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

Search documents
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金牌老将”长三乙跑好第一棒
Yang Shi Wang· 2025-05-29 03:51
Core Viewpoint -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Tianwen-2 probe marks China's first mission to explore and sample an asteroid, advancing deep space exploration efforts [1][3]. Group 1: Mission Overview - The Tianwen-2 probe was launched on May 29, 2023, at 1:31 AM using the Long March 3B rocket, entering a transfer orbit to the asteroid 2016 HO3 after approximately 18 minutes of flight [3]. -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e Tianwen-2 mission include exploring the asteroid 2016 HO3, collecting samples, and returning them to Earth, with an expected landing date by the end of 2027 [3]. - Following the asteroid mission, the probe will conduct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the main belt comet 311P,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orbits of Mars and Jupiter [3]. Group 2: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Launch - The Long March 3B rocket, known as China's "gold medal rocket," has a high reliability rate and is primarily used for launching high-orbit spacecraft [4]. - This launch marks the 109th mission for the Long March 3B rocket, which has previously successfully launched various satellites, including the Chang'e lunar probes [6]. - The rocket's trajectory design and system optimizations were crucial for ensuring the success of the Tianwen-2 mission, with the launch team overcoming numerous challenges to achieve this high-density launch schedule [6][9]. Group 3: Precision and Challenges - The mission to the asteroid requires extremely high precision in orbital insertion, with a deviation limit of no more than 1 meter per second [7]. - The rocket's insertion speed needed to reach 11.2 kilometers per second, comparable to making a basketball shot from Shanghai to a hoop in Beijing, while ensuring the correct angle and speed upon entry [9]. - The design workload for this mission was three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launches, necessitating two years of iterative optimization by the rocket development team [9].
航天人说我们的火箭打了10.9环 相当于从上海投篮命中北京篮筐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9 01:3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 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开启,深空探测任务迈出新的一步。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点3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飞行约18分钟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送入地球至 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张润红:天问二号探测器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它像一个接力赛,我这一棒已经 圆满成功了,希望它后续的探测、采样、返回都能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陈闽慷:天问二号任务还是很不平凡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发射任务,所以 还是挺自豪的。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的火箭打了个十环? 陈闽慷:10.9环,因为精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再高一些。这一次挑战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 成回收。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天问二号任务周期约10年。 2016HO3小行星是地球的准卫星之一,是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 ...
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9 0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根据规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 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工程目标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亮表示,希望实现小行星采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并为小行 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 科学目标方面,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了11台科 学载荷,将对目标天体的地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 究。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 务,也是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之后,中国再次实施行星际探测任务。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任务将完成哪些目标?探测器如何飞往小行星?与探月、探火相比,此次任务有何新难点?工 程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读。 探什么? 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并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 ...
天问二号发射成功!我国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正式启航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8 22:56
Core Points - The Tianwen-2 mission aims to explore and collect samples from the near-Earth asteroid 2016HO3 and subsequently conduct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the main-belt comet 311P, with a mission duration of approximately ten years [2][3] -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Tianwen-2 probe marks China's first attempt to conduct a sample return mission from a near-Earth asteroid, potentially unlocking the "original code" of the solar system's origins [1][4] Mission Objectives - The engineering objectives of the Tianwen-2 mission include sampling from low-gravity celestial bodies, high-precision autonomous navigation and control, and low-thrust trajectory design [3][4] - The scientific goals focus on measuring various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asteroid and comet, including orbital parameters, rotation characteristics, shape, size, and thermal radiation properties [3][4] Technical Details - The Tianwen-2 probe is equipped with eight scientific payloads, including cameras and spectrometers, to facilitate the explor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during its mission [4][6] - The mission consists of 13 flight phases, including launch, transfer to the asteroid, close approach, sampling, and return to Earth, with the asteroid exploration phase expected to take about 2.5 years [6][7]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s - The mission involves complex operations in a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requiring innovative sampling techniques such as touch sampling, hovering sampling, and attachment sampling [6][7] - The Tianwen-2 project team has implemented a "fly, explore, and decide" strategy to autonomously approach and collect samples from the target celestial body [7][8] Launch Significance - The Tianwen-2 mission is notable for being the first time the Long March 3B rocket has executed a launch for an escape trajectory from Earth, requiring a speed exceeding 11.2 kilometers per second [7][8] - The mission's success is seen as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for China's space exploration efforts, with expectations for origi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8]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18 15:03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微信公众号"中国的航天"消息,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各 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 执行天问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已于14日由技术区转入发射区,并完成吊装、对 接等工作。 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以及主带彗星311P 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 微信公众号"中国的航天" 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 天问二号任务是中国第一次小行星采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探测任务。在本次任务的两个目标中,小行 星2016HO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地球准卫星,它不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不属于典型的近地小行星,而 是一颗轨道参数与地球几乎相同的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 2016年,位于美国夏威夷的泛星计划巡天望远镜(Pan-STARRS)首次发现2016HO3,国际永久编号 469219。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为40-100米,自转周期约为28分钟。2016HO3与地球形成1:1的轨道共 振,公转周期接近366天 ...
