporter 14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轨 道后,它将测试旨在弥补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缺陷的超高精度下一代卫星导航技术。 这颗卫星是名为"脉冲星"(Pulsar)的卫星群的首颗卫星,该卫星群由总部位于加州的Xona Space Systems公司开发。该公司最终计划在低地球轨道上部署一个由258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群。虽然这些 卫星的运行方式与用于GPS的卫星类似,但它们的轨道距离地球表面约12,000英里,发射的信号更 强、更精确,也更难干扰。 Xona 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泰勒·里德 (Tyler Reid) 表示:"正因为距离更短,我们发出的信号将 比 GPS 信号强大约一百倍。这意味着干扰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矢志钻研卫星导航系统技术难题——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
Ren Min Ri Bao· 2025-05-29 02:48
马 健摄(影像中国) 北斗卫星模型。 唐 克摄(影像中国) 人物小传 刘经南,1943年7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 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曾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0余 项省部级奖励,以及"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无人驾驶车辆在复杂路况下平稳行驶,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自动耕作,重大工程建设实现远程监测 和精准管控……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能感受到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重要作用。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 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 能,电子导航地图的北斗定位服务日均调用量高达6000亿次,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基本实现了全国 城乡道路全覆盖。 2021年,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上,刘经南作主旨演讲。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全球精度最高、 ...
卫星导航概念股拉升 中国长城涨停
news flash· 2025-05-27 06:29
卫星导航概念股拉升,中国长城(000066)涨停,四创电子(600990)、烽火电子(000561)此前涨 停,航天智装(300455)涨逾10%,中国卫星(600118)、海格通信(002465)、合众思壮(002383) 等跟涨。 "聪明钱"流向曝光!暗盘资金破解主力操盘密码>> ...
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05-20 22:02
北斗卫星模型。 唐 克摄(影像中国) 用卫星定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人物小传 刘经南,1943年7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 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曾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0余项省 部级奖励,以及"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无人驾驶车辆在复杂路况下平稳行驶,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自动耕作,重大工程建设实现远程监测和精 准管控……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能感受到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重要作用。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 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 电子导航地图的北斗定位服务日均调用量高达6000亿次,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基本实现了全国城乡 道路全覆盖。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全球精度最高、功能最多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中国工 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是参与三代北斗系 ...
外交部回应外媒称北斗正挑战GPS地位: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news flash· 2025-05-20 07:22
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及:近日,《2025中国卫星(600118)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白皮书》在北京发布,其中提及近年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特别是北斗系统发展迅速。此前 有国外媒体评论称,北斗系统正挑战美国GPS系统的全球地位。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北斗系 统是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亮眼成就,也是为世界贡献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的科技创新 和产业发展从不针对谁,更无意挑战谁。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 共赢,同其他国家一起,让更多的先进科技成果服务人民,造福人类。(央视新闻) ...
向着万亿时空服务产业迈进——聚焦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5-20 04:32
2024年,北斗系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其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时空信息服务等核心能力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北斗跨界融合不 断深化,与5G、AI、物联网技术结合,催生无人农场、数字工地等新业态。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 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随着北斗规模应用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2024年,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使得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据的需求持续释放,为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市场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同 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北斗在行业领域和大众消费领域的深化应用,使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 北斗规模应用与产业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白皮书显示,北斗系统自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气象预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减灾救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 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农业领域,北斗应用向着智能化和精准化升级,已从单一导航向全产业链智能化延伸,显著提升了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