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泰海通|军工:中国多款装备亮相巴黎航展,以伊冲突再升级
报告导读: 军工板块下跌,我国多款先进装备亮相第三十三届巴黎航展,以伊冲突再升 级。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长期向好。 扫码关注 星标不迷路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 海量研报 | 热门活动 | 视听 内容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中国多款装备亮相巴黎航展,以伊冲突再升级 报告日期:2025.06.26 报告作者: 彭磊 (分析师),登记编号: S 0880518100003 杨天昊 ( 分析师 ),登记编号:S 0880523080010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长期向好。 我们认为,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据中国青年报,美国及 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逐步向印太转向,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和平需要保卫,加大国防投入是 必选项,军工长期趋势向好。 2027 年要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补短板。 军工板块上周下跌,国内航天发射与装备亮相成亮点。 1 )上周( 6.15-6.20 )上证综指下跌 0.51% ,创 业板指数下跌 1.66% ,国防军工指数下跌 2.39% ,跑输大盘 1.88 个百分点,排名第 22/29 。 2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
news flash· 2025-06-20 13:16
北京时间2025年6月20日20时3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C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6月20日讯,北京时间2025年6月20日20时3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news flash· 2025-06-20 13:16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 金十数据6月20日讯,北京时间2025年6月20日20时3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 火箭,成功将中星9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央视新闻)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产品亮相第55届巴黎航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12:18
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本届航展上主要展出了长征二号丁、长征三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八号、 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三号E全电推小型通信卫星等模型;同时,通过视频和多媒体对探空火 箭、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产品及应用,以及我国在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和国际合 作等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介绍。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为首次在国际航展中展出。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是中国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可满足未来 卫星多样化的密集发射需求。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 箭继承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效的单芯级串联构型,简单、可靠、任务通用性好,提高了太阳同步轨 道入轨能力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拓宽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助力中国航天运 输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将单芯级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了一个新台阶。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马帅莎)第55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简称"巴黎航展")当地时间 16日开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台通过多种方式向国际客户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 ...
瞭望 | 天问二号叩响中国小行星探测之门
Xin Hua She· 2025-06-09 11:32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 学探测。这是我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 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设计任务周期10年左右,后续环节的不确定因素对于这场漫长 征程来说是一场持续考验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雯静 5月29日1时31分,辉光照亮夜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 号乙Y110运载火箭(下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烈焰中起飞。 自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天问"系列以来,这一以屈原诗句命名的行星探测工程,赓续中华文明对宇宙 奥秘的追问。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已获取珍贵火星原始科学数据。 如今,天问二号再次踏上星际探测征程,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 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国家航天局牵头实施天问二号任务,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迈出了 深空探测的新一步。任务实施周期长,风险难度大,工程全线攻坚克难,协同攻关,确保了发射任务圆 满成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 ...
新华访谈|天问二号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Xin Hua Wang· 2025-05-31 01:44
5月29日凌晨1时3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 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 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二号正式开启中国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与彗星伴飞探测 任务。 此次任务将挑战"一次发射双目标探测"的创新模式,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实施伴飞、采样返回,并对 主带彗星311P开展绕飞探测,该项任务将填补我国在小天体探测领域的技术空白。 此次任务有哪些技术难点和突破点?将对我国行星探测任务产生哪些影响?新华访谈连线了国际宇航联 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杨宇光,进行解答。 杨宇光:太阳及地球等天体形成已有40多亿年,但由于大天体引力巨大且内部地质活动剧烈,早期痕迹 多被抹平。相反,小天体由于引力弱、地质活动不剧烈,可能保留了太阳系早期的许多线索,为科学家 研究太阳系早期状态提供重要参考。 新华网:探测小天体的意义何在? 新华网:为何选择探测这两颗小天体? 杨宇光:除了科学价值,还需考虑工程实现的可行性。天问二号任务时间跨度可达十年。在一次任务中 探测两个目标,科学回报极高。201 ...
记者手记:航天观礼,放飞少年科学梦
Xin Hua She· 2025-05-30 07:29
"我觉得实验非常有趣,希望长大以后也能成为航天员去到太空,给那时的小朋友们展示太空的模 样。"王玏说。 新华社西昌5月30日电 题:记者手记:航天观礼,放飞少年科学梦 新华社记者刘祯、宋晨 5月29日凌晨,四川大凉山,火箭发射观礼平台。人们屏气凝神,等待天问二号探测器点火升空。 人群中,一个男孩紧握望远镜,目光锁定发射塔架。这是他人生首次航天观礼。 "对于天问二号任务来说,发射只有一次,能亲眼观看是人生多么难得的一次经历。"北京市丰台区第八 中学初一学生张皓轩说。在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的组织下,丰台区4所学校的60余名学 生来到了现场。 这难忘的一课,将点燃他们对太空和科学研究的热情与向往。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王玏告诉记者,她长大以后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航天员。航天员 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做的小实验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的种子从此在心中萌芽。 这次,在学校的精心策划下,30名师生踏上了一场以科学赋能的实践教育之旅,现场见证这场航天盛 事。 进入最后倒计时分,现场观众齐声倒数:"三、二、一,点火!" 伴随着震耳的轰鸣,托举着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如利剑一般 ...
习近平总书记同科技工作者交往交流的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30 03:12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 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科技创新,始终牵挂着科技人才。 5月30日,我国迎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同科技工作者亲切互 动的动人瞬间,感悟人民领袖对科技工作者的深情厚爱、对勇攀科技高峰的殷殷期许。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这一幕,曾经温暖了无数科技工作者—— 2021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91岁的最高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因行动不便,坐着轮椅上 台,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郑重地把奖章佩戴在他的胸前,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到主席台就 座。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向顾诵芬院士,同他再次握手,亲切交流。 手相握,心相连。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这些国之脊梁有着特别的分量:"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获 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颁奖。 惜才敬才的深情,凝结成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全国精 ...
天问二号踏上十年“追星之旅”,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任务正式开启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9 22:58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西昌特派记者 樊巍 邓孝慈】编者的话:5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三号 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 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相关机构顺利解锁,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 功,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任务就此正式开启。天问二号设计任务周期10年左右,主要目标是 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此次任务将有望 为人类研究太阳系的早期状态,以及太阳系和地球的演化过程提供珍贵的原始数据。 搭载天问二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白国龙 摄 万里挑一的"时间胶囊"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之一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 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的多项物理参数,包括测定小 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开展 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此外还将 ...
天问二号,向小行星进发!
Ren Min Ri Bao· 2025-05-29 22:21
5月29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飞往浩瀚深空,开启小行 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据介绍,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 311P开展科学探测,其间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计划最远到达距离地球约1.5亿至5亿公里处,我国深空 探测迈出新一步。 有望拓展对小天体的科学认知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天问二号任务新闻发言人韩思远介绍,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 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任务以采集小 行星样品并返回地球作为成功标志。 天问二号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包括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 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 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 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据介绍,天问二号探测器上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 ...