就在今天,绝佳“窗口期”!
证券时报· 2025-05-02 05:14
冲日是观测小行星的绝佳时机。冲日时,小行星、太阳、地球几乎成一条直线,且和地球位于太阳同侧。 此时,太阳落山后小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它才从西边落下,几乎整夜可观 测。 本次冲日期间,灶神星最大亮度为5.6等,位于天秤座和室女座交界处。"灶神星是从地球上看起来最亮的 小行星,说是最亮,其实一点儿也不亮。由于灶神星距离地球非常远,体积又小,即便使用大口径的望远 镜去看,它也不过是一个小点。"宋媛媛说。 灶神星5月2日冲日,观测这颗小行星迎来绝佳"窗口期"。 第4号小行星——灶神星将于5月2日冲日。这颗以罗马神话中的家庭与壁炉女神维斯塔来命名的小行星将 在夜空中露出真容。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尝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 镜在茫茫天宇找寻灶神星的踪影。如果冲日当天天气不理想,也可以选择相近的日期观测。 在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内,还有一种我们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小天体,和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一样,也是沿着椭 圆轨道绕太阳公转,差不多具有行星的一切特征,完全可以与行星称兄道弟,这就是小行星。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科技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灶神星于1807年3 ...
就在明天,绝佳“窗口期”!
券商中国· 2025-05-01 15:09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 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尝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 在茫茫天宇找寻灶神星的踪影。如果冲日当天天气不理想,也可以选择相近的日期观测。 在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内,还有一种我们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小天体,和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一样,也是沿着椭圆轨 道绕太阳公转,差不多具有行星的一切特征,完全可以与行星称兄道弟,这就是小行星。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科技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灶神星于1807年3月29日被发现,它是人类发现的 第四颗小行星,又称第4号小行星,中文译为灶神星,这是一颗肉眼勉强可见的小行星。 冲日是观测小行星的绝佳时机。冲日时,小行星、太阳、地球几乎成一条直线,且和地球位于太阳同侧。此 时,太阳落山后小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它才从西边落下,几乎整夜可观测。 本次冲日期间,灶神星最大亮度为5.6等,位于天秤座和室女座交界处。"灶神星是从地球上看起来最亮的小行 星,说是最亮,其实一点儿也不亮。由于灶神星距离地球非常远,体积又小,即便使用大口径的望远镜去看, 它也不过是一个小点。"宋媛媛说。 冲日时观测灶神星有何意义?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通过观测可以 ...
灶神星5月2日冲日,观测这颗小行星迎来绝佳“窗口期”
Xin Hua Wang· 2025-04-30 16:44
冲日是观测小行星的绝佳时机。冲日时,小行星、太阳、地球几乎成一条直线,且和地球位于太阳同 侧。此时,太阳落山后小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它才从西边落下,几乎整夜 可观测。 新华社天津4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第4号小行星——灶神星将于5月2日冲日。这颗以罗马神话中的家 庭与壁炉女神维斯塔来命名的小行星将在夜空中露出真容。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尝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 远镜在茫茫天宇找寻灶神星的踪影。如果冲日当天天气不理想,也可以选择相近的日期观测。 在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内,还有一种我们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小天体,和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一样,也是沿着 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差不多具有行星的一切特征,完全可以与行星称兄道弟,这就是小行星。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科技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灶神星于1807年3月29日被发现,它是人类 发现的第四颗小行星,又称第4号小行星,中文译为灶神星,这是一颗肉眼勉强可见的小行星。 本次冲日期间,灶神星最大亮度为5.6等,位于天秤座和室女座交界处。"灶神星是从地球上看起来最亮 的小行星,说是最亮,其实一点儿也不亮。由于灶神 ...
3D科普影片《天外来客》首发,5月1日起在北京天文馆专线上映
Xin Jing Bao· 2025-04-25 12:52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4月25日,3D科普影片《天外来客》首发活动在北京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 CINITY厅举行。影片将于5月1日起在北京天文馆专线上映。 《天外来客》由北京天文馆出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院士担任总顾问,集结了业内顶尖的制作 团队,将实景拍摄与数字特效深度融合,打造出震撼的沉浸式宇宙奇观。 影片创新结合了立体实拍与左右眼3D技术制作,剧情设定通过一对父子跨越时空的科学对话设计,来 巧妙打破知识传播的壁垒。片中父亲以通俗语言引导孩子思考,生动阐释太阳系小天体运动、彗星轨 迹、流星雨成因等天文知识,在严谨的科学框架下融入代际传承的温情。 《天外来客》高潮部分以特效技术重现了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形成过程:一颗直径10公里的 小行星撞击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引发爆炸、海啸与气候灾难,最终导致全球75%的物种灭绝。 这一场景不仅凸显了天体撞击的毁灭性力量,更借父亲之口发出警示——直径超过100米的小天体即可 威胁地球安全。科学编剧组与可视化团队依托权威专家指导,确保天体运行模型与历史事件的高度还 原,既呈现了震撼的视觉效果,又传递出深刻的科学警示意义。 影片结尾将视角回归现实,展现中国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